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士忌是怎样分类成的

威士忌分类方式一:原料

威士忌趣味知识分享(威士忌那些事儿)(1)

大麦

单一麦芽Single Malt

同一家蒸馏厂只用水和大麦麦芽(Malted Barley)在不添加任何其他谷物的情况下蒸馏生产的威士忌。

单一谷物Single Grain

同一家蒸馏厂用水和大麦麦芽参杂(或不参杂)发芽处理(或没作发芽处理)的谷类蒸馏生产的威士忌。

谷物威士忌主要是玉米做原料,香气、味道等较中庸,没有麦芽的个性突出。银耳,大多数情况,谷物威士忌会用来与麦芽威士忌调和来实现最大商业化。

调和Blended

用至少一种单一麦芽威士忌和至少一种单一谷物威士忌调和而成。

这是绝大多数品酒者的威士忌入门种类,也是市场上名气最大、消费者接触最多的种类。

调和麦芽Blended Malt

至少两家单一麦芽威士忌酒厂产品调和而成的威士忌。

调和谷物Blended Grain

至少两家单一谷物威士忌酒厂产品调和而成的威士忌。

带单一字样的品种会更强调个性,而调和品种更注重平衡。

调和品种受其中一两种调和原料威士忌的影响较小,对产量稳定是一种保障,所以才成为市场上的主力品种。

需要强调的一点,原料分类并不能作为判断威士忌的价格甚至品质的唯一标准。

如果有人用贬低调和威士忌来彰显自己懂酒,那就是不自量力,一瓶不满,半瓶晃荡。

产区分类

苏格兰威士忌

爱尔兰威士忌

美国威士忌

加拿大威士忌

日本威士忌

其他地区威士忌

威士忌的英文有两种方式,美国和爱尔兰是whiskey,苏格兰以及其他地区读做whisky

据说19世纪时期,苏格兰威士忌品质欠佳,为了和其做出区别,爱尔兰在其产品名中增加了一个“e”。当地人笑称,多了一个“e”表示爱尔兰的威士忌比英美的威士忌更Excellent(优秀)。

19世纪美国南北战争中,北方将领投诉说美国土产威士忌质量低劣造成士气不振,林肯总统下令寻找好的威士忌作为军需品,选择了物美价廉的爱尔兰产品,也就顺理成章引用爱尔兰的读法。

威士忌趣味知识分享(威士忌那些事儿)(2)

林肯总统

苏格兰威士忌

威界不说苏格兰,纵称老饕也枉然。

Scotch(苏格兰的)这个词基本上就是表示苏格兰威士忌的(个人观点,非喜勿喷)。

说到威士忌首先要从蒸馏术说起,这也是威士忌的起源问题。圣帕特里克是爱尔兰的宗教圣人,现在全球庆祝的圣·帕特里克节就是以这位老哥的名字命名的,可见一斑。据传公元432年,圣·帕特里克将欧洲基督教引入爱尔兰的时候也把阿拉伯的蒸馏术带了进来,同时期爱尔兰与苏格兰在文化通商和民族融合上的大交汇中(主要是英格兰的侵略战争),蒸馏技术也在苏格兰流传开来。苏格兰文献最早记录威士忌是1494年。现在的苏格兰有100多家蒸馏厂,在威士忌世界里是江湖老大。

基于1900年的苏格兰威士忌法案规定

1原料只有大麦麦芽(也可以加入一种其他的谷物),水和酵母。

2必须在苏格兰境内的蒸馏厂完成淀粉糖化发酵蒸馏工艺全过程

3为保障苏格兰威士忌的特有风味,蒸馏时酒精浓度要低于94.8%,灌装时酒精浓度要高于40%

4熟成时必须用700L以下的橡木桶在苏格兰境内陈年3年以上

5严格保留酿造威士忌时从原料中提取的色,香,味

6灌装时不能添加水和焦糖色以外的的任何添加成分

相对来说苏格兰法律对于威士忌的酿造要求还是比较苛刻的,这也保证了苏格兰威士忌的独有风味和标志性风格。

苏格兰威士忌主要有六个主产区,分别是高地,斯贝赛,艾雷岛,低地,坎贝尔镇和岛屿地区。

每个地区因为风格各异,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让很多威士忌爱好者闻香识味,以区分出产区酒厂,也成为威士忌老饕玩的高端游戏---盲品。

关于苏格兰威士忌的详情不是些许篇幅就能介绍清楚的,很多威士忌界的大咖终其一生也未知一二何况吾乎。

威士忌趣味知识分享(威士忌那些事儿)(3)

苏格兰威士忌产区分布

爱尔兰威士忌

爱尔兰和苏格兰并称为威士忌的两大发祥地。

爱尔兰威士忌的史料记载可以追溯到12世纪初英王亨利二世远征爱尔兰岛时期。现在的爱尔兰岛分为北爱尔兰和爱尔兰共和国,但岛上所生产的威士忌统称为爱尔兰威士忌。

爱尔兰威士忌的工业化生产始于17世纪初期。1608年,爱尔兰威士忌正式获得蒸馏许可,大大小小的蒸馏厂也逐渐建立起来。到了17世纪后期,爱尔兰地区已经有超过1200家规模不一的蒸馏厂。1832年之时,全英五大蒸馏厂均坐落于都柏林,当地的制酒产业发展形势一片大好。19世纪,爱尔兰威士忌的发展达到顶峰,其产量占全球威士忌总产量的二分之一,一举成为全球最畅销的威士忌产品。其后因为历史原因爱尔兰威士忌再也没了往日的风采。

威士忌趣味知识分享(威士忌那些事儿)(4)

爱尔兰威士忌蒸馏厂

爱尔兰和苏格兰都是欧州最早栽培大麦的地区,同样也是大麦为原料的威士忌最好的出产地之一。但爱尔兰威士忌与苏格兰品种还是有几个显著差异:

苏格兰的蒸馏塔较小,多用二次蒸馏法;而爱尔兰的壶式蒸馏塔较大,能容纳3万加仑液体,多采用大型单式蒸馏器进行三次蒸馏。

爱尔兰威士忌的大麦原料只有少数进行发芽处理,并添加少量小麦、黑麦和糖化的大麦麦芽,目前则以添加燕麦为其更显著特征。

苏格兰烘干原料用的泥煤在爱尔兰被无烟煤取代。爱尔兰威士忌的口感会更偏向清淡、柔和、圆润。

美国威士忌

美国最为一个全球最大的移民国家。美国威士忌也是是17世纪的爱尔兰和苏格兰移民的产物。

17世纪初期,北美弗吉尼亚州的英国殖民者们,从苏格兰带来了蒸馏技术和设备,开启了美国威士忌历史。

18世纪欧洲新移民逐渐发现大麦在美国生长得不如欧洲好,经济效益也不高,所以改用当地的农作物玉米和黑麦为主要原料酿造威士忌。 美国制作的第一款威士忌其实就是黑麦。

1791年乔治・华盛顿制定的赋税法案开始对用小麦酿造的酒类征收消费税。 而当时肯塔基州有一个优待政策,是只要种植玉米就能免费获得土地,这让一些酿酒商迁移到美国的内陆地区。

这也是「Kentucky - 肯塔基州」成为美国威士忌故乡,以及波本成为美国威士忌代名词的原因。

但到了烈酒需求鼎盛的19世纪,美国威士忌产业又不幸地先后遭遇了「南北战争」;刚从内战的重创中缓过来,又被1919年颁布的「愚蠢」「禁酒令」的给予了重击…

威士忌趣味知识分享(威士忌那些事儿)(5)

美国禁酒令

1919年1月16日,宪法第18条修正案通过,规定次年开始,凡是制造、运输、贩卖,包括进口或外销酒精浓度0.5%以上的饮料一律被视为非法行为,仅6家蒸馏厂允许生产医疗用酒精,仅有医师、牙医等可以限量购买酒精。

禁酒令执行的第一年,酒精使用量得到控制,但从第二年起,又逐渐恢复往年的水平。再往后便开始反弹。

浮浮沉沉的美国威士忌产业,直到21世纪初,才算彻底稳固了自己在世界威士忌市场的地位。

美国威士忌的法律规定

以谷物发酵,蒸馏到190Proof(95%)以下,储存在橡木桶(新或旧)内,并以不低于80Proof(40%)装瓶的酒,都可以在美国成为合法「Whisky」。美国法律没有陈年的具体规定。

加拿大威士忌

加拿大威士忌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00年代,当时开始流行朗姆酒兑高度酒的喝法,后者就是用谷物制成的威士忌。而加拿大生产蒸馏酒的历史还要更早一些,最早的官方蒸馏记录之一可以追溯到1769年的魁北克市。

美国独立战争后1775年4月19日至1783年9月3日,批评美国独立的英国农民搬到了仍是英国殖民地的加拿大,带来了谷物生产技术,同时也引入了苏格兰威士忌酿造术。由于谷物生产过剩,作为处理大量谷物的方法之一,工厂开始用蒸馏器来制作威士忌。莫尔森啤酒厂的创始人‘John Molson - 约翰・莫尔森’就购买了朗姆酒的铜锅,1801年,开始在加拿大进行第一批商业规模的威士忌生产。

威士忌趣味知识分享(威士忌那些事儿)(6)

加拿大威士忌宣传图

加拿大威士忌在国际市场上的名气主要来自其黑麦威士忌的品质。所以加拿大法律规定,加拿大境内黑麦威士忌(rye whisky)和加拿大威士忌(Canadian whisky)是可以互换使用的

加拿大威士忌原料中的黑麦不少于51%,有时会高达90%。

日本威士忌

19世纪日美战争以后日本已有威士忌进口,而改变日本威士忌界在世界格局的两位大师竹鹤政孝和鸟井信治郎登场了

竹鹤政孝1918年受摄津酒造社长阿部喜兵卫与常务岩井嘉一郎之命,至英国苏格兰格拉斯哥大学就读有机化学与应用化学系,以学习酿酒技术。 竹鹤政孝积极拜访蒸馏厂,历经磨难终于Longmorn给竹鹤政孝一个实习机会,在短短一周的时间,竹鹤把所威士忌酿造知识,全部都纪录到他的小册子里,被称为“竹鹤笔记”。顺带还娶了一个苏格兰媳妇,爱情事业双丰收。这个竹鹤的故事日本拍成了电视剧《阿政》,感兴趣的朋友在评论区打出阿政,会专门写一下阿政的故事。

竹鹤回到到日本后,1923年寿屋的鸟井信治郎邀请他一起酿造威士忌,以改变日本当时以酒精为原料的拙劣仿制品。在遍访日本后,他们决定在京都西南方的山崎设厂(三得利前身)。竹鹤负责酿造工艺,山崎蒸馏所于1924年开业。5年后的1929年,日本第一瓶真正的威士忌“白札”面世。1934年鸟井与竹鹤因理念的不同分道扬镳,在北海道余市创立了日果酿造厂。至今二人创建的山崎,白州,宫城峡,余市等品牌依然影响着日本乃至世界威士忌的市场格局。

威士忌趣味知识分享(威士忌那些事儿)(7)

山崎蒸馏所

日本威士忌是模仿苏格兰威士忌的产物,但由于产地的限制必须做出一些调整,而这些变化反而成就了它特有的风味,日本的蒸馏厂必须自给自足——各大酒厂之间不会转让存酒。正因为这样,亦造就了即使是调和酒的风格始终有点同根同源。至于单一麦芽威士忌,它们展现了酒厂的精华,可以是不同香味的麦芽调和而成,风格是一啖而知的别具个性。

还有一个区别就是酒桶的不同。日本特有的木桶材质——水楢木,主要产自北海道。本来采用水楢储藏威士忌是不得已而为之,因为二战后日本进口木桶非常困难。水楢木中油脂少,容易渗漏,并且水楢桶中的原酒有股泥土味,于是被师傅丢弃在角落。没想到,某天调酒师傅尝了一口,发现水楢酒桶中的威士忌有了独特的香味。原来,水楢酒桶储藏需要经过二十年以上才能让威士忌达到适饮。目前,三得利(Suntory)公司几乎垄断了水楢木资源。

除了这五大威士忌主产国家,还有印度,澳大利亚,中国台湾等一些新兴威士忌生产国,以后有机会再一一介绍。

威士忌的分类也就是这两大块,原料的研究没什么复杂的,主要还是产区的区别较大,每个产区又有很多小产区,小产区又有不同的酒厂,威士忌研究也是逐级递进,由浅入深的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