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年期”常常被大家当做贬义词,来形容一位女性乱发脾气、情绪不稳等负面形象,然而,这些偏见掩盖了更年期潜在的疾病风险和情感需求,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总是心情烦躁是不是更年期?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总是心情烦躁是不是更年期(烦躁易怒抑郁)

总是心情烦躁是不是更年期

更年期”常常被大家当做贬义词,来形容一位女性乱发脾气、情绪不稳等负面形象,然而,这些偏见掩盖了更年期潜在的疾病风险和情感需求。

更年期(climacteric)是指女性绝经及其前后的一段时间,一般发生于45岁~55岁,是每个女性都无法跨越的人生必经阶段。更年期是人生从中年迈向老年的一个特殊生理阶段。更年期综合征是指妇女在更年期出现的一系列躯体及精神心理症状,包括月经紊乱、潮热、出汗、心悸、失眠、情绪低落、激动易怒等。

女性更年期自测表

1.年龄在40岁以上。

2.睡眠质量低,夜梦多;睡眠时间不少,仍觉疲劳。

3.皮肤干燥,缺乏弹性和光泽。

4.月经周期不规则或停经。

5.记忆力减退,丢三落四。

6.性冲动减少或缺乏,性亲密有疼痛不适感,以至厌烦。

7.有阵发性上身发热发红、出汗或夜间盗汗现象,有时伴心慌。

8.情绪易波动,较之前易落泪。

9.容易焦虑,对孩子外出比以往更担心。

10.常觉身体不适,医学检查指标在正常范围。

11.常常想起小时候或年轻时的经历。

12.对以往感兴趣的事失去兴趣。

13.开始担心退休后的生活和经济问题。

14.有时感觉生活失去意义和动力,阴雨天尤其如此。

15.拟定的计划常常完不成。

如果以上15点中有6点符合,表明您的更年期已经来了。

更年期期间因为机体性腺功能减退,性激素水平降低,易引发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出现紧张、焦虑、烦躁、易怒、失眠等一系列更年期不良的躯体、心理变化。其中抑郁、焦虑、失眠等是发生较多且影响较为严重的精神心理问题。有研究显示,更年期妇女焦虑状态比例升高,14.51%的更年期妇女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显示焦虑状态,高于同期男性。

关注更年期的心理健康状况,提升心理保健意识,及时识别和评估心理问题,寻求针对性的心理保健服务,可以有效减少更年期心身健康问题,改善生活质量,预防严重心理疾病的发生。

如何健康地度过更年期

保持身体健康

身体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基础,更年期女性可通过定期检查、适当运动、饮食调整等措施维持身体健康。

定期检查

更年期似乎是“多事之秋”,不仅是妇科疾病,也是骨质疏松症、心血管疾病的高发期。因此,更年期妇女最好半年至一年进行一次体检,包括性激素化验、妇科检查、TCT、HPV、妇科超声、乳腺超声、骨密度检查、血生化和甲状腺功能等。若发现疾病情况尽早治疗。

适当运动

选择喜欢或适合的运动方式,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地进行适当运动。比较好的运动方式有慢跑、散步、练瑜伽、打羽毛球、跳广场舞、游泳、打太极拳等。适当的运动能给人体快带来轻松愉悦的感觉,有助于稳定情绪。

饮食调整

更年期应特别注意以下营养素的摄入:

①钙

更年期女性体内钙流失较多,为预防骨质疏松症,对钙的摄入量应该提高到每日1000mg。含钙丰富的食品有牛奶、酸奶、豆制品、芝麻酱、虾皮、海带等。若食物中摄入的钙不足,可以适量添加钙制剂。补钙的同时应注意晒太阳,通过促进体内维生素D的合成来促进钙的吸收。

③Omega-3脂肪酸

研究表明,膳食中摄入较多Omega-3脂肪酸与较轻的更年期症状相关。并且,补充Omega-3脂肪酸可缓解围绝经期抑郁、焦虑情绪。因其对心血管、代谢、炎症、情绪都起到改善作用,西班牙绝经协会提出了更年期补充Omega-3脂肪酸的建议。

舒缓心情

培养爱好

一是可以新开发兴趣爱好,如旅行、摄影、绘画、舞蹈、烘培等,二是重新捡起以往因工作、生活等暂停的兴趣爱好。总而言之,就是找到自己感兴趣的点并坚持下去。

巧妙避开刺激源

每个人心里总会有一两个坎,有些坎在生活中是可预见的,对此,在意识到可能会触雷的情况下,及时离开现场或转移注意力到其他事物上。对于不期而遇的刺激源,也要尽量保持平稳心态,以不变应万变。

多与朋友家人交流

多结交志趣相投的新朋友,遇事不忘与家人朋友沟通,争取获得家庭社会支持,有助于抑制负面情绪。

若实在无法缓解情绪的问题,就必须就诊更年期专科或心理咨询门诊,让专业的医生给您科学的评估及咨询,必要时接受合适的药物治疗!

参考文献

[1] 孙艳格,张李松.更年期妇女健康管理专家共识(基层版)[J].中国全科医学,2021,24(11):1317-1324.

[2]孙艳格,张李松.更年期妇女健康管理专家共识(基层版)[J].中国全科医学,2021,24(11):1317-1324.

[3] M. Abshirini, F. Siassi, F. Koohdani, M. Qorbani, S. Khosravi, Z. Aslani, N. Pak

& G. Sotoudeh (2019): Higher intake of dietary n-3 PUFA and lower MUFA are associated with

fewer menopausal symptoms, Climacteric, DOI: 10.1080/13697137.2018.1547700.

[4] Massachusetts General Hospital, Harvard Medical School, Boston, MA,et,al.Omega-3 fatty acids for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associated with the menopausal transition: a preliminary open trial,Menopause. 2011 March ; 18(3): 279–284.

[5] Rafael Sánchez-Borrego,Rafael Sánchez-Borrego,et,al,Recommendations of the Spanish Menopause Society on the consumption of omega-3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 by postmenopausal women,Maturitas,2017 Sep;103:71-77.doi:10.1016/j.maturitas.2017.06.028.Epub 2017 Jun 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