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限挑战第五季音乐会(深圳交响乐团后爱华德时代的)(1)

文 | 乐境

也是这样的一个周末,也是在深圳音乐厅,也是深圳交响乐团这支队伍,5年前,在前总监爱华德的引领下,成功演奏了巴托克的《乐队协奏曲》。1月15日晚,深交再度演奏这首《乐队协奏曲》,担纲指挥的是钱骏平:一个完全陌生的90后。

节目单上赫然印着音乐会主题——匠心韶华系列“极限挑战”。对于深交这样一支成熟的乐队而言,演奏巴托克的《乐队协奏曲》应该算不上多大挑战,且“极限”未免有点夸张。然而,对于这位年轻指挥而言,则不能不说是一种“极限挑战”。因为有了爱华德5年前成功的范例,因为有了一批更加挑剔的观众。

江山代有才人出。当我们惊叹林大叶、黄屹等80后指挥家豪迈站在舞台中央,以其东西方文化的融合魅力,形成自己风格之时,蓦然回首,90后的更新一代,已然涌到了台上:柴昊夫、孙一凡等,这次又是一位令人关注的新人钱骏平。

这位荣获布加勒斯特国际指挥大赛金奖、现任苏格兰皇家国立交响乐团助理指挥的钱骏平,一出场便有着超越年龄的稳健。从莫扎特的《女人心》序曲开篇暖场,他就驾起胳膊,有板有眼地挥洒开来。他的一招一式有种严谨的工整感,如同楷书。

极限挑战第五季音乐会(深圳交响乐团后爱华德时代的)(2)

接下来是沈蕙莲这位美籍韩裔女钢琴家出场。她素面素装弹奏贝多芬《第五钢琴协奏曲“皇帝”》。我担心沈蕙莲能否适应深交这支乐队。因为此前有的钢琴家第一次跟深交合作时,感觉年轻的队员们声音太响。沈蕙莲坐稳后,沉思默想了一会儿,才跟指挥对接示意。她相当放松,很快进入状态。在指挥的传递间,她与乐队有了很好的合作。也许她的触键和外在动作没有更多的华丽感,但她的素朴内敛之风、音色的强弱变化,体现出一种曾经沧海的境界,大受欢迎。

下半场《乐队协奏曲》可以说火爆全场。钱骏平这位年轻指挥家显然对这部作品心中有数。从第一乐章开启的弦乐的低沉哀伤,到二乐章强化了打击乐和管乐的浓烈气氛营造,抬手之间,层层递进,将深交各个声部的潜力,最大可能地发掘出来。第三乐章浸透的情感是最复杂的,“悲歌”声声里,有股阴暗的情绪泛滥上升,达到狂想性的悲情高潮,这相当于英雄末路的悲恸。管乐复杂发音莫测高深。不得不赞叹深交的管乐声部人才济济,实力雄厚。单簧管、双簧管的首席是有口皆碑的,每场演出均有出色表现,加上刚从德国柏林爱乐乐团归来的90后长笛闵若凡,简直如虎添翼。他们三人组合是深交有始以来的最佳结合。

90后的指挥,与各声部的90后,愈加默契。那些年轻的面孔随着音乐的深入,绽放魅力。小提琴的高天阳、杨紫薇、赵梦蝉,还有长笛才俊闵若凡等,这些海归的“尖子”加入到深交乐队,让深交完成了新老交替,也让深交这支队伍,一路奋斗,以其越来越令人信服的实力,进入到了“后爱华德时代”。

钱骏平经受了“极限挑战”的考验,也让深交经历了一个新的激情澎湃的巅峰时刻。

当我们为钱骏平的出色发挥点赞之时,我们更应该看到,一代年轻有为的群体才俊,幸运地在深交搭设的温厚平台上亮相展翅。深交始终坚持为年轻人铺路搭桥。他们从“带飞”12岁的李云迪,到为张昊辰赴范·克莱本大赛之前的现场演练,再到左章、罗维,还有更小的钢琴童星李仲欣……勿庸置疑,深交是新秀们成长的“摇篮”,相信更多的年轻才俊会在这个摇篮里茁壮成长,扬名天下。

- THE END -

“星标”音乐周报微信公众号

不错过每条推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