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花洞的游记(大同青龙阁的印记)(1)

大同古城的西边有两条街,青龙阁前街,青龙阁后街,都与一座过街阁楼有关。

传说古时这里有家小酒店,地处偏僻,生意冷落。有一天屋顶震动,有一条青蛇掉入了酒缸,店主吓坏了,不敢去打酒。第二天他召集一帮人来到酒缸边,众人闻到了扑鼻的酒香,青蛇已经不见了。店主认为这是上天赐福,为纪念青蛇,他给自己的酒店命名为青龙店。人们听闻“青龙显圣”后纷纷前来,酒店生意越来越兴旺。

乡约里听说此事,召集街坊们集资捐款,在此地修建了一座青龙阁,以保佑吉祥如意,青龙阁街因此得名。

如今,阁已不存,而街犹在。

雪花洞的游记(大同青龙阁的印记)(2)

过街阁楼在城市里建设始于唐代,当时的长安城里在各大街道均建有过街阁楼,并在东、西、南、北互相对称,烘托着整个城市面貌蔚为壮观。

以后历代延续下来,继承效仿,不只在京城兴建,各封疆城市也效仿兴建,既有登高预警之军事警备功效,也为城市景观增辉添色。

目前大同的过街楼阁已依据老照片复建了钟楼、魁星楼、太平楼等标志性过街阁楼,加上保存下来的鼓楼,共同构成了古城内四大街的标志景观。

雪花洞的游记(大同青龙阁的印记)(3)

除去这四大楼,在古城的街巷里也会依情势而起阁楼,比如县衙附近的县楼,府文庙以东的朱衣阁,源自青龙传说的青龙阁……这些消失的建筑至今仍存在于古城的街名之中。

我在想,这莫不是一种纪念吧。

雪花洞的游记(大同青龙阁的印记)(4)

县楼和朱衣阁都有老照片的影像留存,而青龙阁却是一个概念上的猜测,依据传说,它是由民众筹建而成,自然比不了官方建筑的华美,但是作为百姓的心愿所成,应该也有其独特之处,遗憾没有影像传世。

虽然传统建筑有其各种固定的形制和章法,青龙阁的外形可以参考其他现存的同类建筑,我却对它报以别样的期待。

雪花洞的游记(大同青龙阁的印记)(5)

大同城遍布的龙壁说明了当时无论官家还是民间,在建筑上绝不会囿于窠臼循规蹈矩,会有创新,按当时话说就是“逾制”,修建者一定会追求自己内心欲望与审美的最佳结合点,所以,青龙阁绝不是一般的建筑。

否则,它也不会存活在街名里直到现在。

雪花洞的游记(大同青龙阁的印记)(6)

当我看到了太原府的这张旧照,就立马想到了青龙阁,彼时的它应该也是如此华美吧,十字歇山如同一只展翅雄鹰停驻在古城的一角,守卫着一方安宁。

雪花洞的游记(大同青龙阁的印记)(7)

祝福你,我的大同。

你会越来越好,越来越从容。

你的孩子们也会陆续回归你的怀抱,与你一起点亮前行的灯。

因为这里是大同,你是我们心中的城。

雪花洞的游记(大同青龙阁的印记)(8)

以古法之心,达当代之意,欢迎关注大同府纪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