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半岛全媒体记者 潘立超

随着端午节到来,许多市民会采买一点艾蒿,以达到驱蚊蝇、灭菌消毒,预防疾病的效果,但是也有市民对于形状相似的艾蒿和豚草容易混淆,如果是上山采到了豚草而误用作艾蒿使用,不仅达不到杀菌消毒驱虫的作用,反而会对自己的身体有害。

羊吃黑麦草有毒(青岛人注意小心采到豚草)(1)

上是艾蒿,下(黄圈处)是豚草。

据岛城植物学家于涛介绍,豚草与艾蒿两者主要区别如下:

外形——豚草外部形态很像艾蒿,与艾蒿不同之处是,艾蒿的叶背面有灰白色短毛,全株叶均互生,而豚草叶的上面深绿色,背面淡绿色,两面均有短糙毛。

气味——鼻闻艾蒿枝叶有艾蒿特有的浓郁芳香,而豚草则是一种令人反感的草腥气味。

豚草极易与艾蒿相混淆,但豚草对栽培植物、野生植物及人类健康有一定的危害。据了解,豚草侵占性强,危害农作物以及菊科和禾本科等一年生草本生长。它能释放多种物质,抑制栽培作物及野生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其花粉含有过敏源性物质,易导致有害人类健康的“枯草热症”,轻者咳嗽、哮喘;重者引起肺气肿,以致危及生命。

[编辑: 杜倩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