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最吓人的画像 南宋一幅鬼画(1)

中国的艺术成就在世界上来说都是数一数二的,就比如很多流传千年的古画无论是创造水平和手法,还是本身所蕴含的深意都完全不逊色于世界各国的艺术作品,哪怕是今天的我们也未能企及古代艺术家的思想境界和深刻的见解,而在众多传承下来的经典作品中,总有一些极为特殊又耐人寻味的作品。

其中就有一幅诞生于南宋时期的画作,这幅画被人们称之为“鬼画”,主要是因为画中的内容极其诡异,千百年来也没有人能够参悟这幅画所表达的深意,这幅画究竟有着怎样的内容?如今的人们又是怎样解读它的?

南宋最吓人的画像 南宋一幅鬼画(2)

令人惊悚的画作——《骷髅幻戏图》

在南宋时期有一位著名的画家名叫李嵩,他创作了一幅令所有人都为之震惊却有琢磨不透的画作,这幅画作便是《骷髅幻戏图》,与其说是让人震惊更不如说是令人感到些许的惊悚,因为这幅画中画了一大一小两个骷髅人,大的骷髅人在操控着小的骷髅人,就像是提线木偶一般,但是两者又都是骷髅人,实在是怪异。

而从这幅画整体来看,这个特殊的场景还是发生在青天白日的大街上,周围还有普通的百姓经过,他们对此不但不惧怕,反而像是习以为常一样,乍一看所有的场景好像很违和,但是却又感觉异常的平静,平静有些吓人,给人一种无法言喻的诡异感,也难怪被人们称之为“鬼画”

南宋最吓人的画像 南宋一幅鬼画(3)

再从画作本身来看,依据当时的创作手法以及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进行分析的话,这幅画应该是一幅南宋时期典型的风俗画,其绘画功底以及在艺术上的创作水准在当时来说都是非常高的,那作者明明有着很高的艺术造诣,为什么不创作一些别的画作,同样也可以名垂千古,偏偏创作这样一幅令人不寒而栗作品,这背后是有什么不为人知的蕴意吗?

诡异之处引人深思

要说这画作深层次的含义我们还得从这其中的人物以及场景来揣摩,在这幅画中一大一小骷髅人很显然是非常独特的存在,但是周围百姓对这两个骷髅人的反应同样也让人难以理解,就比如这个大的骷髅人在操控着这个小的骷髅人,而一旁的孩童非但没有害怕,还向前爬去想要和这个小骷髅人玩耍,身后的母亲则试图阻拦。

南宋最吓人的画像 南宋一幅鬼画(4)

再就是在这个大骷髅人的后面还有一妇女在哺乳着自己的孩子,嘴角露出微笑,对眼前的场景没有一丝的恐惧,按照常理来说普通人看见尸骨都会心生恐惧,这是人之常情,尤其是妇女和小孩,她们内心的恐惧感更强,可是这画中的妇女和孩子的表现则恰恰相反,如此大的反差不禁让人联想很多东西。

对此有人指出这是李嵩在表达一种生与死的个人观念,宋朝时期经济、文化尤为繁荣,人们的思想认识也有了更高层次的提升,受佛道两家思想的影响,李嵩则表出现独特的思想境界,这幅画透露着一生一死,虽说诡异至极,可却展现出一个人从始至终的过程,可能在李嵩看来人生不过数十载,人间百态已是看尽,就算位高权重如何?家财万贯、至高无上又如何,到头来不还是一具白骨,生带不来,死带不去,再无其他。

南宋最吓人的画像 南宋一幅鬼画(5)

这样一种看淡人生,看破红尘的观念比较符合李嵩所信奉的佛道两家主流思想,而且在南宋那样一个国破家亡、社会秩序混乱不堪的年代,的确应该保持清醒,不能被卷入到政治争斗中来,否则很有可能粉身碎骨,而对于李嵩这样的艺术家来说与其参与尘世中的纷纷扰扰,还不如与世无争,放下心中的欲望和顾虑,全身心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超脱于人世才能得到解脱。

背后折射的黑暗腐朽的社会现状

除了这个独特的生死观念以外,人们还有猜测这幅画也有可能是李嵩隐喻当时黑暗腐朽的社会现状,就比如我们把大的骷髅人看做是当朝的实权统治者,小的骷髅人是手下的官员,这样的一种控制关系就很合理。

南宋最吓人的画像 南宋一幅鬼画(6)

而背后的妇女就是那些上层社会的统治者,她在骷髅人背后看着眼前的一切,而向前爬的孩子则是那些沉迷于功名利禄的人们,他们抱着忠君爱国的思想,为昏庸无能的统治者卖命,身后意图阻拦孩子的母亲则是人间清醒者,他们试图拦住人们,别误入歧途,但是始终是难以做到。

结合南宋的社会背景来看,北宋灭亡不久,剩下的宋朝皇室以及大臣退守南方,利用残余的兵力建立起新的政权,可是无论是南宋的统治者还是官员都如行尸走肉一般,没有实际的能力,无法从根本上改变现状,也就前两位南宋皇帝有些建树,可奈何国家积贫积弱,冗官冗费,所做出的努力杯水车薪,要想改变宋朝的国运无疑是天方夜谭。

南宋最吓人的画像 南宋一幅鬼画(7)

紧接着后来的几位南宋统治者一代不如一代,再没有像岳飞一样的猛将,反倒是像秦桧这样的奸佞小人却不断增多,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心里还带着国恨家仇,梦想着有朝一日能够一雪前耻,最后南宋人民虽然了结了靖康之耻,但是南宋的发展也到了穷途末路,那作者李嵩则借着这幅画抨击当时南宋统治者的无能以及世人的愚钝,他没有能力去改变社会现状,只能将心中的愤懑、无奈等情绪刻画在这样的一幅作品中。

结语

当然,这些想法都是大家的猜测,也是认可度比较高的,可这并不代表着就是作者本身的想法,我们只能去根据当时的一些主流思想观念或者是作者所处的社会环境进行分析和解读,至于李嵩究竟想表达什么也只有他自己知道,我们或许能猜出一二,但终究太过片面,如今谁又能说参悟到了其中深意,留下的只有这诡异的内容和万千思绪。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