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报7月7日讯(记者 张屏 通讯员 陈克茂 夏松柏)7日早上6点10分,武汉市江夏区金口中学教师程先才在江夏一中学生宿舍醒来。半小时后,他一间间宿舍喊醒在这里借宿的几十名金口中学高考生。看到孩子们绝大部分还在熟睡,他很高兴——看来,住进陌生考点学校,他们睡得很好。“晚上没人说睡不着。感觉他们比往年的学生更淡定。”他笑着说。

中考体温异常考生(借宿考点一天四测体温)(1)

但事实上,在防疫和防暴雨的大背景下,这是最特殊的一批由老师集中送考的高考生。

中考体温异常考生(借宿考点一天四测体温)(2)

测温表就有一大叠

江夏金口中学位于江夏最西端,离江夏纸坊城区20多公里,不少学生来自江夏农村。每年,都有些学生因父母无法送考等原因,报名参加学校的集中送考,高考那几天由老师们陪伴,住在江夏纸坊的两个考点学校。

今年,该校93名学生成为“集中送考生”,47人在江夏一中,46人在江夏区实验高级中学。为此,6日下午14时,学校组织了7辆车的送考车队,其中6辆车让学生们间隔就坐,1辆车作为防疫应急车辆。一路上特意开得很慢,1个半小时才到考点学校。

中考体温异常考生(借宿考点一天四测体温)(3)

“这些天都有雨,为了不让学生到考点下车测温时淋雨,我们特意将测温环节提前到途中:一进纸坊,我们就对学生测温,测温表上加盖学校公章,提交给考点学校留存。学生可以一直坐到宿舍门口。”金口中学校长万汉桥说,此次的护考队伍空前强大,除了近20名本校教师外,还有2名派出所警察、2名校医、1名专职司机,学校的护考工作手册长达30页。此外,学校提前多次与两所考点学校沟通细节,以保证学生在做好防疫工作的同时学习、生活舒心。

多天来,这些学生每天需测温4次,分别是在7:20、12:30、18:00、21:30。程先才向记者出示了一大叠体温记载表,每名学生每个时段都有记录。与此同时,对由家长陪护的200余位学生,老师们也会提醒做好一日多次的测温工作。

饭点前,学校会提前预订餐食,学生在考点学校食堂吃。“早上吃的牛肉粉、肉包子,中午的菜有红烧肉、番茄肉丸、煎鱼块,吃得很好。”高三(6)班学生李恒毅说,同学们在江夏一中食堂里一人一桌,同向就坐,桌上会放置姓名牌。

中考体温异常考生(借宿考点一天四测体温)(4)

中考体温异常考生(借宿考点一天四测体温)(5)

传统晚自习搬进宿舍

多年来,金口中学的“集中送考生”都会在高考前夜、高考首日晚,于考点学校借教室上晚自习。老师们排班巡堂,为学生做个别辅导。“不求练习量,主要是要练手,保持状态。”该校教师周志宏说。

今年情况特殊,借教室不方便,晚自习便搬进了宿舍。6日和7日晚18:30-21:30,老师们在一间间宿舍中巡堂,随时为学生答疑。

中考体温异常考生(借宿考点一天四测体温)(6)

高三(6)班学生贺生鹏便因此主动选择集中送考。家住江夏纸坊的他是一名医护人员子女,独立性强,网课期间能较好地完成学习任务,高考时也不希望麻烦父母来送考。他说,虽然住陌生的寝室,条件不如家里好,但规律的生活更利于他考试发挥。

中考体温异常考生(借宿考点一天四测体温)(7)

中考体温异常考生(借宿考点一天四测体温)(8)

其实,程先才的女儿程欣昱也是应届考生,这次她主动报名成为了一名“集中送考生”。“我和我爸各忙各的。他当高中老师,高考时肯定最忙。今天我看他跑进跑出,衣服湿了干、干了湿,有点心疼。”她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