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有多么深邃,海岛的文化就有多么深远。在党的二十大来临之际,长海文旅充分挖掘海岛民间文化经典,展现海岛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助力大连创建东亚文化之都,特推出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系列丛书——《大海的故事》,以原版故事录音与插画相结合的方式,传递大海的面貌和内在吸引力,激发读者感叹生命澎湃不息,大海奔流不止,故事源远流长。本期为您讲述《小水口奇闻》。

大连不知名的海滩(助力大连创建东亚文化之都大海的故事之小水口奇闻)(1)

小长山岛最东端的悬崖与对面砂珠坨子岛之间,有一道宽约百米的水流。涨潮时,水流自南向北呈快马奔腾之势,浪涛汹涌,旋转漂流。这就是闻名遐迩的浏览景点——小水口。说起来,这个小水口还真有点来历。

相传当年二郎试鞭,戏成了长山群岛。那时二郎落下了两块小石头,他漫不经心地一抽鞭鞘,这两块小石头便飞腾而起,随后坠落到距小长山岛东头数百米的海水中,后来就成了一前一后两个小岛。再后来,东海里有两个大、小波螺成了精,他们见两个小岛山清水秀,碧波荡漾,水族繁多,环境幽静,是个休养悟道的好地方,就来到这里,分别各占一岛,开始繁衍更多的小波螺。人们便以他俩大小为序,取名“大波螺坨子岛”和“小波螺坨子岛”。若干年后,人们发现这两个小岛水产丰富、环境幽静便不断有人迁到这里住家过日子,而两个大、小波螺精和他俩管辖的水族们,始终相互来往,相处和谐,亲如一家。

这年,黄海内突然发生了一场大地震,陆续出现一次大裂变。有的岛礁沉入海底,有的海面隆起了许多岛礁。而恰恰在小长山岛最东端与大波螺之间的海面上,凭空生出一个比大小波螺都大的坨子来。这坨子四周的沿岸全是金黄色的又清洁又绵软的沙滩,沙滩里藏着大量的砂珠子。那砂珠子颗粒极大,每颗都晶莹闪亮,尤其到晚上,坨子四周的海域里,竟放出粼光闪耀的光亮来,如同万里夜空的群星闪烁,耀眼夺目,让人心醉。从此,这里被人称为“砂珠坨子”。镇守这个坨子的是一位从天庭派下来的砂珠王,他带领子孙们在这里繁衍生息,为世人造福。

大、小波螺王一见来了不速之客,不免心中有气,好端端的两家的海域,凭空又多了个“大户人家”,占去了一大半地盘……于是,大小波螺精就常派手下水族,偷偷到砂珠坨上滤出砂珠子。有些水族偷吃砂珠子后,长得又迅速又肥大,真是“飞来之福”。这时,连大、小波螺精也经常亲自出动,前来偷吃砂珠子。

砂珠王得知消息后,非常生气,就亲自找大、小波螺精理论,但两个波螺精不但不认错,反而倒咬一口,说砂珠王抢占他们地盘,要么请砂珠王尽快搬走,要么让砂珠子任意供他们吃用。双方各执一词,很快大动干戈,打了起来。

两个波螺精道行浅,功力差,打了十几个回合后,被砂珠王打得鼻青脸肿,受了内伤。而手下的水族们也被打得东倒西歪,死的死,伤的伤,他们只好逃回各自的坨岛上,闭门不出,苟延残喘。从此,砂珠王带领它的水族们,在这片海域里随意嬉戏,任意通行,直气得大、小波螺精干瞪双眼,连大气也不敢出。这天,两个波螺精终于想出了一个馊主意,它俩把三个俊美公主(大波螺两女,小波螺一女)送给附近的大坨子、二坨子、三坨子的坨主——三条“蟒龙”做妃子,想让三条蟒龙来收拾砂珠王。这三条蟒龙其实是恶蟒精变的,它们分别占据了三个坨子之后,便兴风作浪,无恶不作,常到小长山岛和其他附近岛礁强抢民女,专吃人畜,搞得诸岛不得安宁。这回凭空得了三个美公主,又能抢夺砂珠子,自然高兴万分。三条蟒龙便一飞身来到砂珠坨上,与砂珠王打了起来。砂珠王虽有一定功底,但架不住三龙联手兴风吐雾,施放毒烟烈火,不到一个时辰便被打败。于是三条蟒龙便抢着吸水翻沙,将大量砂珠弄到手,把坨子周围海域变成了又腥又臭又黑的浑水。头破血流,浑身是伤的砂珠王好歹从三个魔头爪下逃了出来,只见一道云光,便往天庭去了。

砂珠王两眼朦胧,不辨方向,昏昏沉沉正在飞跑,却一头撞在了一个上仙身上。原来这位上仙正是上界大神水龙真人,他本想下界去找东海神君论道,不料被砂珠王撞上,忙问“为何如此模样?”砂珠王熟识他,急把事情经过哭诉一遍,气得真人大叫“反了反了!”遂让砂珠王带路,来到砂珠坨上,正赶上三条蟒龙还在到处扒挖砂珠子。水龙真人大叫道:“孽畜住手,你们为非作歹,天意不饶,快拿命来!”三条蟒龙一见来了一位道人,根本没放在眼里,便同时张口,喷出一团毒雾,想要毒死真人。真人并不躲闪,反倒喷出一口真气立即将毒雾驱散。真人抽出斩龙剑,用手一扬,抛向空中,只见一剑变三剑,立时有三道金光“唰唰唰”把三条蟒龙的龙头全部割掉,甩入海里,而三条蟒身则带着剧毒的黑血沉入海底,致使整个海域也变成了有毒的污水。水龙真人一见,念道“罢了罢了”便飞身到了半空,一张神口,喷出一道白色水流,从南向北直泻而去……一刹那,所有海面上的黑血污水均被这股水流冲得干干净净。水龙真人对着水流念道:“涨冲海域,退变陆地;万世水口,滋养砂珠。”说完,急忙喊出大、小波螺精来到面前,大声训斥道:“你俩私欲太重,容不得人,联合蟒龙造孽欺人,本应处死。念你们多年繁衍海螺有功,暂且饶你们不死。今后务必造福人类,与砂珠王永结盟好,将功抵过。否则,我必让你俩与三条蟒龙同样下场!”两个波螺精被吓得哆哆嗦嗦,连连称“是”。众人再看时,水龙真人早已不知去向。

从此,在砂珠坨前方,从南到北形成一道长有一千余米、宽有一百三十余米的水流,它把砂珠坨和小长山岛隔离开来。涨潮时,需乘船而过;退潮时,水流干枯,露出陆地沙坝,人们便可在沙坝上徒步往返于砂珠坨和小长山岛之间,故此,后人便把这条水流称为“小水口”。

如今,小水口周围海域沙洁滩净,水碧流清,悬崖下礁石林立,呈现褐红色的光彩,岸边的景点玲珑俊秀,美不胜收。而小水口的故事,则更加迷人动听。

来源:长海县文化和旅游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