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姓氏文化源远流长,一姓对一音也基本是没有争议的,但是有一个姓,常常让人傻傻分不清楚,那就是“xiao”。

现在,我们会觉得“肖”姓比“萧”姓更加常见,而很多书籍中也说“肖”姓是“萧”姓的俗称,更有一些字典将“肖”注音为“xiao”(四声)来与“萧”区别。其实,“萧”与“肖”都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二者到底是不是一个姓呢?我们首先来看下它们的起源。

一、“萧”姓起源

琅琊王氏的贡献(史上争议最多的姓)(1)

“萧”图腾

(一)“萧”姓原出于子姓

春秋时期,宋国有一个名将叫南宫长万,他被宋闵公羞辱之后,一气之下杀死闵公,发动内乱。宋国诸公子纷纷逃亡萧邑(今安徽萧县),而当时萧邑的大夫是宋国始祖微子启的后裔,名叫大心。他将诸公子和随从集合起来,又对外借兵,最终诛杀了南宫长万,平息了这次内乱。后来宋恒公即位,便把萧邑封给了大心,称为萧叔。后来萧国被楚国所灭,大心的子孙遂以封地命姓,称为萧姓。

(二)出自大禹贤士伯益的后裔

这一段历史可以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殷商时期,据史籍记载,伯益在瞬时曾负责掌火。曾“烈山泽而焚之”,开辟了许多农田,后来又随禹疏通河道,救万民于水火之中。伯益的巨大功绩使他的后世子孙得以封赏,其中有一个叫作“孟亏”的,被分封至萧地(今安徽省萧县西北),建立了萧国,以国为氏。所以后世将萧孟亏作为萧姓第一人。

二、“萧”姓曾是国姓

琅琊王氏的贡献(史上争议最多的姓)(2)

看过《琅琊榜》的朋友想必对"萧"一定不会陌生,虽然这部剧是架空历史,但是我们仍然可以大致定位在南北朝时期的梁国。而历史上,南北朝的梁国共历四帝,分别是:梁武帝萧衍、简文帝萧纲、梁元帝萧绎和梁敬帝萧方智。重点是前两位虽然皇帝做的不怎么样,但是有深厚的文学造诣。好吧,看到没有大家的靖王“萧景琰”,还是有点小失望的说。


现在我们来看“肖”姓。奇怪的是,历史上“肖”姓是无从可考的,所以我们能惊奇的发现《百家姓》中只有“萧”没有“肖”。这主要是因为中国大陆在20世纪70年代,推出过“二简字”,所以“萧”的所有义项都被合并到了“肖”里。后来即使废除了二简字,大家也普遍认为“肖”是“萧”的简体,懒得再改回来了。但是未受到建国后文字改革冲击的其他地方,比如香港、台湾和东南亚一带,没有一个人姓“肖”,所以我们熟知的雨神“萧敬腾”,原“台湾第一美女”萧蔷,都是姓“萧”。

琅琊王氏的贡献(史上争议最多的姓)(3)

虽然历史上“肖”姓无处可查,但还是留下了一些蛛丝马迹。明代的《古今万姓通谱》中,首次出现了“肖”,而《辽史》和《元史》中也提到了“肖”姓人物,只是都是少数民族。有的学者认为,“肖”在历史上是存在过的,只是后来可能整个族人被灭族了。也有学者认为,可能是“萧”姓族人犯了什么错,被惩罚不能用以前的姓氏,所以重新找了一个“肖”字来代替。

琅琊王氏的贡献(史上争议最多的姓)(4)

萧衍

无论如何,现在姓“肖”的人中,有99·9%的人都是姓“萧”的,当然也不排除跨越历史长河,本来就姓“肖”的人,只是太稀少罢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