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孩子要上小学了,最近一年多都在教孩子背诵古诗,想起2年前在微博上的热搜,讨论的是许多古诗词里的字读音都改了。于是,仔细一查,发现现在最新的小学教材真的都改了。例如“远上寒山石径斜”:斜字是读xié还是读xiá;“一骑红尘妃子笑”的“骑”,到底是读jì还是qí;“乡音无改鬓毛衰”的衰是读cuī还是读shuāi等等。今天我也谈谈这个问题。

改读音据说是为了规范现代汉语的读音与字形,国家成立了专门的机构,对许多大家容易认错混淆的读音进行规范,原则是根据广大群众约定俗成的发音进行修改。我认为汉语言是种活的语言,随着时代的发展,有些字词的含义、甚至读音都在改变,这是规律,是应该的。但是,随意将古诗的原有读音“一刀切”地“改正”,我总感觉太过轻率。

何况古诗中发音不同的字还真是有特别的意思,比如斜字读xiá的时候就是一种动词,有荡漾、移动的意思。郦波教授在其的著作《诗酒趁年华》中有专门提到了古诗词中“斜”字的读音。他使用苏轼的《望江南超然台作》举例,“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认为这个字只有在读xiá的时候,才能够感受到一种春风荡漾、细柳成行的春意和春感。同理,韩翃的“寒食东风御柳斜”的斜也是一样,如果改成xié,破坏了原诗韵律,读来也非常拗口,而且体现不出诗中的动态美。

远看寒山石径斜全文带拼音(远上寒山石径斜)(1)

再看“一骑红尘妃子笑”,我读初中的时候,老师就告诉我读jì的时候是名词,是指一人一马,读qí的时候是动词,指骑乘的动作。如果把jì取消,不但破坏读诗的美感,而且没有体现出诗的本意。我有个朋友甚至嘲笑,说改读qí,感觉像是小huang诗。

远看寒山石径斜全文带拼音(远上寒山石径斜)(2)

在央视《诗词大会》大会上,嘉宾导师无论是康震、郦波还是蒙曼、王立群,都还是按照原读音在进行评述。说明原读音还是受到教授老师们的认可的,如果读错的人多了,就按照错误的读音修改,岂不是学霸向学渣低头?

远看寒山石径斜全文带拼音(远上寒山石径斜)(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