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来,传统文化与主旋律作品开始以一种更年轻的语境被行业创作者进行讲述,主流文化正以更具亲和力的方式被呈现跨年晚会作为当下在年轻群体中颇受欢迎的一种文化传播形式,对青年价值观的引导和塑造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同时伴随着“Z世代”的兴起,年青一代所喜欢的文化不再局限于以往的圈层文化范围内,而是开始扩展全球视野并积极发声,其文化符号和文化架构也被不断地融入主流文化中同时,数字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将不同的时空打破,使观众沉浸在一个虚拟的晚会现场成为现实,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b站跨年晚会的创新发展路径探究?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b站跨年晚会的创新发展路径探究(B站跨年晚会创新表达)

b站跨年晚会的创新发展路径探究

近两年来,传统文化与主旋律作品开始以一种更年轻的语境被行业创作者进行讲述,主流文化正以更具亲和力的方式被呈现。跨年晚会作为当下在年轻群体中颇受欢迎的一种文化传播形式,对青年价值观的引导和塑造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同时伴随着“Z世代”的兴起,年青一代所喜欢的文化不再局限于以往的圈层文化范围内,而是开始扩展全球视野并积极发声,其文化符号和文化架构也被不断地融入主流文化中。同时,数字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将不同的时空打破,使观众沉浸在一个虚拟的晚会现场成为现实。

  在2022年的最后一天,“2022最美的夜”bilibili晚会(简称“B站跨年晚会”)通过在线直播的方式,以经典影漫游IP的重塑和再现,激发了观众记忆深处最细腻的情感,让大家能够在全民共娱的热闹氛围中迎接2023年的到来。

  B站跨年晚会连续获得2021、2022两届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网络视听精品节目。在平台35岁以下月活用户比重达86%的B站,跨年晚会以年轻人的兴趣作为切入,通过一系列文化底蕴深厚的作品,让观众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燃起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当晚,晚会直播人气峰值达到3.3亿,创新纪录。观看B站的跨年晚会也已成为当代年轻人跨年娱乐消遣的主要选择之一。能够真正走出自己固有的圈层,主动吸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流文化和青年文化,尝试多维度创新节目形式,让观众在真诚、善意与美好的氛围中共建、共享,是B站跨年晚会取得巨大流量的密码。

  继2019年破圈之后,每年B站跨年晚会都会受到年轻人的喜爱与关注。在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表达方面,舞剧《咏春》一举成为晚会当天的“爆款”。该节目是继去年《只此青绿》后,由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席冯双白,知名舞剧导演韩真、周莉亚等原班人马再次担纲,以咏春对八卦掌、太极拳、八极拳等场面扩展出江湖文化的嬗变与武侠文化传播的广阔空间。在色调呈现上,漆黑的底色与光束形成对比,沉默又强劲的招式步步呼应,在刚柔并济之中,中国武术的美感被呈现得淋漓尽致。

  此外,由北京大学教授陈连山作为节目指导,龚琳娜、胡沈员、李玉刚共同带来的《山海图》,将《山海经》这一上古百科全书予以全新的呈现,其中包含了很多大家耳熟能详的经典故事,陶渊明“留观山海图”的诗句更是引发了大家的无限遐想。除了表演,节目舞美最后所呈现出的画作是由平台UP主杉泽花了3年多时间研究大量经典后精心创作的,这也是当代年轻人传承传统文化的又一缩影。

  从观众出发,由观众和主创共同创作是近几年跨年晚会的特色。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张颐武认为,“共创”让媒介与观众之间的边界开始变得模糊,观众能在节目中看见自己,或许这就是大家喜爱B站跨年晚会的原因。

  相比传统的卫视跨年晚会由制作方先定主题再打造节目的方式,“共创”的节目内容更具灵活性、亲民性,且符合年轻群体共同狂欢的娱乐需求。他们带着时代的眼光走进中华文明,不断找寻传统文化宝藏中的时代命题和当代价值。那如何实现“共创”呢?首先,B站主创团队可以根据平台提供的用户画像作为数据依据,针对过亿活跃用户的兴趣爱好定制节目主题,让节目与观众间产生强关联性。其次,通过对主持人的明确分工,让晚会从流程控场、嘉宾采访到连接平台在线粉丝等工作有条不紊,使观众的“在场感”全面加强。最后,让仪式感更加具象化。仪式感已经是“Z世代”年轻人的重要生活方式和社交方式。在新旧年交替之际,通过将观众发送的“新年快乐”祝福弹幕形成屏幕上的“弹幕烟花”,让表达共同心声的文字跨越了时空,完成仪式感的最终建构。

  如今,在各种先进技术的赋能下,可以让不同区域的观众跨越界限参与到同一台跨年晚会的狂欢中。观众在弹幕中可以与其他观众和节目中的人物(无论是虚拟人物或真实的人物)进行“交流”,这一互动交流不仅可以帮助更多人获得视频内容中没有提及的其他信息,而且可以收获一种强烈的在场感与陪伴感。此次跨年时刻,上海彩虹合唱团创作的《想要的一定实现》这首歌唱出了每个人对新生活的期待——“我们需要更多的时间去陪伴父母,我们祈愿远离病痛更渴望和平,我们希望活在爱里。”在满怀希望的字句里,观众完成这一彼此照见与懂得的仪式。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清华大学教授尹鸿表示,数字技术发展开始为过去分散的用户在虚拟空间中建立新的仪式感,隔空狂欢、心心相通的形式连接了更多人,年轻人在这个虚拟世界里实现了“不同的时空、同一种情感”。

  用喜闻乐见的形式为传统文化赋予新生命力,以创新的方式挖掘和塑造符合传统文化传播的新型文化生态模式,B站跨年晚会不仅是每一年年轻人迎接新年的仪式,更是一年时间里文化跨界、内容创新的一次集体收获。对其他网络晚会而言,这样的晚会模式是值得思考与借鉴的,与受众建立更多的联系、勇于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这是网络晚会寻找创新路径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

  坚定文化自信,离不开对中华民族历史的认知和运用。在文化自信的构建过程中,媒介始终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节目制作与传播中,要注重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其中,更重要的是将其赋予新的面貌并与更广阔的文化产生勾连同样是不可忽视的。虽然传承传统文化、弘扬文化自信、促进文化出海已成为当下文娱类内容创作者的任务使命,但这一目标任重道远。(来源:中国文化报 记者 李 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