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组合排列

特征:

1.两组及以上对象

2.对象之间的关系

一、排除法、代入法

1.排除法:根据确定信息排除错误选项

读一句,排一句

如何选方法?

1.排除法:题干条件确定

2.代入法:题干信息不确定

题干条件确定——排除法

题干信息不确定——代入法

2.代入法:

假设选项正确,代入题干验证是否符合题意

(1)题干信息不确定:有真有假

(2)提问方式为“可能”、“不可能”,考虑代入

(3)提问方式为“补充以下哪个条件,可以得出结论

任何一种题型,如果需要补充的条件在选项中,都可以用代入法解题

【注意】比较大小的题中,“最大”与“最小”往往是破题点。

小技巧:题干有甲、乙、丙三个人,猜测中甲出现3次,乙出现2次,丙只出现1次。甲和乙被多次猜中,丙只有1次,98%的题目丙是正确的。选项中“丙分配到和丰村工作”只在D项出现,D项当选。

代入法最保险,若时间不足可以用秒杀技巧。

二、辅助技巧

1.最大信息(条件中出现次数最多的词)

以此作为推理起点

2.符号:“>”、“<”、“ -”

涉及年龄、成绩、收入、身高等大小比较

涉及到加减求和做差的式子

3.画表格:

4个及以上对象和信息

列表之后,优先填入确定信息

【注意】

1.组合排列题一定要思路清晰,不能乱。

2.题干信息确定,优先使用排除法。当排除选项后,选择出现次数最多的信息,即最大信息,从最大信息入手推理。

3.列表不是方法,是辅助技巧,当记不住信息时,可以用列表法。

【注意】若问“四个人均猜错了”,优先考虑代入法;若问“四个人均正确”,优先考虑排除法。

行测逻辑判断加强论证完整版笔记(行测笔记判断方法精讲)(1)

【注意】组合排列:

1.题干特征:题干给出一组对象和信息,要求将对象和信息进行匹配。

2.常用方法:排除法、代入法。题干信息确定优先使用排除法;题干信息不确定(真假未知、有真有假)优先使用代入法。

3.辅助技巧:

(1)最大信息:以题干中出现次数最多的信息为推理起点。

(2)符号:出现大小比较,借助“>”“<”“=”“ ”“-”推理。

(3)列表格:信息较杂乱(4个及以上),借助列表格辅助思维。

第四节 日常结论

1.题目特征

题干:类言语、无逻辑关联词

问题:由此可以推出/不能推出?

2.解题思路

1.不选:

(1)逻辑错误

(2)无中生有

(3)偷换概念

2.慎选:

(1)比较关系:比……、越来越……、更……

(2)绝对词:一定、必须、肯定、只要就、只有才

(3)程度:最/极大/很……

(4)范围的扩大

3.优选:

可能性的词汇:可能、有的、有些……

警惕“五大坑王”:更!最!越!首!极!

【注意】读题干的思路:划分题干话题的逻辑层次。

【注意】若题干较短,分清题干的层次,先读题再看选项;若题干较长,先看选项再找对应

【注意】1.复杂题的关键句、主题句一般出现在首尾句(“因此”后是总结,“因为”后是解释),为“总-分-总”形式,看不懂中间的内容时,可以优先看首尾句,再对比选项。

2.读不懂题干,优先看选项讨论的话题,确定方向和目标。

【注意】若出现“五大坑王”,大概率是错误的,可以进行比较,看题干中是否有一模一样的词语。如观察题干是否有“最”字,若没有,则一定错。

【注意】将日常结论题当作细节理解题,匹配即可。

行测逻辑判断加强论证完整版笔记(行测笔记判断方法精讲)(2)

【注意】日常结论总结:

1.题干较长,无需逐字阅读,掌握快速读题的技巧,验证时再将选项与题干进行匹配。若题干较短,可逐字阅读,划分题干的层次;若题干较长,平时解题时可以逐字阅读,讲解技巧的原因是公务员考试题目较多,不仅有判断和日常结

论,若某一道题花费时间长,则会影响整体的分数,故需要提升速度。

2.天上不会掉馅饼,无中生有、偷换概念的选项一定要排除。做题时使用排除法,排除存在问题选项,剩余的则是答案,无需纠结,若有时间再进行验证。

3.警惕“五大坑王”:更、最、越、首、极,需在选项中有意识的进行识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