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炒米视角

在《康熙王朝》里,对康熙做圣君规划意义最大的是伍次友;让康熙做圣君的道路上出力最大的是周培公;但是没有索尼,康熙可能连亲政都难以实现,尽管索尼是一个职场老狐狸。

康熙王朝周培公简介(康熙王朝中伍次友)(1)

赫舍里家族对于早期的康熙而言,那是仅次于孝庄的存在。所以索尼在康熙的心里,是感恩的存在。

但是随着索额图这一代人入主中枢之后,逐步开始变得欲壑难填,最终康熙用了20多年的隐忍,培养了明珠与之抗衡,最终因为胤礽之事,归罪于索额图,称他为“本朝第一罪人”。因此到了这里,索尼曾经的殊勋也在康熙心里荡然无存了。

索尼和康熙的感情,本身一开始就介入了太多的利益权衡。所以这种情谊,最终必然会从当初的感恩缅怀到最后决裂时,恨不能踏上一只脚。

康熙王朝周培公简介(康熙王朝中伍次友)(2)

而伍次友过于优秀了,康熙私下称之为“布衣天子”,连苏麻喇姑都为之倾心。康熙对他是既敬佩又嫉妒。

伍次友是典型的心怀天下,无己之私的读书人。他以一颗赤诚的仕子之心,以天下生民福祉、王道兴替为己任。他对以鳌拜为首的满洲贵族“圈地误国”痛心疾首,大声呼吁阻止这种野蛮行径,并且提出了“王道正途”——“三藩、河工、漕运”,这才是解救生民倒悬、成就王霸之业的正途。

康熙王朝周培公简介(康熙王朝中伍次友)(3)

但是伍次友虽然见识匪浅,但是他更知道自己是不会被康熙所容纳的。因为伍次友无意中动了康熙的奶酪——苏麻喇姑。然而伍次友已经将“王道正途”的理念传递给了康熙,那理论上他就已经可以功成身退了。

谋国者必会谋身,远离朝局,避开明枪暗箭。到地方去,给康熙培养真正的辅国之才,也就是后来的周培公、李光地。伍次友才是真正的智者,只是苦了苏麻喇姑。

周培公是全剧中唯一的完人,为康熙圣君之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康熙对他最多的是愧疚,当大事用人之时,方知世上已无周培公。

康熙王朝周培公简介(康熙王朝中伍次友)(4)

周培公和他的老师伍次友不一样,他放得下身份架子;敢于暴露自己的智慧;不避身敢于涉险;平生无私念,唯大局。

在康熙未成熟,就遇到三藩这样的难题之时,一度崩溃,而正是周培公挽狂澜于既倒。用了8年的时间,从瓦解康熙面临最凶险的局面开始,到后来逐步翻盘,再到最后定鼎天下。

然而就在这巨功既成之时,康熙却因满汉之别,一纸将周培公调回京城,巨功落在了图海身上,连图海本人都替周培公叫屈。

此后周培公更是因为朝中谗言,被康熙丟在了冰天雪地的盛京十几年。当康熙欲图台海的时候,周培公已经奄奄一息了。然而这十几年内,周培公并没有自怨自艾,而是倾尽心力,为康熙“规划版图”,还给周培公举荐人才。

康熙王朝周培公简介(康熙王朝中伍次友)(5)

为臣如斯,君父何求?周培公是每一个老板都梦寐以求的员工。但是周培公之后,再无完人。康熙痛悔不已,恨不当初。停朝一日,亲自为周培公守灵。

可以说真正改变康熙对臣下态度的人,也正是周培公。当看会遇到难题的时候,他总会想起周培公;当真正得人才有傲骨的时候,康熙也懂得了让步;对待功臣的结局,康熙也因周培公之故,而善待之。

文/炒米视角

原创首发,欢迎关注或吐槽

康熙王朝周培公简介(康熙王朝中伍次友)(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