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省煤田地质规划勘察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认真落实省煤田地质局党委“1 N”模式,践行“地质找矿、地质服务、地质科普”三大使命,不断推动冲击地压评估防治、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城市地下空间探测等制高点建设,铸造了昌吉模式、泰山模式、沂蒙山工程、保泉工程等品牌,聚焦省内挖潜、省外扩量开展能源矿产勘查,为能源保障提供了坚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煤田地质局重点实验室(省煤田地质规划勘察研究院)(1)

“地质找矿”成果显著

煤炭是我国的优势矿产资源,在能源结构中具有基础性地位。面对严峻复杂的能源供应形势,研究院以“责任、荣誉、精准”为创立理念,形成了以“综合勘查”为特色的“山东煤田地质”品牌。积极与国家能源集团、山东能源集团等大型企业合作,“十三五”以来,在山东、新疆、内蒙等重要煤炭基地累计探获资源量近90亿吨,为山东省及“一带一路”沿线煤炭资源开发提供了有力支撑。

富铁矿是工业发展的粮食,是我国重要的紧缺型矿产资源。研究院深入钻研“深覆盖区富铁矿成矿规律与找矿关键技术”,提出了富铁矿共轭隆陷控矿机理,建立了断隆与断陷区富铁矿形成的理论体系,创新了“煤铁共盆”的“禹城式”成矿新理论。构建厚覆盖区“空、地、井”协同勘查技术体系,在齐河—禹城连年承担接续勘查任务,探获该区富铁矿资源量超6500万吨,2020年省政府新闻办定位为“开创了我国在深覆盖区寻找富铁矿的先河”。

地处泰山、汶水之间的大汶口盆地是一个特大型盐类矿床聚集地,被誉为是地质勘查的“聚宝盆”。传统技术无法准确探测盐腔空间形态,成为制约盐穴储能库选址与精确钻探的关键因素。面对挑战和重任,研究院科研团队勇担重任,与中科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联合实施的肥城地下储气高压输气装置项目,利用废弃盐穴空腔进行压缩空气储能,让盐矿废弃空腔由生态“包袱”变成绿色“财富”。终于,在2019年9月23日发出了国内盐穴储能电站的第一度电,为该项目入选2021年度全国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项目提供了关键支撑,为我国早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贡献新力量。

“地质服务”硕果累累

研究院科研团队主动服务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牵头编制“沂蒙山区域生态保护和修复方案”,获批为国家第一批生态修复一体化项目,为沂蒙革命老区争取到国家财政资金20亿元。主持编制《东平湖流域生态保护修复专项规划(2021-2035)》和《南四湖流域生态保护修复专项规划(2021-2035)》并在全省印发实施,为推动东平湖、南四湖流域生态系统构建、实现“华北生态明珠,保障供水安全”美好愿景提供了重要支撑。

新疆昌吉州的准南矿区总面积近800平方公里,矿区内遗留了大大小小400多个小煤窑,隐藏着地质构造、灾变地质体、瓦斯、水、地下火、冲击地压等各类致灾因素。2021年,研究院与昌吉州政府建立合作,牵头组织各方技术力量完成新疆昌吉州准南矿区综合安全评估工作,查明789平方公里37处煤矿致灾因素,开展“一矿一策”专家会诊,为每个煤矿精准施策,量身定制了安全隐患整改方案,打造了全国首个政府出资的矿区综合安全评估“昌吉模式”,为全国矿区安全生产提供了“山东方案”,获业界高度认可。

济南地质条件异常复杂,作为泉城,既想要享受轨道交通的便捷,又要确保泉城“灵魂”不失。研究院利用自身科研技术优势,与中南大学、山东大学联合开展“济南地铁与泉水敏感地带”相关研究,形成了城市强干扰环境下的广域电磁探测关键技术体系,对济南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和泉水保护提供了技术支撑,创新成果突出,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地质科普”彰显担当

研究院积极履行地质科普公益职能,牵头建成了国内首家探矿主题博物馆——山东探矿博物馆,以“传播探矿知识,讲好地球故事”为核心理念,主要承担地质科普公益服务,开展地质科学传播、地质技术交流、地质文化宣教等业务。成功加入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学会,获批山东省科普教育基地、中国地质学会首批地学科普研学基地,累计接待各类参观500余批、15000余人次,连续三年获“山东省科协全国科普日优秀活动”,2021年获中国科协“全国科普日系列活动优秀组织单位”、山东省科协先进单位,充分发挥了地学科普公益作用,成为煤田地质行业“地标”和文化名片。

研究院坚决贯彻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会议精神和局党政部署要求,以坚定走在先进科研院所前列为目标,不断推进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深度融合,以“严真细实快”的工作作风,奋力谱写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左丰岐 通讯员 穆宏 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