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舟顺水风平浪静 风平浪静(1)

好久没有写长文了,相对于前两年挑灯码字、通宵作画的常态,不想说这是一种懈怠,强行认为这是年龄给予的平静和淡然。好比酩酊大醉的夜晚,忽地醒来看到一窗月色平静地铺展在床前,微凉的风吹进房间。头脑清醒了许多,很多东西也都沉淀下来,半醉半醒,不慌不乱。

转眼初冬,这样的季节似乎更容易让人陷入某种沉思。脚下深深浅浅的落叶,发梢丝丝缕缕的清风,头顶金光闪闪的暖阳,温和的绚烂,战栗的丰盈,都让人发自内心的满足。仿佛只有此时,才值得卸下一年的风风火火,停下来感怀这个风平浪静的时刻。

这一年,发生了很多很多事,于国家,于小家,于生活,于事业。给儿子办了一场隆重的生日派对,也和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们厉兵秣马,开启了属于我们自己的全新旅程。这是一场不急不躁的蜕变,充满未知和挑战。人生不长,最多也就是三万余天的折腾,贫与富,得与失,都是生活的馈赠。无论未来如何,我们享受这快乐而充实、艰辛而满足的背水一战。

杨绛先生在《我们仨》中写:“人生不会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永远夹杂着烦恼和忧愁,人间也没有永远。

我们无法躲避每一个平凡的日子,也无法回避流水帐一样的忙碌。

很多人在后台留言催更,很抱歉只以短诗回馈,但是,“no news is good news”也许就是人到中年的常态吧。

毕竟,若不是像柳传志那样40岁创立联想,桑德斯那样50岁创建肯德基,绝大多数的我们,人生的大局已定。我们在各自的道路上,沿着既定的轨迹,或匍匐前行或阔步奔跑,平淡度日。再有不甘,也不过是让中年多了些尴尬的况味。

很奇怪,“中年”一词在我的文章里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了,说好的到八十岁也是小仙女,也不得不向岁月低下高傲的头颅,勉强接受这个年纪该有的稳重和平静。

“什么是中年?不容易说得清楚,只说我暂时见到的罢。当遥指青山是我们的归路,不免感到轻微的战栗。可是走得近了,空翠渐减,终于到了某一点,不见遥青,只见平淡无奇的道路树石,憧憬既已消释了,我们遂坦然长往。所谓某一点原是很难确定的,假如有,那就是中年。

三十多岁就像人生的一道黄金分割点,思维和处事方式逐渐不同,生命途中的那些风霜剑影,荣辱毁誉,都会随着远逝的过往,变得举重若轻。不用为赋新诗强说愁,不用为秋风落叶而感伤,生活是真实而完整的。既有应接不暇的好运和快乐,又有躲也躲不过去的无奈和痛苦。从鲜衣怒马到银碗盛雪,从青葱岁月到白发染鬓,无须张扬,只须你坦然经过。

风平浪静,宠辱不惊,不仅是年龄给予的加持,更是生活给予的历练。

譬如,从前只觉这世界泾渭分明,非黑即白。在经历过现实的各种打脸后,很羞愧人到中年才慢慢体悟,这世上没有绝对的对与错。在千重万象的世界,每一个角落都有它的灰色地带。没有必要去苦苦纠缠,更不必浪费时间去胡思乱想。

正如马德所说,“人生的痛苦,源于活得太清楚,眼是审美的,结果纠缠在丑中,最后都审了丑;心是收藏快乐的,结果困于计较中,最后都盛了痛。”

所以,即便知晓当初轻视过你的人落马了,如今也早已没有想象中的恨意和快意,心如止水,波澜不惊。他是谁?不过是过客。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每一个出现在你生命中的人,都是来度你的佛。与草木相依,与山水相融,静静聆听生命的低回,用慈悲心去接纳所有。

往事清零,万事可期。无论生活如何对待我们,也一定要坚信只要不遗余力的前行,命运总会为你洗牌。

不要慌,慢慢来, 世界很小,请带着你的梦想一起奔跑,世界很大,请带着你的坚持一起抵抗。

余生,愿你胸有惊雷而面如平湖,在穷途末路时发现转机。愿你风平浪静,随处可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