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检验一切,也检验党员干部做群众工作的能力水平和实际效果。

疫情期间,很多党员干部走向一线,开展劝导引导、测量体温、买菜送菜、物资发送等服务活动。

做群众工作话术(做群众工作不能干巴巴硬邦邦的)(1)

党员干部作为人民公仆,作为人民的勤务员,做好群众工作是份内职责和看家本领。做好群众工作的目的,是践行初心恒心,密切联系群众,凝聚奋进力量。党员干部给人民群众当宣传员和服务员,不能态度生硬,要让群众如沐春风、心生暖意。

原东山县委书记谷文昌做群众工作就很有一套。他从来不用“大帽子”压人,而是坚持具体事件具体分析,采用合情合理、循循善诱的方式,既让群众易于接受,又不伤害群众感情,真正达到了动机和效果的统一。

然而,实际工作中,仍有少数党员干部在做群众工作时还很生硬,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

诸如此类,就不能算服务到家了,自然无法赢得人心。

做群众工作话术(做群众工作不能干巴巴硬邦邦的)(2)

防止和避免干巴巴、硬邦邦的服务,首先要解决好态度问题。

毛泽东同志有句名言:“很多人对于官兵关系、军民关系弄不好,以为是方法不对,我总告诉他们是根本态度(或根本宗旨)问题,这态度就是尊重士兵和尊重人民。”

俗话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真心实意为人民着想,忧人民所忧,急人民所急,盼人民所盼,就一定能让群众感受到春天般的温暖。火神山医院的“硬核”护士长陈静,“每天讲2遍不够,我就讲200遍”。有这样的态度和作风,怎么会做不好群众工作?!

有了好的态度,要想达到好的效果,还离不开好的方法。方法是过河的桥和船。做群众工作,也要解决好“桥”和“船”的问题。群众有不同的性格、不同的喜好,党员干部面对的问题也各不相同,用一把“钥匙”开所有的“锁”显然不行。

真心实意服务群众,就要讲究方式方法,多关注群众关心的问题,学会用“同理心”换位思考,善于和群众坐在同一条板凳上,勇于在一线磨砺与群众沟通的技巧。如此,才能真正把工作做到群众的心坎上。

今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对党员干部来说,要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必须做好服务群众、引领群众、凝聚群众的工作。党员干部既讲法律法规、原则要求,又注重春风化雨、点滴浸润,避免命令式说教式的简单作风,就一定能赢得百姓拥护和支持,依靠人民群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赢脱贫攻坚战。


稿件来源 | 《新湘评论》

作者 | 辛声

新媒体编辑 | 少时

做群众工作话术(做群众工作不能干巴巴硬邦邦的)(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