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看春秋战国时期历史或者电视剧的朋友,总会发现这时候的女子几乎都是没有名字的,一般称为赵姬、樊姬、穆姬、伯姬、夏姬、雍姬……

都是姬,要不就是姜,比如文姜、齐姜、武姜、庄姜……

记起来真是头大,如果没有头像辅佐,根本不知道哪个是哪个,因为单单一个齐姜称呼就有几个人。

为了方便大家阅读,我特地整理了春秋战国时期部份女子的称谓。在说这个之前,先来了解一下春秋战国时期"姓氏"这个东西。

春秋战国时期怎么称呼夫君(盘点春秋战国时期女子称谓总结)(1)

这时期的"姓氏"不单单是我们现在讲的姓名,上古有姓有氏,姓是族称,是血统。

而氏是在同一血统中分出来的,也就是我们后世所说的宗族,氏衍生出了很多我们后世人的姓,氏的最大作用是用来区分贵贱。

举个例子秦惠文王,赢姓,赵氏,名驷,赢驷是后世文人叫的,当时称赵驷,赵氏在当时是皇室的宗族。

周天子之后,姓氏制度不断完善,这时只有皇亲贵族才可以有姓氏,平民百姓是没有的,贵族的女子也只能称姓不能称氏。

所以,就有很多什么姜,什么姬出现了,而它命名的模式大多遵循以下原则。

春秋战国时期怎么称呼夫君(盘点春秋战国时期女子称谓总结)(2)

一、国名 国姓

齐姜:齐国人,齐恒公之女,晋文公妻子,齐国开国之君就是《封神榜》里的姜子牙原型——姜太公。齐国姜姓,吕氏。齐姜之所以留名青史,得意与他与晋文公的故事。

骊姬:骊戎人,而戎属于姬姓,被当成战利品送给晋文公,因发动骊姬之乱遗臭千年。

陈妫:陈国人,陈国公主,陈国妫姓,陈国是虞舜后裔,嫁给了周惠王,被后世人称"惠后",不辛的是两个儿子为皇位自相残杀。

春秋战国时期怎么称呼夫君(盘点春秋战国时期女子称谓总结)(3)

蔡姬:中原小国蔡国人,蔡国姬姓,蔡穆候妹妹,曾经嫁给齐恒公,因戏水被齐恒公退货,后因转嫁惹怒齐恒公,给蔡国带来了战争,也正因此留名。

卫姬、郑姬:两个都是齐恒公的宠妾,各是卫国、郑国公主,也都是姬姓。世人记载齐恒公时,捎带了她们。

樊姬:史书上只记载了她是楚庄王夫人,没有记载她的来历。但是,当时是有个樊国的,樊国也姓姬,所以史学家推荐应该是樊国人。她可是一位贤内助,因为她,楚庄王才能成就霸业。

邓曼夫人:邓国人,邓武侯女儿,邓国曼姓,嫁给了楚武王,以"神算"出名。

春秋战国时期怎么称呼夫君(盘点春秋战国时期女子称谓总结)(4)

二、丈夫名号 国姓

武姜:申国人,申国公主,申国姓姜,嫁给了郑武公,因偏爱小二子引发了一系列血案,也因此留名。

宣姜:齐国人,齐国姜姓,吕氏,嫁给了卫宣公,本想嫁儿子却嫁了儿子的爹,因狗血人生留名。

庄姜:齐国人,齐国姜姓,吕氏,齐东宫妹妹,嫁给了卫国庄公,因以哥哥有道不明说不清的关系被后世关注。

春秋战国时期怎么称呼夫君(盘点春秋战国时期女子称谓总结)(5)

怀赢:秦国人,秦穆公女儿,秦国赢姓,赵氏,先后嫁了两个晋国国君,所以有两个称号,一是怀赢,丈夫晋怀公,二是文赢,丈夫晋文公。因二婚,成为牺牲品而留名。

穆姬:晋国人,晋献公嫡女,晋国姬姓,嫁给了秦穆公,因"以死逼夫"救弟闻名。

三、丈夫氏 国姓

夏姬:郑国人,郑国公主,郑国姬姓,嫁给了陈国夏御数,陈国妫姓,夏是陈国的一个氏,所以夏姬是氏和国姓组成,因与十个男人有故事而遗臭万年。

雍姬:郑国人,郑国姬姓,郑国宰相祭足的女儿,嫁给了宋国的雍纠,宋国子姓,雍是他的一个氏。因"人尽可夫"这一成语而红。

春秋战国时期怎么称呼夫君(盘点春秋战国时期女子称谓总结)(6)

四、自己谥号 国姓

文姜:齐国人,齐候的女儿,齐国姜姓,吕氏,襄公弟子,嫁给了鲁恒公,之所以没有按照常规称号,是因为她被封了"文"这个谥号,因淫秽被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

哀姜:也是齐国人,姜姓,嫁给了鲁庄公,鲁国姬姓,鲁氏,她嫁后不受宠,也没生下儿子,后来出轨庆父,谋害自己老公,被自己老爹下令捉拿处死而留名。

敬姜:莒国人,姜姓,居高位却没有高姿态,始终记得劳作,在《列女传》中得了个好标签。敬这个谥号实至名归。

谥号是在一个人死后,后世人根据他一生的经历、功过得失进行评价,有好的谥号也有坏的谥号。它的评判是有法则标准的,称为古谥法。比如哀姜的"哀"字谥法:

"早孤短折曰哀;恭仁短折曰哀;德之不建曰哀;遭难已甚曰哀;处死非义曰哀。"

春秋战国时期怎么称呼夫君(盘点春秋战国时期女子称谓总结)(7)

五、特殊称号(不按上面套路)

息妫:陈国人,陈国妫姓,嫁给了息候,而息国是姬姓,息妫则是由国姓 夫君国号组成,因为美貌被称桃花夫人,她的故事耳熟能详。

许穆夫人:卫国人,卫国姬姓,嫁给了许穆公,她的名字是由丈夫的称号 夫人(正常称谓),跟现代的很像。她因为爱国而名留青史。

宋华子:宋国人,子姓,华氏人,齐恒公最爱的宠妾,她名字组合特征是国名 氏 自己国姓,她为齐恒公生了个儿子——公子雍。

卫寡夫人:齐国人,齐候之女,齐国姜姓,嫁给了卫国,卫国姬姓。但她的名字很特别,寡是寡妇之意,因为她还没嫁进卫国,只到卫国城门,卫候就已经死了。

纪季姜:纪国人,纪国公主,纪国姜姓,是东周第二代天子周桓王的王后。她本应该称为纪姜,而在中间加了个季,季在当时是属于家里排行的意思,也就是说这样称呼是为了区分与别人同名。

春秋战国时期怎么称呼夫君(盘点春秋战国时期女子称谓总结)(8)

春秋时期,女子在家中的排行一般有两种排法,一是"伯、仲、叔、季",这属于嫡长的排法,二是"孟、仲、季",这时庶出的排法。比如:穆姬也会称伯姬,《芈月传》中的孟赢,也是按这种叫法。

王姬:这个是很特别的,王并不是姓氏,而是高贵身份的标识。王姬一般都是指天子之家的女儿,也就是周王朝之女。

春秋时期的女子不是没有名字,而是名字一般只给家人或者闺蜜叫,为了显得尊敬,外人是不能直呼女孩子家名字的,所以史书上很少有春秋女性名字记载。

目前有的也是寥寥几个而已,比如:简和壁,是秦穆公的女儿,母亲是穆姬;晋惠公的女儿妾,公子圉的妹妹;宋平公的一个小老婆弃。

补充一点:姬之前是高贵的姓,从西楚霸王虞姬开始慢慢变味,逐渐演变成帝王小老婆的意思。看到这里,如果穿越在春秋,该取什么名字,大家心里都有数了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