1952年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的上甘岭战役对中国人来说可谓是耳熟能详,在上甘岭战役中用自己的身子扑向敌人的碉堡堵住枪口的黄继光也人尽皆知。黄继光为国家和民族牺牲的战斗英雄事迹传回国内后,国家对他进行了大肆宣传和表彰,这个年轻英魂的母亲也备受人们关注,但是黄继光的母亲邓芳芝老人在得知儿子牺牲在战场上的消息后,不仅没有哭,反而一直保持微笑。事后邓芳芝解释了自己不哭的原因,令人感动不已,本期视频就来讲一讲上甘岭英雄黄继光和英雄母亲邓芳芝的感人事迹。

黄继光出生于日本开始侵华的1931年,父亲黄德仲是四川省中江县的一个贫苦农民,因为家里缺衣少食,黄德仲不得已向地主家借粮养活家人,但是父亲拿不出粮食还给地主,只能去地主家里做苦力还债。没日没夜的体力活导致他一病不起,而地主家紧追不舍,抓走了病床上的黄德仲。母亲邓芳芝被逼无奈,卖掉了家里刚刚长出麦苗的3亩地,才筹到了救出父亲的赎金。只是父亲本就有病在身,又被地主抓走挨饿受冻,在黄继光刚刚十一岁的时候就因为没钱病死了。

黄继光做了什么事情牺牲了(邓芳芝为何没哭)(1)

父亲死后,黄继光家里的日子过得更艰难,仅靠母亲一人的力量根本无力抚养几个孩子。年幼的黄继光只能延续父亲的老路,到黑心的地主家里做苦工。然而地主根本不体谅黄继光年幼体弱的事实,不仅让他干重活,还找借口克扣黄继光的工钱。在地主家做了半年工的黄继光一分钱也没有拿到,还总是受其他人的欺负,黄继光离开地主家,通过上山砍柴和做香,总算为家里赚得了一些微薄的收入,能够维持一家人的生活。

幸好黄继光的家乡在1949年11月的时候解放了,黄继光家里也分到了地主的粮食和土地,日子一天比一天有盼头。不久后抗美援朝战争爆发,中江县在1951年3月开始征集志愿军,黄继光在抗战时期就因为搜到伪保长私藏的枪支被评为了民兵模范,得知国家征集新兵时,他第一个跑到征兵现场报名。

黄继光回家把这个想法跟母亲邓芳芝说了,孩子有心报国,邓芳芝虽然心疼,终究还是没有阻拦。只是黄继光在征兵体检时因为个子不高没有达到征兵的标准,没有被批准入伍。黄继光得知原因后,勇敢地跑到征兵办向招兵负责人大声地表示,虽然自己个子不高,但是上了战场杀敌绝对不会比别人落后。招兵负责人对黄继光的态度很赞赏,破格录用了他,黄继光高兴地回家把消息告诉母亲后就满心喜悦地等着跟战友一起奔赴战场了。

抗美志愿军队伍需要从东北进入朝鲜境内,黄继光身在四川中江,坐火车先到德阳转车,抵达陕西宝鸡之后再出发去丹东。黄继光和其他入伍新兵一起背着打包好的行李,坐上了闷罐火车,为了不被有心人查探到火车里是志愿军战士,就连车厢外面都标注的物资或牲畜。即使十几天的路程中都不能出来透口气,黄继光和这些新兵们的心情还是无比的兴奋。

抵达丹东后,新兵进行了一个月的简单集训,不仅要学习战场上的必备知识,还要学习内务条例、练习队列队形,力求从形神各方面都能转换成一个合格的战士。

1951年7月,黄继光加入了共产主义青年团,不久后就向指导员提交了入党申请书和请战书。因为想要参加抗美援朝战争需要战士们自己写请战书,而家里贫穷的黄继光从小就没上过学,自然也不认字。新兵连里所有人都知道,这个四川来的矮个子黄继光一心想着上战场杀敌,认字的战友就帮黄继光写了请战书。黄继光还每天向来自山东的战友李继德请教认字,让李继德教他拼音,俩人合买了一瓶蓝墨水,平时就由黄继光装在自己的挎包里。有一次学完拼音后,黄继光没把墨水盖子拧紧,挎包都被染成了蓝色。

奔赴战场之前,部队给每个战士发了一件黄布军大衣、一条毛巾、一个搪瓷缸和一把铁锹,志愿军战士们每人背着10斤炒面,雄赳赳气昂昂的唱着《志愿军战歌》,一起从鸭绿江大桥进入朝鲜。

黄继光做了什么事情牺牲了(邓芳芝为何没哭)(2)

抵达朝鲜新义州之后,黄继光被分到了15军45师135团2营,和其他新兵第一次进行了实弹训练。颇有天赋的黄继光经过几次射击之后就能用三八大盖打出30环的好成绩,李继德打出了29环,他们俩就不再跟其他战士一样用三八大盖,而是被分到了苏式冲锋枪。

只是射击成绩优异的黄继光始终没有机会上战场,1951年冬天,美军飞机炸毁了朝鲜的运输线路,黄继光所在部队奉命用人力往前线运送物资。为了不被敌人发现雪中的队伍,全体战士反穿棉衣,背着50斤的大米,每人领了一个生鸡蛋当饭吃。只是当时室外的气温低至零下39度,战士们踩着厚厚的冰雪往返70多里给前线送粮,用来充饥的生鸡蛋早在半路上就被冻成了冰疙瘩,运送完大米,好多战士的脚指头都冻坏了。

参军一年后,黄继光还是没有被安排到前线作战,他的心里焦急无比。这时候他被调到营部给参谋长做通讯员,黄继光就对领导说了自己想要到战场作战的愿望。领导耐心地开导这个年轻的战士,虽然现在你还没有直接上战场杀敌,但你依然在为战争做贡献,每一位战士都有自己的责任和使命,不是只有杀敌的战士才是真正的战士。得到劝慰的黄继光只能暂且按捺下心中的焦急,努力做好自己目前的工作。

很快,黄继光就得到了亲临前线的机会。1952年6月,黄继光所在的135团开赴前线,而2营的指挥部就设在上甘岭597.9高地上。黄继光知道自己有机会打仗之后,兴奋极了,只是这场战役直到10月14日才正式打响,却是人类战争史上有记录以来的火力密度最高的一次。

联合国军在上甘岭这一块小小的阵地布置了40多架飞机、300多门大炮和27辆坦克,密集的火力攻击让志愿军面临极为严峻的战争考验。战斗打响之后,有志愿军战士发现,敌人为了切断我军前线和后方的联系,每天早上都派10辆坦克到山脚下进行猛烈轰击。这样一来,志愿军的运输队根本没办法上来,前线补给也就断了。

黄继光做了什么事情牺牲了(邓芳芝为何没哭)(3)

为了破坏敌人的封锁,解决断粮的危机,2营的一个排长王木生自告奋勇在夜间埋伏在敌人坦克的必经之路上,爬到最后一辆坦克炮弹发射处,将手榴弹从炮口丢了进去。这个庞然大物一般的坦克从内部开始爆炸,废弃在原地。前面9辆坦克里的敌人经此一炸,狼狈不堪地丢下坦克逃走了。只是令所有人没想到的是,王木生竟然在爆炸的坦克里死里逃生,还趁夜间回到了阵地。

王木生的生还给志愿军带来了极大的激励和启发,2营派人炸掉了敌人剩下的9辆坦克,稍微削弱了敌军的火力。然而美军丧失坦克之后发动了更加猛烈的攻击,飞机和大炮不计成本地对阵地进行轰炸。志愿军伤亡惨重,最终在下午被夺走了阵地的掌控权。

夺取阵地后的敌人立马在山头搭起了一个石头做的碉堡,并在碉堡下方挖了一条沟用来输送子弹。碉堡的位置也显得十分刁钻,除了前方的开阔地外,两边都是高高的山崖,除了从正面进攻,志愿军没有别的路径可以打掉碉堡这个火力点。

而黄继光所在的2营根本没有火箭筒和大杀伤力的炮弹能够炸掉这个碉堡,只能用机枪从正面冲锋。只是敌人隐藏在碉堡后易守难攻,志愿军的几次冲锋都被敌人死死压制住,冲锋的战士们也都牺牲了。

面对敌人固若金汤一般的守势,15军军长命令部队绝对不能丢掉阵地后退,黄继光作为警卫员在晚上随参谋长一起来到阵地上商量夺回阵地的方案。黄继光和连长、教导员的通讯员组成了新的爆破小组,拿着手雷在战友机枪的掩护下一寸一寸地往碉堡方向爬。

黄继光和其他两人一样左手拿着手雷,右肘撑地拖着身子匍匐前进,身上除了一把枪,还挎着那个被墨水染蓝的挎包。在距离敌人的碉堡还有几十米的时候,三人就被敌人发现了,密集的子弹扫中他们身边的土地,而爆破小组的另外两人很快就被子弹击中停在了原地。任务落在了黄继光一个人身上,他继续向前匍匐,在距离碉堡只有十几米的时候被子弹击中。后方的战友以为他也牺牲了,正要派出第二个爆破小组,黄继光又动了,在扔出手雷的一瞬间,整个人也朝着碉堡扑了过去。手雷只炸塌了碉堡的一部分,但黄继光用他的胸膛挡住了敌人的机枪口。

同一时间,后方的战士在冲锋号吹响时冲出防御工事,向没有声息的碉堡发起了猛烈的进攻,在歼灭大半敌人之后,终于夺回了阵地。志愿军战士们把黄继光的遗体从阵地上抬下来,他的整个上半身都已经被密密麻麻的弹孔,浑身都浸在鲜血中。年仅21岁的黄继光成为了烈士,他甚至还没有结婚,就连一张照片都没有留下。

上甘岭战役结束后,黄继光被追封为二级英雄,1953年4月,又被追授为特级英雄。黄继光牺牲的消息传回家里后,母亲邓芳芝悲痛不已,但是她很快就重整心情,给人民志愿军写了一封信,在信中说自己在赶集的时候知道了自己心爱的儿子牺牲在了朝鲜前线,虽然当时痛得像身上割下了一块肉,但是她明白儿子是为国家牺牲,他尽到了自己的责任。

黄继光做了什么事情牺牲了(邓芳芝为何没哭)(4)

1953年邓芳芝受邀出席了全国妇女代表大会,毛主席在会议结束后,注意到了她,问身边的工作人员:“那是战斗英雄黄继光的母亲吗?”得到肯定答复后,主席轻轻地说:“请黄妈妈到家里做客吧。”

到了毛主席的住处后,毛主席已经等在了门口,在看到邓芳芝后就上前跟她握手,说黄妈妈给国家和人民教育出了一个好儿子。61岁的邓芳芝面对主席心里十分激动,又有些五味杂陈,但她始终面带微笑,回答“是主席教育得好,培养得好”。随后主席还关切地询问了邓芳芝的家庭情况,并嘱咐工作人员,一定要对英雄的母亲多加关心照顾。

作为英雄的母亲,邓芳芝又在1955年和1960年先后接到了毛主席的接见,这在所有战斗英雄家属中,都是仅此一份的独特待遇。而令人惊讶的是,邓芳芝在三次面见主席的时候都保持了全程的笑容,没有流露出丝毫的悲伤之态。

黄继光做了什么事情牺牲了(邓芳芝为何没哭)(5)

很多人对此表示疑问,有人按捺不住向邓芳芝进行询问,邓芳芝闻言笑了笑,回答说:“我的儿子牺牲在了战场上,我怎么可能不难过?只是若我哭着见主席,让他老人家也想起自己牺牲的儿子,他心里不也难过吗?他老人家一天要管那么多国家大事,我不能勾起他的伤心事,所以要一直保持微笑。只是眼泪都往心里流啊!”

邓芳芝在黄继光牺牲的第三年把小儿子黄继恕也送到了战场,后来把自己的孙子孙女都都到了部队。一个英雄的诞生,背后必然有着英雄的土壤,邓芳芝和黄继光如出一辙的大无畏气概都是华夏民族生生不息的标志。

黄继光做了什么事情牺牲了(邓芳芝为何没哭)(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