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力的概述物理,一提到这门课,人们的第一反应往往都是“哎呀呀,太难了”这么说吧,孩子上初一,家长一般不是太紧张,也就是这样嘀咕一下“哎呀课程要多了”等到孩子快要升初二,这可不得了喽“孩子他爸,这一开学他们就要学物理啦,快问问你们单位那谁,他家孩子以前是怎么学物理的我听我们班别的家长说了,这物理课最难学了”诸如此类的,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初中物理力知识点作业?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初中物理力知识点作业(小话初中物理第一章)

初中物理力知识点作业

第一章 力的概述

物理,一提到这门课,人们的第一反应往往都是“哎呀呀,太难了。”这么说吧,孩子上初一,家长一般不是太紧张,也就是这样嘀咕一下“哎呀课程要多了”。等到孩子快要升初二,这可不得了喽。“孩子他爸,这一开学他们就要学物理啦,快问问你们单位那谁,他家孩子以前是怎么学物理的。我听我们班别的家长说了,这物理课最难学了。”诸如此类的。

其实,物理这门课啊,说难吧,也确实挺难。首先,这里有好些个定律啊公式啊啥的。然后呢,你又得会用这些抽象的定律和公式来解答具体的问题。可是换个角度说呢,数学的应用题大家都知道吧,物理就是用这些定理来做的应用题。哎,话说到这儿,其实物理也就不难了。无非就是把那些个定律弄清楚,公式用熟了而已。物理这门课最大的好处是它讲道理,这些个道理背后都是有清晰的条理的。有个词儿叫顺藤摸瓜,咱们今天就来捋一捋物理这根藤。

先从大的分类上说,初中的物理啊,总共分了六块儿,分别是:力、声、光、热、电和磁。这里头,力和电是最最基础的,也是绝对的重点。所以,咱们就先来说说这个力。

力是什么?课本里面有这样的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牛顿和苹果那个故事大家都知道吧?当然啦这个故事也仅仅是个故事。有一天啊,牛顿这小伙子坐在树底下思考人生。突然间,也不知道从哪儿掉下来一个苹果。咣当一下,正好砸到了牛顿的脑袋上。喝,这一下给牛顿砸的,眼泪都出来了。“谁没事儿扔手机啊?要扔你倒是把充电器耳机一块儿扔过来啊!”后来牛顿就悟到了万有引力对吧。好,咱们先说这苹果,你甭管它是iPhone几,它咣当一下砸在牛顿脑袋上,就是对牛顿的脑袋施加了力。这个时候,苹果是施力物体,就是施加力的物体。而牛顿的头呢,自然就是受力物体了。这个力让牛顿眼冒金星脑洞大开。可是,这好好儿的一个苹果,干嘛自己个儿往地上落呢?现在咱们都知道了,这是它受到了地球的引力,也就是说,被地球的引力从树枝上拉下来了。所以说,力是什么?力就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苹果砸了牛顿的脑袋,是它对牛顿脑袋的作用,地球吸引了苹果,是地球对苹果的作用,这都是力。说到这儿,你发现一个问题没?苹果实打实地砸到了牛顿,可是在苹果落下来的时候,地球可没挨着苹果啊?所以,有些力的作用是需要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直接接触的,而有些力啊,并不需要物体和物体直接接触。万有引力是一个,磁力也是一个。这些咱们将来再说。

刚才咱们说苹果给牛顿的脑袋施加了力,那么反过来,牛顿的脑袋是不是也给苹果施加了力呢?那是当然的啦。比方说,你使劲儿拍一下桌子,桌子是不是被你拍得一震啊?那你的手呢?是不是也有点疼?因为你的手对桌子用力的时候,它也受到了桌子对你的力。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这个规律也是牛顿发现的。这个规律咱们后面还会再详细地说。因为牛顿在力学方面的贡献实在是太大了。所以物理学里面,就把力的大小用牛顿作为单位。说到力有多大,就要说这个力有多少牛顿。在地球上,因为受到地球的吸引,物体都会受到力。我们把这种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对于重力来说,施力的就是地球。物体受到重力的大小和它自身的质量成正比。一般来说啊,一千克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9.8牛顿。你想知道一牛顿的力有多大,那就是一百克多一点的东西拎在手里的感觉,也就是二两多一点点。这种吸引不只是地球对你我,这世界上所有的物体相互之间都存在。牛顿在总结前人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发现了宇宙间所有的物体,都存在相互吸引的力,这就是万有引力。万有引力高中会学到。在初中这个阶段,我们只需要知道物体的重力与自身质量成正比就够了。

我们现在知道了,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那么,一个物体受到力的时候会发生什么呢?物体在受到力的时候都会发生形变。真的,都会发生形变,只是形变的程度有大有小。对于同一个物体来说,受的力越大,形变的程度也就越大。电影《流浪地球》里有这么一段,地球在飞出太阳系的过程中,由于离木星太近,在木星引力的作用下,地球发生了比较严重的形变,多处出现地震,导致大量行星发动机停机,如果地球和木星继续靠近,地球有可能会裂开。这种严重形变导致的撕裂在理论上是确实有可能发生的。中学阶段的物理学习中,有时候会忽略这种形变。虽然我们说物体在力的作用下都发生了形变,但是有些物体在不受这个力的时候,会自动恢复到原来的形状,比如塑料尺啊橡皮筋啊之类的,这种性质叫做弹性。而有些物体呢,受力的时候产生了形变,不受力的时候形变不会自动恢复,比如说橡皮泥,这种性质叫做塑性。我们在拉长橡皮筋的时候,会感觉到橡皮筋的拉力。物体由于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做弹力。水杯放在桌子上,水杯底部和桌子其实都发生了弹性形变。无论桌子对水杯的支持力,还是水杯对桌子的压力,从种类上来说,都是弹力。物体的弹性是有一定限度的。超过这个限度就不能恢复到原来的形状了。

从《流浪地球》这个例子我们能看到,力的大小很重要。那力的大小怎么测量呢?能测量力的大小的仪器叫测力计。最常见的,就是弹簧秤。弹簧有个特点,在一定的限度内啊,你越用劲儿拉它,它伸长的也就越多。在这里多说一句,对于弹性形变来说,这是个普遍规律。我们还来说弹簧。用数学语言来说呢,就是弹簧的伸长量和受到的拉力成正比。这个比值叫做弹性系数。好比说,你用一牛顿的力把弹簧拉长了三厘米,那你把劲儿加大到两牛顿呢?那弹簧就会被你拉长六厘米了。但是,一定要记住,弹簧是有底线的。这个底线就是弹簧的弹力限度。你的劲儿如果使得太大,就把弹簧给拉坏了,那时候伸长多少可就不好说了,而且就算是你松手,这弹簧也回不到以前的样子了。

光知道大小,还没法确定一个力。你得知道,这个力是作用在什么地方的,是往哪个方向的。力作用在哪儿,这个点叫做力的作用点。对于那些需要通过直接接触来作用的力,这个作用点就是接触点。而对于重力这个不需要直接接触就会受到的力来说,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就是物体的重心。这里要说明一下,重心其实是一个理论上的点,是为了简化而抽象出来的一个点。对于一个非常规则的物体来说,比如一个均匀的球形物体,那它的重心就在球心。而且我们要提一句,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呼啦圈大家都知道吧,这个呼啦圈的重心在哪儿?在圈子的圆心。对于重心,我们这么理解,就像是有人给这个物体施加了魔法,让它变小变成了一个点,重心就是这个点。

力的大小和作用点我们说了。现在我们说说力的方向。力是有方向的。推门的时候,是向前用力。拎着东西的时候,是向上用力。我们再用重力来举个例子。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它指向地球的中心。所以,施工的时候可以用一根悬挂着重物的线来确定竖直的方向,这个线叫重垂线。对于力来说,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就是它的三个要素。将来我们要分析一个力的时候,也就要从这三个要素入手。要注意一个事儿啊,当我们分析力的时候,一定要弄清楚受力物体是谁。

好啦,力的基本知识咱们说了,接下来就该动起来了。请听第二章,运动和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