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桃体炎的特点

扁桃体是位于咽喉部两侧的一对腺体,是一个重要的免疫器官,起着吞噬和消灭病原微生物、过滤进入呼吸道的空气作用。因为它地处与细菌战斗的第一线,所以很容易发炎。

急性扁桃体炎起病急、高热、咽喉疼痛,吞咽口水和食物时尤其明显,食欲下降、头痛、精神萎靡。扁桃体肿大,大多数是双侧,有时表面可见脓点或渗出物,常伴颌下淋巴结肿大,并有压痛。

慢性扁桃体炎则有扁桃体慢性肿大,反复急性发作,高热、咽喉痛一如急性扁桃体炎。

引起扁桃体炎的细菌主要是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所以,扁桃体炎后易发生风湿热、急性肾炎、心肌炎、关节炎等全身变态反应性疾病。此外,如果扁桃体炎的局部炎症向邻近组织扩展,就会引起扁桃体周围脓肿、急性淋巴结炎、鼻窦炎、中耳炎、肺炎等。

扁桃体炎,要不要切除扁桃体

急性扁桃体炎比较容易对付,用青霉素效果很好。病人要卧床休息,多饮开水,进食易消化的半流或软食。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用淡盐水漱口。高热头痛可用退热剂,冰敷头部、淡酒精擦腋下、腹股沟。咽喉痛可含候片。还可以用些清热解毒的中药和中成药。

要不要手术切除扁桃体呢?

现在已证明,扁桃体是一个重要的免疫器官,是身体对抗细菌的一道重要防线,切除了扁桃体,无疑削弱了身体的抵抗力。扁桃体炎实际上是身体受到细菌侵袭的一种反应、是“敌人”强大的警告,提醒人体调动机体力量或借助抗菌素来杀灭细菌、保护机体。所以,一般的扁桃体炎,不赞成切除扁桃体。

如果变成了慢性扁桃体炎,扁桃体已经由一个免疫器官变为一个窝藏细菌的“黑窝”,不时地释放细菌,为害机体,这就需要进行手术切除根治。扁桃体快速挤切术只要几秒钟就可以完成扁桃体切除,不需住院。

扁桃体切除术后要细心护理,特别要注意术后出血。手术后出血止血比较困难,出血又不容易发现,常流下或咽下胃中,所以家长一定要密切观察,发现出血较多,面色苍白或频频吞咽,应与医生联系。

术后要吃流质食物,可以吃些冰水、雪糕等冷饮,降温凝血。半个月内都要吃半流或软食,饮食清淡易消化,忌吃坚硬、油炸、坚果及辛辣刺激食物。每次进食后都要用淡盐水漱口,以保持口腔清洁、避免伤口感染。

成年人什么情况需要扁桃体切除(生命的厄年扁桃体炎要不要切除扁桃体)(1)

风湿热后果严重

风湿热的发病与溶血性链球菌的感染有关,但不是链球菌感染后的直接损害,比如咽喉炎、皮肤化脓等,而是人体感染了链球菌后产生全身变态反应性疾病,以关节的病变最为明显--风湿性关节炎,而以心脏的病变后果最严重--风湿性心脏病。风湿热多发生在气候寒冷及潮

湿地区,以5岁以上、15岁以下的小儿发病最多,是危害学龄期儿童生命和健康的主要疾病。

在发病前1~3周常在咽喉炎、中耳炎、猩红热等链球菌感染,有时因症状轻而被忽略。起病时发热、出汗、周身乏力、精神萎靡、食欲差。关节酸痛、红肿、热,呈多发性游走性,以膝、踝、肩、肘、腕多见,逢阴雨、寒冷天易复发,有“天气预报”之称。炎症退后关节功能

完全恢复,不留畸形。这点与类风湿关节炎不同,后者往往发生在指、趾小关节,而且会留下畸形,活动障碍。

病孩可有胸闷、心慌、气促,心脏扩大,心脏杂音,这是炎症侵及心脏。病情反复发作,造成心脏瓣膜的狭窄和关闭不全,可以听到病理性杂音,很容易出现心力衰竭:气促、双下肢水肿。

在风湿热的急性期,有时可以见到皮肤有淡红色的环形红斑。以及豆大小、不痛的皮下小结。

风湿热病人血沉加快、抗“O”增高,血化验对确定疾病的诊断有很大帮助。

风湿热早治早好

风湿热所造成的心瓣膜病变是永久性的,遗害终生,往往要手术纠正,后果严重,所以得了风湿热要尽快控制病情,防止反复发作。

休息和饮食对疾病的恢复很重要。急性期需卧床休息、急性期症状消失了仍要控制活动。一般无心脏受累休息1个月、心脏受累者2~3个月、心脏扩大伴心力衰竭5~6个月。饮食要富于营养、易消化的食物,如鸡蛋面片汤等。有心衰的要适当控制盐和水的入量。

西方有些国家发现链球菌感染和风湿热时,采用青霉素和长效青霉素长期疗法,一直用到15岁,据报道可以明显降低风湿热及风湿性心脏病的发病率。

抗风湿的主要药物有:阿斯匹林、消炎痛、布洛芬、芬必得、肾上腺皮质激素等。有心衰的还要加用洋地黄,这些药物的副作用大,不能乱用,要听从医生指导。服药期间要加强护理。

阿斯匹林、消炎痛、布洛芬等对胃的刺激大,吃药后会有恶心、呕吐,可以加服胃舒平,减少副作用。有的孩子怕吃这些药,或装作吃药,等大人走后把药吐掉,所以要监督孩子服药。饭后马上服药,可以减轻恶心、呕吐等副作用。

激素会引起钠水潴留:“满月脸”、“水牛背”;要控制钠水的入量。长期服用激素,抵抗力低,容易感染其他病,所以要注意“保护”病孩,少去公共场所。要注意保暖防潮湿。

以上几种药长期服用要防止胃出血,服药期间要多观察大便颜色,出现黑色大便要立即送医院化验、检查。

服药的总疗程应不少于2~3个月。

预防风湿热的措施在以下几个方面:

?加强锻炼、增强抵抗力;

?避免潮湿、防止受风寒;

?彻底治疗咽喉炎、扁桃体炎、中耳炎、猩红热、常规用7~10天青霉素;

?预防复发:第一次发病后5年内,在冬季或猩红热流行时给复方新诺明或青霉素等抗生素。

成年人什么情况需要扁桃体切除(生命的厄年扁桃体炎要不要切除扁桃体)(2)

水肿与肾脏

小孩出现浮肿,开始是眼脸周围、以后是双下肢,这时应该想到肾脏的问题,最多见的是急性肾炎和肾病综合征。

急性肾炎又叫急性肾小球肾炎,是由于感染了链球菌造成肾脏过敏性病变,水肿前一周会出现咽喉痛、皮肤疖肿等化脓病灶。除颜面及全身浮肿、尿少外,还有血尿和高血压,尿色可为鲜红、洗肉水样、浓茶样。一般病程为1年。5--10岁儿童最多见。如果病孩突然出现气

促不能平卧、无尿、或呕吐、昏迷,则要注意合并心衰和高血压脑病,要及时抢救。

肾病综合征以颜面及全身高度浮肿、尿少或无尿、尿中含有大量蛋白为特点,一般没有血尿和高血压,病情比较稳定,治疗效果比较好。

肾病要多休息、少食盐

无论是急性肾炎抑或是肾病综合征,起病1个月内,都要卧床休息,待水肿消退、无血尿、高血压后,才能下地轻微活动,但仍然不能参加剧烈活动,保证休息,才能使治疗收到好的效果。

饮食要严格控制盐的摄入,每日不超过1~2克,高度水肿、无尿时,还要控制水的摄入。饮食的原则是高糖、低脂、低盐、低蛋白质,直到水肿消退、血压正常才恢复正常饮食。肾病综合征由于丢失大量蛋白,要适当补充蛋白质。

肾病综合征的主要治疗药物是激素,应用激素要足量、足疗程,以期一次治愈、不留后患。

肾小球肾炎不管有无感染,都要用7~10天的青霉素。青霉素过敏的要用红霉素。

水肿、尿少严重的要给利尿药物。出现心衰、高血压脑病要对症处理。

成年人什么情况需要扁桃体切除(生命的厄年扁桃体炎要不要切除扁桃体)(3)

不可轻视的蛔虫病

蛔虫病是发病率最高的寄生虫病,几乎人人在其一生中都有过蛔虫寄生。手、食物、水污染了蛔虫卵,吃入腹中,就会生蛔虫病,蛔虫寄生在人的小肠中,消耗营养、分泌毒素,产生各种症状。

蛔虫病的最多见症状是腹痛,不剧烈,位于脐周,痛时喜让人揉按腹部。蛔虫分泌的毒素使人的消化功能紊乱,出现厌食或多食善饥、异食癖--喜吃生大米、砖块、泥土,有时有恶心呕吐。蛔虫夺取了人的营养,会导致人体营养不良、贫血、发育迟缓、面黄肌瘦。病儿易发脾气、睡觉不安、磨牙、易惊。

由于蛔虫喜结成团、爱钻孔,容易产生严重的并发症。很多的蛔虫扭结成团,造成蛔虫性肠梗阻,腹痛剧烈、呕吐、腹胀、解不出大便。

蛔虫钻入胆道,引起胆道蛔虫病,病孩突然钻顶样腹痛,坐卧不安,甚至在床上翻滚叫喊,有时会呕吐出蛔虫来。

令人讨厌的蛲虫病

有的小孩在夜间睡觉或上课时会觉得肛门、会阴部奇痒难忍、影响睡眠和学习。在病孩入睡后1~3小时,检查肛门,可以看到有白色线头样的小虫,这就是蛲虫病。

除奇痒外,蛲虫病还可以导致病孩烦燥、夜间啼哭、磨牙,还有食欲减退、腹痛、腹泻、尿频、尿急、遗尿等。

感染蛲虫病,主要是吮吸被虫卵污染的手指及进食含虫卵的食物,所以,家里如有一人得了蛲虫病,很容易扩散到全家,在托儿所、幼儿园等地方特别容易传染。

如何预防蛔虫、蛲虫病

近年来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卫生意识的提高,蛔虫、蛲虫病已经从儿童常见病变成为罕见病。防治蛔虫和蛲虫的药物很多,要根据具体情况,在医生指导下选择使用。

左旋咪唑对蛔虫有驱除、杀灭作用,且副作用较小,剂量为每次每公斤体重2~3毫克,睡前一次服。甲苯咪唑对2种虫都有作用,剂量是200毫克,一次顿服,连服三天。

蛲虫病肛门搔痒难忍,可用蛲虫软膏注入肛门深部,每晚一次,连用数天。或用白降汞软膏外搽肛门周围止痒。

胆道蛔虫、蛔虫性肠梗阻要住院治疗,禁食、解痛止痛,严重的要做外科手术。

预防措施:

?饭前便后洗手、勤剪指甲;

?不吮吸手指、不吃生冷不洁食物;

?定期普查、及时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