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论语四十八句?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论语四十八句(读论语巧言令色)

论语四十八句

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论语·公冶长第五》

夫子说:“花言巧语,装出好看的脸色,摆出逢迎的姿式,低三下四地过分恭敬,左丘明认为这种人可耻,我也认为可耻。把怨恨装在心里,表面上却装出友好的样子,左丘明认为这种人可耻,我也认为可耻。”

大概左丘明发了一个朋友圈:“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

夫子看了很有共鸣,赶紧点赞加评论:“丘亦耻之。”“丘”就是夫子本人。

左丘明说他讨厌两种人:一种是“巧言令色足恭”,一种“匿怨而友其人”。

在前几年我年轻气盛的时候,我也讨厌这两种人,我喜欢的人要像乔峰一样豪气干云重情重义,像段誉一样豁达乐观率直有礼,像虚竹一样善良随和随遇而安,像郭靖一样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像令狐冲一样爽朗豁达不拘小节。

而现在我不再讨厌“巧言令色足恭”,因为成年人的世界真的很累,一边崩溃一边自愈,一边喊累一边继续。为了接触适合的捷径,有人巧言令色足恭,我也讨厌不起来,因为我们同样希冀幸福。

至于“匿怨而友其人”,我为什么要讨厌呢?我自己就是这样的人,我们可以讨厌某个人,但是不敢翻脸,因为翻脸的成本太高,还有错综复杂的关系,还有别人又怎么会同意你理解你呢?不如疏离,减少不必要的麻烦,给双方留个体面,歇斯底里是我最讨厌的行为。

“耻”是大学问,用得好可以修心立命。

在那个时代,左丘明和孔夫子不认同这两种人,自然有那个时代的理由。这么多年过去,那个时代的理由放到现在说不得圆满,甚至不苟同。

“巧言令色足恭”背后有不得不低头的心酸,“匿怨而友其人”也是对生活无奈的妥协,这样的人比比皆是,谁能说“耻之”?

十月,戒酒,戒暴躁。

“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十四看着像是人间烟火。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十四戒酒戒怨戒暴躁温和的活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