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广西自治区教育厅发布了一则高等学校设置事项的公示:推动广西教育学院并入南宁师范大学,优化广西高等教育布局结构,做大做强教师教育。

其实在公示之前,两校将要合并的消息就已经在部分师生间传开。

南宁师范大学最近几年发展如何(南宁师范大学和广西教育学院)(1)

广西教育学院是一所以成人本科教育为主,同时兼办全日制普通专科教育的师范类院校。在广西区内,它是一所几乎没有什么存在感的院校。

在广西的师范类高校里,广西师范大学一直是独一档的存在。南宁师范大学在更名前,不仅校名是广西师范大学的“曾用名”,综合实力也是矮了广西师范大学一截,所以经常被误认为是广西师范大学下属的一个二级学院。

所以,南宁师范大学和广西教育学院合并,其实谈不上所谓的“强强联合”

但从历史渊源上讲,南宁师范大学和广西教育学院算是“血亲”。

南宁师范大学最近几年发展如何(南宁师范大学和广西教育学院)(2)

1953年,广西教师进修学院在桂林市将军桥建立,这是南宁师范大学和广西教育学院的前身。

1955年,学校从桂林搬迁至南宁单独建校办学,校址就在如今的广西艺术学院院内。

此后,广西教师进修学院曾短暂并入广西民族学院,后来又在南宁市明秀路复建。

1967年,学校正式更名为“广西教育学院”。

两校的历史转折点出现在1978年。

当年12月28日,广西方面决定将广西教育学院师训部剥离出来,单独建校,设置一所省属本科高等师范院校,最初的名字就叫“广西师范学院”。

所以,说广西教育学院是南宁师范学院的“母体”,其实也不为过。

南宁师范大学最近几年发展如何(南宁师范大学和广西教育学院)(3)

因校名与桂林的“广西师范学院”重名,1979年2月,新成立的这所本科师范院校更名为“南宁师范学院”。这个校名用了6年。

1983年,位于桂林的广西师范学院升格为大学,并更名为广西师范大学。两年后,南宁师范学院启用了“广西师范学院”这个校名,而且一用就用了整整33年。

继承校名,但学校历史却不能“继承”,这就使得南宁师范大学和广西师范大学在历史溯源时容易出现混乱,其中的尴尬,不言而喻。

在师训部剥离之后,广西教育学院在1983年开始举办成人本、专科教育。1992年开始,坚持举办成人本、专科教育的同时,学校又举办了全日制普通专科教育,一直延续至今。

成人教育也成为了广西教育学院的办学特色。

此番广西教育学院与南宁师范学院合并,也可以称之为两校“合体”。只是因为南宁师范大学在定位、发展、综合实力等方面,都要强于如今的广西教育学院,所以广西教育学院自然成为了“被并入”的一方。

南宁师范大学有“品牌”价值优势,广西教育学院有专业领域优势,两校合并后,在成人教育领域可以避免同质竞争。广西教育学院可以继续保持原有的办学特色和定位,继续在成人教育领域里深耕。

南宁师范大学最近几年发展如何(南宁师范大学和广西教育学院)(4)

两校合并,意在“优化广西高等教育布局结构,做大做强教师教育”,这或许是某种信号,可能也会对目前广西师范类院校格局和发展产生一些微妙影响。

目前广西的各大高校里,名字中带有“师范”的本、专科的高校大概有10所(不含尚未正式转设的南宁师范大学师园学院)。

2012年,教育部曾发文,严控师范类院校增设,明确规定师范院校更名不得“去师范化”。

在这样的规定下,意味着除了已经完成更名大学的南宁师大和广西师大外,其他8所高校,未来无论是更名大学或升格本科,不但校名要带“师范”,同时在专业设置和学科培养上也要更加“师范化”。

但另一方面,2018年,在“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的文件里,国家又明确表态,鼓励和支持高水平综合大学成立教师教育学院,设立师范专业,积极参与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培训工作。

如此一来,师范院校面临的竞争更加激烈。同一区域的师范院校,在专业领域互补或者同质竞争的情况下,要发展,要做大做强,寻求合并办学或许会是比较好的出路。

比如,位于崇左的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和崇左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比如,校本部在南宁的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和南宁师范大学;

比如,桂林同城的广西师范大学和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这些院校如果成功合并,既提升了学校的综合实力,也能把优质教育资源投入到教师队伍的培养上,双赢局面。

当然,前提是教育部放宽(放开)本、专科高校合并的限制。

南宁师范大学最近几年发展如何(南宁师范大学和广西教育学院)(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