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旅游风筝会(放风筝的季节来了)(1)

“盘鹰”翱翔 放飞他们激情的心

今年旅游风筝会(放风筝的季节来了)(2)

“试飞”新作好的风筝。

在中原油田文化宫南侧广场上,总能看到很多放风筝的身影。他们所放的风筝与普通风筝不太一样,不是完全靠风力,而是依赖操作者的控制。这些风筝时而忽高忽低,时而忽远忽近,盘旋于操作者周围,比普通的风筝更富有生命力。这种风筝被称为“盘旋类风筝”。

今年旅游风筝会(放风筝的季节来了)(3)

盘旋类风筝大多都是鹰型,大型飞机盘旋风筝则是相对少见的。

今年旅游风筝会(放风筝的季节来了)(4)

飞扬在天空的双鱼风筝。

广场上这群“盘旋类风筝”爱好者拥有自己的团队——龙乡盘鹰协会。该协会是由一位名叫张鸿升的退休大爷创建的。张鸿升介绍,1997年退休以后,为了丰富晚年生活,他开始在这个地方放风筝。多年来,他结识了很多像他一样退休以后爱上放风筝的人,相同的兴趣让他们形成了一个小小的团队。

今年旅游风筝会(放风筝的季节来了)(5)

会员们经常会聚在一起讨论。

今年旅游风筝会(放风筝的季节来了)(6)

操作盘鹰,需要人“鹰”合一,操作者的动作有时犹如在舞蹈,有时好似在打太极。

2006年之前,张鸿升还是一直放直线风筝,也就是我们常见的普通风筝。2006年的某一天,他在外地见到了这种盘旋类风筝,随即被深深吸引住了:操作者操作自如,风筝活灵活现。回到濮阳后,张鸿升开始研究“盘旋类风筝”,这种风筝在他们圈内也颇受欢迎。至今,他们不仅可以很好地操作这种风筝,而且能亲手制作。

今年旅游风筝会(放风筝的季节来了)(7)

一个风筝需要几天功夫才能完成。

今年旅游风筝会(放风筝的季节来了)(8)

色彩各异的风筝图案都是他们亲自手绘上去的。

今年旅游风筝会(放风筝的季节来了)(9)

盘鹰轮不同于普通风筝的轮盘,其操作起来更加灵活自如。

现在,他们所放的风筝全是自己亲手做的。放“盘旋类风筝”不仅可以释放心情,还可以强身健体,又因鹰型风筝较多,因此他们就将团队的名字命名为了“龙乡盘鹰协会”。

今年旅游风筝会(放风筝的季节来了)(10)

一位风筝爱好者给他每一个亲手做的都写上编码,这已经是他做的第278个风筝。

今年旅游风筝会(放风筝的季节来了)(11)

协会里目前唯一的女性。

现在,他们每年都会去外地,与有同样爱好的团队进行交流、分享经验。一只只翱翔在天空的风筝,放飞了一群老年人激情澎湃的心,给他们的晚年生活增添了一抹亮色。⑧记者 赵国栋 文\图

(濮阳早报原创,任何微信公众号转发须经过濮阳早报书面授权,否则将直接举报,并追究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