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方化祎 李昊 通讯员 金月全 聂海,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乡村振兴特色菜?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乡村振兴特色菜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方化祎 李昊 通讯员 金月全 聂海
著名抗日民族英雄吉鸿昌将军故乡——河南省周口市扶沟县,是豫东平原上一个焕发着勃勃生机的千年古县。境内名胜荟萃、古迹众多,大程书院古建筑群、凤凰岗遗址、支亭寺仰韶文化遗址等古迹保存完好。“勤耕织,乐诵读,俗善良,励家国”的传统美德与新时代文明精神交相辉映。程门立雪、一母二进士、吉鸿昌办学等动人故事广为传颂。
扶沟县域面积1173平方公里,耕地114万亩,总人口78万,辖16个乡镇、街道办事处,411个行政村,是一个典型的传统农业县。
上世纪90年代,扶沟曾以集约型农业而闻名全国,是河南省农业战线十面旗帜之一。近年来,扶沟无公害蔬菜种植规模不断扩大,全县蔬菜种植面积52万亩,年产370万吨。“扶沟西瓜”“扶沟辣椒”“扶沟黄瓜”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天御红”被评为全国十佳畅销蔬菜品牌,扶沟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原菜都”。扶沟先后被命名为“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全国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县”“全国蔬菜十强县”“中国蔬菜之乡”“中国设施蔬菜十强县”“全国纺织产业转移示范园区”“全国绿化模范县”“全国基础教育先进县”“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
走进扶沟,高楼林立;走进农家,现代化生活气息浓郁;走进田间,座座大棚如块块白玉镶嵌在大地;走进大棚,累累硕果青翠欲滴,丰盈了菜农的“钱袋子”。
“中原菜都”正在奏响乡村振兴致富曲、富民曲。
太空韭菜开出致富花
扶沟县种植蔬菜历史悠久。据清光绪《扶沟县志》记载,宋朝年间,城西一带农户种植韭菜,后来发展成规模化种植,形成集中居住区,成了现在的韭园镇。
2016年4月6日1时38分,韭园镇河南绿久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育出的优良韭菜品种13克“韭仙子”,搭乘首颗微重力科学实践卫星——“实践十号卫星”,在甘肃酒泉卫星发射基地,由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送入太空遨游12天,完成19项科学实验。经过3年栽培,目前太空韭菜已在扶沟发展100亩、在全国发展350亩。
在安罗高速扶沟西站附近,“扶沟县韭菜研究所”的牌子格外醒目。被誉为“中国韭菜太空育种第一人”的刘顺德,一直致力于韭菜新品种的研发和推广,“韭仙子”“韭老大”等品种韭菜已在扶沟推广1000亩,其在河南、陕西、新疆、山西等地均建有生产和育种基地。目前,该研究所拥有常规韭菜种子繁育基地5800亩、杂交种子繁育基地1200亩、有机韭菜种植基地320亩,有机韭菜认证面积4.66公顷。各地农民种植韭菜后,亩产值均在2万元以上,社会效益近30亿元。
扶沟县韭菜研究所隶属的河南绿久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对当地韭菜种植户实行技术全程免费托管和销售托管;对贫困户和特困户的韭菜种子、韭菜根全部减免费用,建档立卡贫困户工资上浮10%;吸纳周边200多名贫困群众在基地就业,带动1200户发展韭菜种植,面积达3900多亩,亩均收入达到1.2万元。
谈及未来,刘顺德表示将新建5万亩的产业化韭菜种植基地,开展韭菜种子、药用韭菜籽、韭黄、盆景韭菜、改良的野韭菜规模种植,以及鲜韭菜花、观赏性紫花韭菜、韭菜花酱、韭菜苔、韭菜根、脱水韭菜、烘干韭菜粉等一系列的深加工,打造韭园韭菜小镇。该镇扶持返乡青年创业,带动10万人就业,实现目标总产值10亿元,真正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如今,全国销售的韭菜种子百分之七十来自扶沟。扶沟韭菜远销美国、俄罗斯、日本等地,让外国人的舌尖上留下扶沟味!
“竹竿棚”到智能工厂的蝶变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前,扶沟蔬菜种植多为5~8亩地的小菜园,种植黄瓜、辣椒、茄子等。在当时,生产技术比较落后,种类单一,生产季节集中在夏秋两季。老百姓存在春冬季节吃菜难的问题。
1979年的扶沟县城郊乡赵沟村,跟大多数村庄一样——村民忙活一年,经济上也没什么起色。刚上任不久的村党支部书记赵金德看在眼中、急在心里。1980年,在赵金德的带领下,赵沟村村民建育苗温室、大拱棚,开始发展温棚蔬菜。由于当时棚型单一,种植品种也仅限于芹菜、黄瓜、番茄,加上销售渠道不畅,市场风险很大。经过10年的努力,该乡也只发展了赵沟、后张、七里井3个行政村80亩大棚,亩均效益不足3000元。1993年,城郊乡党委、政府在多方考察的基础上,成立了扶沟县城郊乡蔬菜协会,与河南农大、河南省农科院联姻,保障技术支撑;在资金、土地等方面大力扶持;通过政府引导、协会运作,建成了赵沟蔬菜批发市场,销售渠道畅通后,发展势头空前高涨。
2010年,城郊乡迎来了蔬菜发展的新机遇。扶沟与河南农大建立县院合作,成立河南农大扶沟蔬菜研究院,地点选在赵沟村附近的罗沟村。该研究院占地550亩,总投资3000万元,有智能化育苗温室1.2万平方米,日光温室1.6万平方米,生产和展示大棚180亩,露地种植260亩。该研究院依托扶沟县豫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管理和河南农业大学的科技支撑,建成了集科研、试验、示范、推广、实习、培训、展示为一体的综合性基地,也是河南省最大的智能化育苗基地。该研究院在每年春秋两季先后举办2次新品种展示会,展示品种5000多个,推广品种1000多个,选育出了“彩虹瓜之宝”、“锦霞八号”西瓜,“酸甜果”、“卷珠帘”、“巧克力” 番茄,“美辣一号”、“椒之玉二号”辣椒等一大批优质瓜菜新品种,吸引10多个国家的农业人员前来参观学习,菜农收入提高15%。
该研究院引进智能化温室、无土栽培工厂化、全自动育苗、太空育种等农业新技术,推广西瓜吊蔓栽培、节水灌溉、水肥一体化、嫁接苗、简易无土栽培、双面受光的阴阳大棚建造、巨型棚建造、第八代日光温室建造等多种技术,引领扶沟蔬菜向科技化、标准化、品牌化方向迈进。该研究院先后获得多项荣誉,并承担了国家级星火计划“蔬菜工厂化育苗基地建设与示范项目”、农业农村部“设施蔬菜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等重点项目,成为河南省现代农业的典范。
“中原温室第一乡”成了“遍地红”
扶沟县汴岗镇,被专家们称为“中原温室第一乡”。
目前,该镇拥有第七代日光温室200多座,巨型大棚、钢骨架棚2000余亩,菜农年纯收入达到10万元以上,而遍地红辣椒合作社的理事长于海军更是全国知名。
于海军精准地意识到农业结构调整所带来的机遇,多次外出考察学习,最终把目光聚焦在了小辣椒种植产业上。他率先种植,用实际行动来检验辣椒种植的效益,成功后带动周边农户种植,均获得可观效益。
从事辣椒产业11年后,2011年,于海军联合5位农户成立扶沟县遍地红辣椒专业合作社。时至今日,合作社现有辣椒生产基地3万多亩,遍布扶沟县13个乡镇,辐射带动太康、淮阳、郸城等县(区)。
目前,合作社年销售收入1.04亿元,已发展为以辣椒产品生产加工为主业,集辣椒种植、新品种新技术推广、购销、加工于一体的具有现代农业特色的农民合作社。合作社日加工鲜辣椒能力达80吨,年产干辣椒达2000多吨,成为河南省较大的辣椒产品深加工企业。通过深加工,每斤鲜辣椒可提高0.2元的收入,仅此一项就可为合作社创收500万元。合作社与国内10多家大型辣业公司建立稳定的市场供销体系,形成良好合作关系。合作社同时拓宽电商销售渠道,采取“互联网 ”等多种模式,与“一亩田”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现在每年通过电商渠道销售额达5000万元。合作社注册的“天御红”商标,2015年通过无公害产地和产品认证,2017年被评为“河南省特色名优品牌”,作为典型在全国农业品牌推进大会上被推介。合作社先后被认定为市级、省级、国家级合作社示范社,被评为“周口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于海军也被评为“河南省优秀经纪人”“河南省优秀科技致富带头人”。
目前,扶沟县辣椒种植面积达28万亩,辣椒成为当地主要的经济作物,合作社成为扶沟辣椒产业的中流砥柱。
从大棚内走出的“全国劳模”
柴岗乡梅桥村,是一个因黄瓜种植而知名的村庄。冬日里,站在村里的观景台放眼望去,日光温室大棚一字排开,蔚为壮观。
这是一个幸福的村庄,村民人均年纯收入1.3万元,是有名的生态文明村。2007年5月,时任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视察该村时,欣然题词“发展高效农业,致富农民群众”。
梅桥村以黄瓜种植立村始于2003年。2002年,新当选的梅桥村党支部书记梅根清带领4名村干部和20多名群众代表到山东寿光等地考察学习后,决定把发展日光温室大棚蔬菜生产作为全村致富的好路子。梅根清决定,“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他贷款3万多元建起2座占地3亩的日光温室大棚,24小时吃住在棚,认真学习种植知识,加强生产管理。他家的菜棚成了办公室,村“两委”的很多重要会议都是在菜棚里召开的。他一年瘦了10斤,但这2座大棚为他带来了10万元的效益。第二年,他又建了4座,年效益达30万元。
村民们眼瞅着梅根清靠日光温室大棚发了财,也纷纷要求建棚种黄瓜。梅根清出资6000多元把总结出的种植技术和经验印成手册,免费发给村民,定期聘请科技专家到村里进行技术指导。他还把自家6座大棚无偿转让给农户经营,并与乡党委和银企部门沟通,为菜农协调贷款30多万元。
在梅根清带领下,全村1200亩耕地仅蔬菜种植就占了1080亩,发展日光温室288座,户均1.32座,年产无公害优质蔬菜4850多吨,辐射带动柴岗乡种植蔬菜3万多亩,年创收1.5亿元,成为远近闻名的蔬菜生产村、科技示范村、生态文明村。梅根清也先后荣获“全国劳动模范”“河南省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
2007年9月,经梅根清牵头运作,梅桥村成立了周口市第一家蔬菜专业合作社——梅园蔬菜专业合作社。梅根清拿出12万元入股,在他带领下,218户菜农全部成为合作社成员,入股资金500多万元,并辐射到全乡30个行政村。现在,周口市区万果园超市、郑州丹尼斯、南阳万德隆等商超与合作社建立了长期供货关系。
规模出效益、规模引投资。紧邻梅桥村的扶沟县德利尔现代农业科技园建成了500亩高标准的蔬菜基地,智能化温室、阴阳大棚、新品种展示棚、育种棚内硕果累累,引领着梅桥村现代农业发展。
富起来的梅桥村,硬化了路面,修通了下水道,安装了路灯,五彩缤纷的文化墙把村庄装扮得更加亮丽,村民的生活更加多姿多彩。村内蔬菜市场,一派繁忙的交易景象;村头健身广场上,健身器材一应俱全。
巨型棚发源地的脱贫路
曹里乡是扶沟“巨型棚”的发源地。目前全乡巨型棚蔬菜种植面积达7000亩,亩均纯收入3万元以上,该乡从事蔬菜生产的农户有3200多户,约占全乡农户总数的32%,带动9000余人就业,人均年收入超过6000元,巨型棚在全省、全国推广了50多万亩。
曹里乡的第一个巨型棚就建在樊家村。2016年6月,樊家村党支部书记樊清玉试建了20亩巨型棚,在他的精心管理下和蔬菜部门技术员的指导下,当年秋季收益达16万元,不但收回了建棚所有的投入,还稍有盈余,实现当年建棚、当年收益。
各种条件成熟后,樊清玉开始动员全村群众建棚,走发展蔬菜产业、促进群众脱贫增收的路子。村民樊建国成立了惠民蔬菜合作社,以合作社为龙头,推行“合作社 贫困户”模式,采取吸纳贫困户直接建棚进行生产经营、托管流转贫困户土地并支付贫困户土地流转金、吸纳贫困户在合作社务工取得报酬等方式,使合作社成为联系贫困户的纽带,把资金、技术、利润传导给贫困户,帮他们脱贫。
经过近5年的发展,如今樊家村的蔬菜园区年产蔬菜7750吨,人均年收入达8000多元,全村17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通过发展蔬菜产业已经全部脱贫。每到蔬菜成熟的季节,在樊家村的巨型棚蔬菜示范园区内,处处都是一派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
现在村里拓宽了道路、安装了路灯,引来了光伏发电项目,建起了党员活动室,村容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如今,该村党支部书记樊清玉和村“两委”一班人正谋划着主导产业从蔬菜种植逐步向高效农业转型,带领乡亲们实现全面小康。
吉鸿昌故里花开田野遍地银
抗日民族英雄吉鸿昌,2009年被评选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在英雄的家乡吕潭乡,西兰花正成为群众的“致富花”。全乡种植面积3万亩,产业链条完备,每天出货量可达18万斤,已成为周边县市西兰花的集散地。
近年来,在党和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吕潭乡杨村岗村人奋发图强,尤其是2015年以来,村里大力发展西兰花产业。2017年,该村整体脱贫。
杨村岗村在2010年已开始零星种植西兰花,风调雨顺的时候也取得过较好的经济效益,但由于西兰花不耐储存,一直没有形成规模种植。2015年,驻村工作队进驻该村以后,多次入户走访,确定了冷链运输发展西兰花的产业扶贫之路。通过与有关部门多方协调,该县财政局为杨村岗村拨款50万元建冷库2个。县农业农村局利用项目资金40万元为该村建冷库2个,用于壮大集体经济;利用家庭农场帮扶补贴资金10.5万元与个人投资相结合的方式建冷库2个,帮扶8户贫困户脱贫;引导致富后的村民自发建冷库7座。
如今,村里的西兰花种植面积发展到3000多亩,有10多家育苗基地,制冰厂4个,瓜菜市场5个,培育瓜菜经纪人20多个,提供装卸包装务工岗位200多个,人均增收8000多元。同时,辐射周边乡村种植西兰花3万余亩,如今的吕潭乡已成为远近闻名的“西兰花小镇”,成为吉鸿昌故里的新名片。
现在,依靠西兰花产业,杨村岗村家家户户盖起了楼房、用上了天然气、开上了小汽车,村里还成立了乡村舞蹈队,村民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得到明显提升。第一个引导大家发展西兰花种植的吕潭乡农业服务中心主任毛胜利深有感触地说:“大家都说我们能致富多亏党的政策好,在新时代要好好干,早日步入小康社会。”
“中原菜都”多引擎助推器
一直以来,扶沟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蔬菜产业发展,将其作为县长负责制“菜篮子”工程来抓,坚持以打造“中原菜都”为目标,大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将蔬菜产业发展规划与乡村振兴紧密结合,推动蔬菜产业由大变强,发展成为富民产业、扶贫产业和支柱产业。
现在,扶沟县围绕“中原菜都”目标,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按照“布局区域化、生产标准化、经营规模化、发展产业化、方式绿色化、产品品牌化”的发展思路,以龙头企业为依托、市场为导向,形成了“一园三区十小镇”的科学蔬菜产业发展布局。该县持续推进蔬菜产业区域化、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蔬菜产业的规模、技术、品牌等优势日益凸显。
目前,扶沟县蔬菜种植面积达52万亩,年均产量370万吨,产值46.8亿元,成为河南省第一蔬菜大县。现有蔬菜生产合作社128家、千亩以上蔬菜园区12个、百亩以上蔬菜园区266个,年育苗量5000万株以上的现代化育苗工厂12家,形成了中原最大的蔬菜集散中心、信息交流中心、价格形成中心和物流配送中心,推动扶沟蔬菜产业规模化、专业化、品牌化、集团化、数字化发展,真正让“一棵菜名扬大中原”,让扶沟老百姓的“钱袋子”鼓起来、生活更幸福,以更高质量的现代农业产业,推动扶沟走出一条更稳更快的乡村振兴之路。
现在,扶沟正以其强势的发展、生态的和谐、农民的增收,引领着经济腾飞,加速着乡村振兴。
编辑:李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