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看到一个短视频《解放西(路的)造梦人》。视频介绍了几位解放西路的创业者,也讲述了长沙这条全国知名的网红街的历史。
解放西路是什么时候火起来的?湖南地方史专家陈先枢教授告诉我:现在的解放路在明朝只是吉王府外的一条护城河,清朝年间填河成路,取名青石桥路。1937年将司门口到柑子园这一段400多米长的小路拓宽成汽车马路,改名为“中正路”,与黄兴路、中山路、蔡锷路一起成为省会长沙主要的城市街道。中正路的得名可能是因为1926年北伐总司令部曾经驻扎在原布政使衙门即现在的长沙市公安局所在地,40岁的蒋总司令在此发布《北伐宣言》,湘雅医院胡美医生在这里为他拔过牙。
长沙市公安局门外草坪上的北伐雕塑。
1949年8月5日,长沙人民欢天喜地欢迎解放军进城,第二天,居民们自发第把街道改名为“解放路”,这个喜庆的街名一直沿用到今天。
古浏阳门与国金中心。
我曾经在解放中路和解放西路都居住过多年,户口至今在解放路,对解放路实在是熟悉又陌生。说熟悉是我曾是这里的老居民,曾经从东到西来来回回用脚步丈量这条十里长街,进过几乎每一间店铺。解放路的生活很方便,应有尽有。可以到小瀛洲农贸市场买菜,到下河街置办年货,到坡子街火宫殿品小吃,到“吴大茂”买针头线脑。到市图书馆借书,那地方是西汉定王刘发筑定王台的故址。图书馆的旁边有“民生书局”和“述古书店”经常可以淘到旧书宝贝,斜对面是中南地区最大的图书市场定王台书市。到省人民医院看病很方便,到电脑城和摄影城购买器材很全,到长沙海关改成的温莎KTV唱歌很嗨。说陌生是因为20多年前拉通解放西路、逐渐成为网吧娱乐一条街以后,我没进过一家歌厅酒吧,没在解放西路买过一样东西,甚至有意避开夜晚的热闹喧嚣。长沙的地标452米高的“国金中心”建成4年多,我也从没进去,它近在眼前却又远在天边。
国金中心楼顶。
几十年前长沙像模像样的街道少得可怜,父母带我们兄弟逛街就是从南门口走进黄兴路,向北到中山亭转入中山路,再从蔡锷路经解放路返回。黄兴路是最繁华路段,各种店铺鳞次栉比,中山路有雄伟的百货大楼,蔡锷路有家冷饮店,我在这里第一次品尝冰淇淋,那美味留存舌尖至今。解放路多是布店绸缎庄,引不起我们男孩子的兴趣,印象远不如其他三条街深刻。
2000年“两头不通”的解放路向东西两向延伸,全线贯通,我骑一辆摩托车从东头驶向西头,却在司门口被几位交警拦住。其中一位指着单行线标志对我说:“路虽已经贯通,单向禁行标志还没拆除,来早了,罚20!”
三王街。
太平街。
一条解放西路串起东牌楼、药王街、步行街、太平街、坡子街、三兴街、三王街、登隆街、都正街,“魅力四射”、酒窝等几十家娱乐场所的霓虹灯光让趋之若鹜的各地游客流连忘返。老年人已经昏昏欲睡的暮色中,青年人的狂欢夜生活刚刚开始。
从以前的隔膜到现在的理解包容,我也慢慢想通了,何必苛责青年人呢?在紧张工作之余放松片刻情绪没什么不对,他们追求物质生活的同时更渴望精神的自由。这不正是1949年解放路改换新名的初心使命吗?鸟儿振翅蓝天追逐翱翔,它们何尝需要理由,我们年青时在穷乡僻壤,听说公社放电影,不也是打起火把呼朋唤友翻几十里山路不知辛苦吗?
今天第一次走进长沙国金中心,登上7楼平台的雕像花园,俯瞰熙熙攘攘的步行街和解放西路,人群仿佛过江之鲫游过来涌过去,像极了几十年来的时代风云、潮起潮落。我在想:心若在,梦就在,解放路属于年轻人也属于所有人。三五十年后的解放西路不知道该又会是什么模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