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让后人了解旧提篮桥监狱的特殊建筑,知晓旧监狱犯人的狱中状况,提篮桥监狱在1999年12月建成的上海监狱陈列馆内,复制了历史文物般的“风波亭”与“橡皮监”实物,供人参观在此可以感受一番当时被关押犯人的经历和遭遇,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北京提篮桥监狱在哪里?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北京提篮桥监狱在哪里(提篮桥监狱中的监狱)

北京提篮桥监狱在哪里

为了让后人了解旧提篮桥监狱的特殊建筑,知晓旧监狱犯人的狱中状况,提篮桥监狱在1999年12月建成的上海监狱陈列馆内,复制了历史文物般的“风波亭”与“橡皮监”实物,供人参观。在此可以感受一番当时被关押犯人的经历和遭遇

徐家俊

监狱史学者

提篮桥监狱是一幢建筑精良的高楼型建筑群,20世纪30年代监狱经过扩建以后,形成关押中国籍犯人的“华人区”和关押外国籍犯人的“西人区”。监狱里“华人区”的监室,每间仅3.3平方米至3.6平方米,犯人大多睡在水泥地上,直到抗战胜利以后,部分监室才加铺了木板;“西人区”的监室,每间8平方米,设有铁床、固定的桌凳和抽水马桶,整幢大楼设有电梯。

提篮桥监狱各监室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监室的内部结构均为“三墙一栅”,即三面是钢筋水泥墙,另外一面则是由手指一般粗的铁栅包围,各监室的牢门与铁栅融为一体。各监室绝大多数是“肩靠肩,背靠背”地排列在一起。监室外是较宽阔的走廊。该布局主要的优点是防逃功能好,犯人无法通过挖壁洞、挖地道逃跑,犯人的举手投足都在看守的视野中。除此以外,监狱还建有禁闭室及防暴监房。

禁闭室位于监狱“PQ”监(今七号监)的5楼(顶层),分左右两区,共有92间。每间面积3.2平方米,比其他监室略小,牢房除了铁门之外,还多加了两扇厚厚的木门。牢房顶部开有一个窗口。这里面夏天闷热难忍,霉臭死寂;冬天寒风刺骨,下雪天,雪花直接从没有窗户的窗口飘入,更加寒冷。犯人根据其令人胆寒的设计,联想到南宋时期,在都城杭州忠良岳飞被残害的“风波亭”,就把该牢房称作“风波亭”。被关押在“风波亭”的犯人,不仅身体受到折磨,精神上也是饱受摧残,更可恶的是监狱还使用其他手段虐待犯人。

1932年,有一名贵州籍的进步青年谢凡生,因触犯“危害民国紧急治罪法”而被关押狱中。谢凡生因故意装疯卖傻,扰乱秩序掩护接头而招致印度看守的嫌恶,被打坏了手和膝盖。后来看守以违反监规纪律的理由,把他押到“风波亭”反省思过。谢凡生的伙食标准因此明显减少,饥饿难熬的时候,不得不以冷水充饥。印度看守每天带一名外役犯,用橡皮管朝牢房的顶部和三面墙壁浇水,美其名曰“用药水消毒”,实质是把“风波亭”弄得满地湿透,潮气弥漫,使人坐立不宁。

谢凡生只能拖着受伤的腿艰难地站起来,把三条既是卧具,又是坐具的薄薄的灰毯抱在胸前,待他们离开,再把这三条灰毯放回潮湿的水泥地上。他白天坐在灰毯上,晚上也睡在灰毯上,灰毯紧贴水泥地,潮气逼人,阴冷入骨,这是监狱当局故意对犯人进行的肉体和精神上的摧残。在此环境下,健康人也要折磨成病,更何况一个左腿已腐坏,左手已流脓的病人。面壁而坐的谢凡生就轻轻地哼唱《国际歌》《马赛曲》和《苏武牧羊》,用音乐来消磨时间,反抗孤寂。

一个阴冷的早晨,狱方又一次整治谢凡生,印度看守开了门锁,两个外役犯冲进牢房,用栽赃的办法先把当时监狱里的违禁品——“板烟”放在便桶下,事后又当场在其便桶下搜到了“板烟”。狱方就以此为借口处罚谢凡生三天吊铐(让人站立,把双手反铐在铁栅上),没到三天,谢凡生就昏死过去。

提篮桥还有一种监室叫“橡皮监”,牢房的墙壁、地板都是用厚厚的橡胶制品铺垫,是监狱防止犯人暴力行凶和自杀、自伤的一种特殊设施,它的正规名称叫“防暴监房”。历史上的提篮桥监狱共建有5间橡皮牢房,随着岁月的流逝,目前完好保存的还有两间,位于狱中“十字楼”的6楼。“橡皮监”内部结构呈八角形状,监舍面积约4平方米,房高3.2米,顶部开有气窗,房顶装有照明电灯,灯泡外还安装了铁丝网罩,防止犯人接触电源或故意损害电器设备。

“橡皮监”设双重牢门,外层系两扇厚厚的木门,内层是铺垫橡胶的钢门,两层门之间,还有一个1.8平方米左右的小间,钢门上有一个呈菱形的玻璃“窥视孔”,便于看守人员观察被关押者的状况。

犯人被关押进“橡皮监”前,都要经过搜身检查,不许带入任何物品。在“橡皮监”里,由于监舍四周墙壁都是橡胶制品,犯人想撞墙自杀,也无济于事。如果想悬梁自尽,也没有勾吊绳索的地方。即使大声呼叫、发泄,声音也无法传出。

在普通人的眼里,把犯人关在橡皮牢房,看守人员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其实不然。

世界上没有绝对安全的地方,提篮桥监狱的“橡皮监”里也曾经发生过一起罕见的犯人自杀死亡的意外。事后经检查,事情就出在不显眼的玻璃“窥视孔”上,原来某犯人被关押在“橡皮监”时,“窥视孔”已经破损,残留半块玻璃在上面,当时的管理人员根本没有注意到这一小小的细节。该犯人在“橡皮监”关押了几天。平时一直想自尽的人,在这个监舍里也太平安稳,看似冷静了下来。

当管理人员准备把他放出来的时候,发现这个人已经自杀了。原来该人就利用老式内裤带,勾住了窥视孔上碎玻璃脚,形成一个受力点,把内裤带打成一个圈,套住自己的脖子,蹲卧起来,窒息死亡。这从法医学的角度上讲,是一种非典型自缢死亡(典型自缢死亡,大多上吊死亡,即人系直立状)。

为了让后人了解旧提篮桥监狱的特殊建筑,知晓旧监狱犯人的狱中状况,提篮桥监狱在1999年12月建成的上海监狱陈列馆内,复制了历史文物般的“风波亭”与“橡皮监”实物,供人参观。在此可以感受一番当时被关押犯人的经历和遭遇。

责任编辑:高恒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