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是个极其聪颖的一个人,做事干净利落,不留余地。唐高宗把政权交给武则天,成为大唐的主人,拥有至高无上的皇权。但是权力就像鸦片一样,而且武则天又是一个欲望特别强烈的人,不会轻易挥去。当武则天代行君权显示出她喧宾夺主的态势时,唐高宗受不了了,在他们之间关系中出现了裂痕。面对权力的爱情,武则天是如何做的呢?

一代女皇武则天是怎样洗脱冤屈的(面对唐高宗的种种发难)(1)

之前是武则天和唐高宗共同的事业,现在却分得非常清晰,避免不了较量。唐高宗做得第一件事就是把李义府贬官,因为他是第一个支持武则天当皇后的人,武则天对他一直青眼相加,在扳倒长孙无忌这些元老大臣的过程中,也起到了一定积极作用,唐高宗和武则天都把他视为自己人。但是,李义府貌似谦恭温和,其实是笑里藏刀、坏事做尽,是一个政治品性与道德品质极差的人,他在得到唐高宗和武则天的宠爱后,忘乎所以。唐高宗和武则天看在他:"护主有功"又颇具文采,对李义府的恶行多半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是在这时,李义府没有看清唐高宗和武则天已经是两个党派了,就被划入皇后一党,唐高宗当然不再任其妄为,数罪并罚,李义府就被贬官到巂州,也就是四川省的西昌市。这是唐高宗对武则天略施惩戒。

一代女皇武则天是怎样洗脱冤屈的(面对唐高宗的种种发难)(2)

武则天是个聪明人,她知道形势已经变了,发现唐高宗一心想扳倒李义府,也知道李义府名声太差了,就没有再保他。对于刚刚走上政治舞台的武则天来说,是不愿意看到自己的亲信被贬,这件事对她无疑是一个重大的打击。这使得武则天跟唐高宗之间出现了裂痕。

一代女皇武则天是怎样洗脱冤屈的(面对唐高宗的种种发难)(3)

这只是刚刚开始,让武则天更意想不到的是发生了。有一个叫王伏胜的宦官,告发武则天和一个叫郭行真的道士在宫里做法,共行厌胜,这是一种诅咒。史书上没有记载武则天厌胜对象,后人有三种猜测。第一种说是唐高宗是厌胜的对象,武则天想要提前夺权,第二种说是自己的亲外甥女,第三种说诅咒的对象根本就不是人,是死去的王皇后和萧淑妃的鬼魂。但是这三种说法似乎都不合理,因为当时武则天还不想让唐高宗死去,她离皇位还很远,即使唐高宗死了,也当不上皇帝。武则天喜欢现实的政治斗争,不迷信虚无缥缈的东西。所以这个诅咒应该是一个诬告。根据《资治通鉴》所述,是唐高宗感觉武则天的权力过头了,限制了自己的自由,非常生气,就借助这么一个宦官给武则天按了一个罪名,整治一下武则天。这对于武则天来说又是一次更大的打击。这说明他们之间的矛盾已经升级,唐高宗开始向武则天发难。

一代女皇武则天是怎样洗脱冤屈的(面对唐高宗的种种发难)(4)

对于怎么惩处武则天,唐高宗心里还拿不定主意,于是向宰相上官仪商讨。根据《资治通鉴》知道上官仪语出惊人:"皇后专资,海内所不与,请废之"。唐高宗心里本来就憋着火,经这么一说,就下令这么办吧。命令宰相起草诏书废掉皇后。

一代女皇武则天是怎样洗脱冤屈的(面对唐高宗的种种发难)(5)

关键时刻,武则天多年组织的后宫情报网救她一命。武则天得知这件事之后,心知自己后半生的功业就全毁了,甚至性命不保,这是她一生中非常严重的危机。面对这样的危机武则天没有犹豫,领着人直接来见皇上,跟他讲清楚事情。这时看到废后诏书刚刚写好,皇上还在犹豫,看到武则天当时就吓傻了。武则天知道唐高宗的软肋,利用这一点软硬夹击,面对这种态势,唐高宗更是蒙了,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废皇后。就把废后一事推到上官仪的头上。不久后,宦官王伏胜、宰相上官仪以及对她有威胁的太子李忠一块儿处死了。

经过这些事之后,武则天意识到皇后这个身份还是不能够给自己足够的保障,自己的性命还在皇帝的一念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