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悠悠,人潮攘攘,一朝关注,相携相往】
人无论在钢筋水泥的文明城市居住多久,内心深处总是有着一种对荒原、海洋、森林、山川谜一般的恐惧和向往,恐惧于它们之中无法预知的危险,向往于它们天生豪情的自由、野性和广阔。
人性中天然存在着一种既畏惧又想冒险的特质,前者来自于我们的“超我”,总是告诉自己这个世界不安全,安全得活着最重要。
后者来自于我们的“本我”,怂恿自己去尝试这个世界各种新奇的事物,否则活着有何意义?
1老友阿娟跑我家,说今天跟孩子吵了一架后又跟老公吵了一架,跟这一对没良心的东西过不下去了!
我问她怎么回事,她说今天老公下午接儿子踢球回来,儿子手里拿着一根快吃完的雪糕。她就问儿子不知道淌汗之后吃冰的容易嗓子疼吗?明明带了热水为什么不喝?胃里吃了冷的,一会影响吃饭胃口怎么办?
结果儿子反驳说:“那是小时候,我都初中了,别人都能吃雪糕,为啥我不能?上次踢球回来我也吃了,只不过到家前就吃完了,嗓子也没疼啊!也没耽误我吃两碗饭啊!”
阿娟一听更火了,就骂他老公说孩子不懂事,你大人也不懂事?
结果他老公无所谓地说:本来就不是个事,是你非把它当事好不好?我觉得吃雪糕没事儿呀!
于是他儿子便得了理,说爸爸都说没事了,妈妈就喜欢小题大做,搞得紧张兮兮。
阿娟直接气的情绪大作,骂小的没有良心,不理解妈妈的苦心;骂大的就会在孩子面前装好人,明明是不负责任还毫无悔意。
最后阿娟气的门一摔,离家出走了。倒是没乱走,跑我这来了,反正有吃有喝还有陪聊。
“他上次吃雪糕生病是啥时候?”我问。
“小学三年级吧!”她说。
“他现在初二。”我提醒她。
“也还是孩子呀!”她答。
“啥时候不是孩子?高中?大学?结婚后?”我反问。
她不吭声。
“即便吃个雪糕生个病,能生多大病?他初中了,即便生病顶多也就是吃个药,打个针,他愿意选择这个可能的结果就OK了,有什么大不了的?”我又说。
“敢情我关心孩子还关心错了,他爸无所谓还对了?”她不服气了。
“关心固然没错,但得看这件事需不需要关心,关心的方式别人能不能接受。不是说初心是好的,理就都是你的。是谁小时候上学时还没入秋就穿着秋裤天天抱怨有一种冷叫妈妈觉得冷的?”我直接怼回去。
“你那说好听点叫关心,说难听点叫道德绑架,叫贩卖焦虑感。自己成天紧张兮兮,把别人也搞得紧张兮兮,累不累?”我边说边笑着看她。
外来的和尚好念经,我一通话说的她倒是没了脾气,接着又开始抱怨他老公天天惯着孩子充好人。
我说:“你怎么不会去充充好人呢?你老公是觉得孩子只要没有遇到有生命安全或其它原则性问题的事情,就可以去勇敢尝试,哪怕吃点小亏,受点小伤也没事。哪里有一帆风顺地成长?那长出来的是蒜黄吧?”
阿娟笑,说你家孩子才是蒜黄呢!也许是我太焦虑了,得,索性以后我不管了,都让他爸管,我也去当好人!
我说这又不对了,不是让你不管,是要懂得适可而止的管,抓大放小,你轻松,他爷俩也轻松。
阿娟被我轰走了,可是这样的妈妈又何止阿娟一个呢?多少妈妈在抚养儿女的过程中各种焦虑,生怕一不小心孩子就如何如何了,但是往往关心则乱。
很多时候,孩子需要的是喜欢说“没事儿”的爸爸。
2阿姚曾是我带过的一个学生。
记得他每年的寒暑假都喜欢申请留校,在校外找一个辅导机构,天天忙得不亦乐乎。即便是过年,也不过是回家呆个四五天便又跑回来。
我曾经问他为啥不回家。
他说回家头疼,在学校清净。
看我一脸不理解,他便跟我简单解释了一下。
阿姚是独子,父亲在家里开了一个超市做生意,母亲就负责在家里照顾他爷俩。
他的父母结婚就晚,生他的时候已经35了,又是剖腹产,后面便也没再要。
作为一家人的掌上明珠,阿姚从小就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家人可谓照顾的是无微不至。
在他很小的时候,他爸挺喜欢带他出去玩的,可是自从有一次被一只狗咬了一口,他妈就再也不允许他爸带他出去玩了。即便他爸各种保证也不行。
他特别羡慕那些天天可以出去玩的孩子,觉得自己就是个囚犯,被她妈以爱的理由成天各种唠叨,各种限制,各种束缚。
这种压抑在他上高中阶段爆发了。
有一次他因为周末跟同学去野外玩了一天,回家便被他妈鼻涕一把眼泪一把地数落了一晚上。
他突然疯了似的摔东西、撕书、砸门,然后跑出了家。
可是他毕竟对外面的世界一无所知,也不知道该去哪里,最后被派出所的民警带了回去。
他妈在派出所又是一顿唠叨和哭诉,他爸就劝他妈不用那么紧张,说到底不过是孩子出去玩了一天。
他妈立刻疯狂地用拳头打他爸,说到底孩子是她辛苦怀胎十月生出来的,又辛苦十多年养大的,万一出个好歹,我是活不下去的,你倒是可以再去找一个了!
“老师,这就是我妈,换作是您,您受得了吗?”他无奈地说道。
“所以,上大学我挑了一个离家远的,平时最多一周打一个电话报个平安。以后我也不会回老家工作。我会孝顺我妈,但是不能跟她生活在一起,我会疯掉。”
他说的我完全理解。
一颗被压抑了二十年的心,一旦进入到新的世界,便再也不愿意回去了。
3曾经有学生问我:人最好的生活状态应该是什么样的?
我回答他六个字:随性而不任性。
前者是不委屈自己,后者是不伤害他人。
做自己想做之事,不做自己不想做之事,这是我们每个人都希望实现的人生状态。
不因仇恨而被禁锢,
更不因爱而被束缚。
所以,当妈妈们用嘘寒问暖彰显自己的爱的时候,也要想想自己爱的方式和度是不是让孩子们感到舒适,还是已经引起了孩子们的抗拒甚至反感。
因为他们心里感受到的是你对他们自我认知的否定和不信任,感受到的是你无时无刻不在传达出的焦虑的信息。
而爸爸们的一句“没事儿”,表面上云淡风轻,实则是让孩子感受到的是一份自己感知的认同和尊重,更重要的是传达了“没什么大不了”的信息。
孩子们总是需要长大,他们需要在一次次生理和心理的伤害中恢复、成长,再受伤,再恢复,再成长,如此反复才能形成强大的自我和人格,才能独自面对以后的风风雨雨。
而人在内心深处,在血脉中,总是有这种野性的本能的。
所以,我们可以其实少一点“嘘寒问暖”,多一点“没事儿”。
放心,没事儿的!
(感谢关注,如果觉得此文可以帮助更多的人,欢迎长按点赞、评论、转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