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眼-重庆广电

2022年7月以来,全市36个区县受干旱影响农村供水人口131万人,各地通过管网延伸、新辟水源、送水等措施努力解决群众用水需求。据每日动态监测数据看,全市旱情仍在持续,抗旱保供水形势不容乐观。为有效应对冬干春旱,全市水利系统多措并举,加强水利工程蓄水管理,科学分配水源,全力保障春耕生产用水。截止目前,全市水利工程蓄水18.98亿m³,可供水量12.82亿m³,为春耕生产提供了可靠水源。

尽力蓄水保水,保障用水供给。在确保工程安全的前提下,利用降雨时机,采取蓄、引、拦、提等多种形式,引水入库、入塘、入渠、入池,能蓄尽蓄,保障人民群众生活生产和农业灌溉用水之需。

科学调度管理,优化水源分配。科学实施蓄水调度管理,坚持“以人为本”,按照“先生活、后生产”的原则,处理好生活生产、农业生态等用水关系,做好找水、调水、补水、节水工作,通过科学调度,保证工程供水合理、供水安全。

采取工程措施,应急补充水源。制定完善供水应急保障预案,提前谋划确定备用水源,加快推进水网连通工程建设,以应对水量不足的情况发生。

加强巡查管护,保障工程安全。强化工程的巡查和管护,加快推进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清淤整治进度,提升工程运行安全可靠性和蓄水能力。

铜梁区强化水库运行安全管理,加大工程渗漏和违规用水情况的巡视检查力度,2022年投入800余万元用于水库维修养护,极大提升了水库蓄水能力,目前全区109座水库,总蓄水量约5622万立方米,为春耕生产提供了水源保障。

水务局抗旱保春耕工作(重庆多措并举保障春耕用水)(1)

(铜梁区水利局工作人员巡查拦河堰水库放水渠道)

璧山区建立了水利、应急、气象、镇街、取水企业等部门单位信息共享机制,及时研判水库蓄水保供形势,强化用水审批管理,优化生活生产、农业生态用水配额,积极推进水网连通建设,先后筹措资金1000万元,分别建成了天河水库至三五水库、天河水库至林家岩水库、梅江河至三五水库、金堂水库至三五水库等4处河库连通工程(总长约21.2km),通过该工程涉及的水库群和梅江河进行联合调度,缓解了璧南片区用水困难的情况。目前全区水库蓄水总量约5379.44万m³,基本能保障今年的春耕春灌用水。

水务局抗旱保春耕工作(重庆多措并举保障春耕用水)(2)

(璧山区金堂水库通过水网连通管道放水至三五水库)

水务局抗旱保春耕工作(重庆多措并举保障春耕用水)(3)

(璧山区金堂水库通过水网连通管道放水至三五水库)

南川区为保障人民生活生产和春耕用水,多措并举实施蓄水保水,抢抓降雨有利时机,拦蓄地表水入田、入堰、入库,做到能蓄尽蓄,大力开展沟塘堰渠水库等水利工程的清淤补漏、维修养护、整治改造,增强蓄水供水能力,充分利用现有蓄水,科学调度,在保障人畜饮水前提下,合理分配灌溉用水。

水务局抗旱保春耕工作(重庆多措并举保障春耕用水)(4)

(南川区对放水渠道进行清淤维修 保障灌溉调水)

水务局抗旱保春耕工作(重庆多措并举保障春耕用水)(5)

(南川区对放水渠道进行清淤维修 保障灌溉调水)

垫江县抓牢工程蓄水与保水,开展抗旱保灌,利用降雨等有利时机拦蓄地面径流引水入库做好水库蓄水管理,最大程度避免跑水、漏水和水资源浪费情况。抓好工程安全与调度,强化水库日常运行安全隐患排查,开展各类安全生产检查120余次,全县26座水库日放水量22.09万m3,灌溉农田面积达3万亩。抓实工程除险与维养,积极开展水库大坝安全鉴定,有序推进9座病险水库实施除险加固,及时对全县水库进行清漂、除草、清淤和维修养护。

水务局抗旱保春耕工作(重庆多措并举保障春耕用水)(6)

(垫江区沙湾水库实施除险加固)

水务局抗旱保春耕工作(重庆多措并举保障春耕用水)(7)

(垫江区迎风水库加强蓄水管理)

2022年底,江津区人民政府印发《今冬明春抗旱保障人畜饮水十条措施的通知》,从切实抓好塘库蓄水保水等十个方面进行安排部署,做到谋划在前、准备在先、落实在早,按最不利情况做好防范应对准备。先后安排资金200万元用于渠道、山坪塘、囤水田、水库等蓄水工程的清淤治漏,保证沟渠疏通和拦截流水汇总入库,安排资金4000万元用于需工程性措施解决缺水和临时性水源缺水的问题,主要采取设置临时抽水泵站、开挖输水渠道、应急打井、建蓄水池等。目前全区水利工程蓄水总量8003万m³。

水务局抗旱保春耕工作(重庆多措并举保障春耕用水)(8)

(江津区大碑湖水库强化蓄水管理 全力保障生活生产、农灌生态用水)

水务局抗旱保春耕工作(重庆多措并举保障春耕用水)(9)

(江津区明灯水库强化蓄水管理 全力保障生活生产、农灌生态用水)

图源:重庆市水利局

(第1眼-重庆广电记者 莫亚 杨雪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