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文主演的电视剧《青瓷》,堪称职场教科书、人情世故圣经和江湖闯荡秘笈。其中有一段送礼的戏让人拍案叫绝。
张仲平(王志文饰演)经营着一家拍卖公司,政商关系处理得游刃有余,生意一直不错。徐艺(杜江饰演)是张仲平的内侄(大姨子的儿子),跟着姨父干了几年,自以为翅膀硬了,于是单飞,还开起拍卖公司跟姨父直接竞争。正逢胜利大厦即将拍卖,这是一笔大买卖,姨父和大侄子都盯上了。
大侄子徐艺率先出手,打听到主管法官侯昌平的家,怀揣着厚厚的红包,兴冲冲地直奔而去,连敲门的动作都充满了对成功的渴望和激情。不料侯法官不在家,他爱人开门但不请进,而是带着警惕打量着徐艺。徐艺问清门第、说明来意,不由分说就把红包往女主人手里塞,吓得侯夫人赶紧拒绝道:“您找错人家了!”
如此送礼,把阿姨吓得不轻
徐艺不解地问道:“这不是侯法官家吗?”侯夫人答得很有艺术:“你要找的,是下半辈子在牢里过的侯法官,不是我们家老侯!”说罢就不由分说关上了门。徐艺还在门外不甘地敲着门,喊道“阿姨、阿姨”,门里直接不耐烦地送客。徐艺大为不解,嘟囔道:“火星来的吧?送红包都不要”,讪讪地离开了。
这无疑是一次拙劣的送礼失败的典型操作。在剧中,徐艺才华有限而野心膨胀,唯利是图且急功近利,他以为人人都和他一样金钱至上,没想到连侯法官的面都没见着,在侯夫人这碰一鼻子灰,连门都踏不进(可能叫“阿姨”也犯了大忌。)职场中,像徐艺这种人不少,但更多的是心地不坏、只想“入世”的普通人,也频频犯徐艺这种错误。
徐艺的姨父张仲平完全在另一个境界,好比“把信送给加西亚”,他成功地把礼送给了侯昌平,而且是两份大礼!
侯与张有老乡之谊,侯虽然不是领导,但二人一直有淡淡的交往。但张仲平直呼侯昌平为“侯哥”,可见张平时在维系社会关系上下的功夫有多深。在徐艺刚被赶走,张仲平也找准借口、假装无事,以老乡的名义,怀里抱着一箱酒,第一次来到侯昌平家。
一个体面的老板能亲自抱箱酒爬几层楼去送,态度可嘉
进门他发现,侯法官家里清贫得可敬又可怕,装修和家具简单而普通,这让见惯了金碧辉煌的张老板也有点吃惊和不适应。他知道侯为人正直、为官清廉,是个真正的共产党员,原则性非常强,这回见到了家里的陈设,更印证了之前的了解。想送礼给侯法官?难于上青天。
进门之后,张仲平只字不提公事,只聊书法、学业,这也让侯昌平卸下防备,聊得畅快。临走,见张仲平不打算带走那箱酒,便皱眉问道:“怎么回事?”刚刚还满脸春风,见到疑似“贿赂”,立马有翻脸之势,气氛急转直下。
张仲平知道,前面绕了一个大弯子,终于来到关口,故作云淡风轻地说:“酒是朋友送的,自己不喝酒,送给您来尝尝。”像太极推手一样,将侯的凌厉发问先化到旁处。侯一听这话,不好意思直接驳老乡面子,但原则不能丢,当即要付钱买下来。如果答应了侯,酒虽然送出去了,但礼等于没送,白忙活了。
侯昌平要付钱
这也早在张仲平意料之内,他非常自然地面露难色:“内部特供,公司福利,它没价”,这样先站在老侯的立场,将路堵死——我也不知道价格,你要付钱,给多了给少了咱俩都过意不去。随即又补刀:“人家送我的东西,我找你收钱,那不是显得我太唯利是图了吗?”这是站在自己的角度,恳求老侯不要陷我于不义。
侯昌平语气开始缓和,但仍然坚持付钱,并婉言表示,因为一箱酒,犯不上为张仲平犯错误。这其实表明他的态度已经软化,话里留了一丝余地——如果收你的酒,我要犯错误,那我坚决不收。言外之意,如果收你的酒,我不犯错误呢?(全宇宙NUDTers的绝佳礼物)
张仲平是人精中的战斗机,马上抓住这难得的战机,非常平和又坚定地说,“不要把事情复杂化了,纯粹是乡亲之间的往来,况且自己不是一个随便求人办事的人。”随即又补充道:“即便求您办事,您也可以拒绝我。”当即把侯昌平所说“犯错误”的可能性给扼杀在了摇篮里,且从名义上,连火星都给踩灭了。
侯其实喜欢喝两口,尤其这家乡的好汾酒。这时既然已经从逻辑上排除了犯错误的可能性,语气也继续缓和,肯定了张仲平的陈述:“你的为人我听说过,轻易不张嘴。”
张仲平一看火候已到,看准机会赶紧借坡下驴,近似撒娇地说,“您看这一大箱酒,我好不容易气喘吁吁才搬到楼上,您不能这么不心疼我,再让搬下去吧?!”这箱有点分量的金六福酒,终于成功留在了两袖清风的侯法官家中。张仲平的第一份礼,送成。
张仲平撒娇
这次登门,张仲平还有更大的收获。他发现,在狭小的屋内,墙上没有什么名贵字画,但挂满了一张张稚嫩的毛笔字,写的还是楷书。显然,这是小孩子的练习字迹。侯昌平虽然工作上冷峻,但能看出对自己的孩子非常珍爱,对孩子的前途绝对十分看重。
后来的剧情正是沿着这条线走的,张仲平精心布局,巧妙地链接了几个人际关系,花了双倍学费,成功地把侯法官的儿子塞到了著名书法家门下做了关门弟子。这既让侯昌平夫妇感佩不已,又没发现他“送礼”的蛛丝马迹,只当是朋友之间的帮忙。这份重重的人情算是记下了。第二份天大的礼,送成!
至此,在侯昌平心里,把张当作了靠谱的朋友。像侯这样原则性强的人,朋友一般都不多,这更足见张仲平道行有多高。侯法官在原则范围内,给张仲平提供了不少方便,那些礼也算物超所值。
剧中的张仲平(左)与侯昌平
送礼是人类一项古老的礼仪和社交活动,在东西方都被看重。按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送礼旨在满足对方的(受)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满足彼此双方的社交需求。正因如此,在古代中国,商人即使富甲四方,也仍然会发自心底地羡慕官员,因为他们虽然可以买下人间几乎所有的物质,但收到的礼物却远远比不上官员。买买买,虽然能带来生存、安全需求的极大满足,但在尊重和自我实现需求上却力不从心,这也是古代商人们的一大心病——只有他们给官员送礼,绝少别人给他们送礼。
送礼行为首在“送”字。张仲平绝对是送礼界的王者,而徐艺则代表了大多数青铜。在职场、商场中送礼,礼下于人必有所求。青铜和白银往往只考虑自己送礼的难处,却忽略对方收礼的难处。比如徐艺是青铜以下,low就low在以为侯法官跟他一样low,都是暴发户视角,物质都是用来满足生存需求的,断无不收礼之理;白银们则看不到侯法官除了有(受)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还有安全需求!一旦收礼威胁到安全,那再多的尊重和自我实现也只能弃之如敝屣。
王者如张仲平,送礼的关键,在于送得有实无名,在确保对方安全的前提下,再去放大尊重和自我实现。对于侯而言,酒是实实在在地收下了,酒箱子里是不是有钞票也不得而知,但双方却没有任何名义上的送礼收礼,更无任何名义上的交换(行贿受贿)。即便给侯儿子交了大额学费,张仲平也闭口不提,只当没发生。这样没有痕迹才没有负担,才能让侯法官夫妇放心。以后,他要么不开口,一旦开口,侯昌平就无法拒绝。
如果张仲平说这一箱酒,我自己平时都舍不得喝,这次拿来专门孝敬您的,侯昌平一定会压力山大,果断拒收。何况徐艺傻乎乎地面对素未谋面的官员家属直接拿红包呢?不会收,即便收了,那心理压力也会相当大!
侯昌平给张仲平打电话,很严肃
“送”巧妙设计了,“礼”也得精心准备。投其所好且在对方意料之外,最能让对方喜出望外,送礼附加值爆表。《三国演义》里,针对勇武无双的吕奉先,李肃直言“他已有方天画戟,只缺名驹”,直接请董卓舍下赤兔马当见面礼,换取吕布的转投。果然,吕布见到赤兔,就像邦德见到阿斯顿马丁,宅男见到Switch,少妇见到SKII,当下沦陷了,一头扎进董卓的怀抱。从此有了“人中吕布、马中赤兔”的经典梗。像吕布这样反复无常、有勇无谋的主,李肃如果代表董卓给他送上清华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估计会被直接一戟捅个大窟窿。
后来王允如法炮制,针对吕布和董卓这种糙老爷们爱萝莉的秉性,祭出貂蝉,并一礼二用,成功换得奉先我儿再度杀父。貂蝉用在吕布身上是成功的,投其所好并在意料之外,所以成就了“美人计”。如果用在曹操身上就未必管用,因为曹孟德这种官宦之家、宦官之后(不是绕口令)又是文艺中年,是不喜欢萝莉的,他喜欢的是有点年份的馥郁香型的别人喝过的美酒,嗯对,美酒。
吕布和时任其小义母的16岁貂蝉
神剧《雍正王朝》里有一段,年羹尧从四川提督(省军区司令员)任上去南京找正在巡游江南的康熙专项述职,内阁首辅(首相/总理)张廷玉代皇帝接见。年羹尧带着橘子、竹扇、天麻和蜀锦,给张廷玉送礼。张廷玉为何只留下了“天麻”,还回赠了“湖笔”?番友感兴趣的话,可以去专门看一看电视剧和小说原著。
在职场中、社会上,我们少不了要给人送礼,也会收到别人的礼,双向思考和换位思考尤为重要。每到中秋,月饼和大闸蟹泛滥,尤其十八大以前,一些领导家里,可说是多到“成灾”。这样送礼,虽然尽到了心意,但一来很难让对方记住,心意打了折扣;二来给对方造成负担,心意再打折扣,妥妥地属于低效或者无效甚至负效送礼。
年羹尧给张廷玉送礼
小番当年就比较善于别出心裁,反而收到奇效。有一年春节时,首长家门口往往排着长队。拎着大包小包要多尴尬有多尴尬,揣着红包或者购物卡既违规又庸俗,小番却提前买好首长某个特殊年份的纪念邮票套装,送给首长收获了欣喜和真诚的感谢眼神,并且后来多年都被提起。
送礼的最高境界,在于跟对方建立起情感共鸣,而这份重担主要落在礼物身上。对于新认识的朋友,有个短暂但强烈的共鸣足矣,对于熟识的师长、领导和朋友,如果能通过礼物产生你我之间长期持续的情感共鸣,岂不美哉?
NUDT有哪些中文名?80%的校友答不全
退役军人就业路:80后国防生扎根边防8年,转业15个月副科升正科
985毕业的80后军官职业发展不如大专二本同学,反思后决心转业
985毕业的学霸借调后勤部,却被小学文化、扛水泥出身的科长折服
五一节4天假,劳动者还会996吗?那些247、007的人呢?
职场:军人转业安置后的职业发展情况如何?
十几年军龄的同学转业安置,家里要他选公安,公安7年我给他建议
司法考试高分通过,转业军官报到当天就辞职,只为自己的律师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