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喽,这里是邋遢~

《我的姐姐》这部电影票房超了六亿,冲着这票房和子枫妹妹的演技,邋遢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这部电影。

关于姐姐的心理阴影(是女性独立意识的崛起还是人性本冷漠的残酷事实)(1)

这部电影的故事大概是这样的:二胎家庭中的父母因为一场车祸不幸身亡,留下已经大学毕业工作的姐姐和只有六岁的弟弟。父母为了生二胎从小就让姐姐假装残疾。受到的各种不公让姐姐对自己的父母一直抱有怨念。而此时父母均已意外去世,一直以来内心隐忍和挣扎的姐姐只想把弟弟这个本不属于她的累赘送养,自己去北京生活,而在送养之前和弟弟相处的过程中姐姐逐渐接受了这个弟弟并放下心中的芥蒂与已故的父母和解。

关于姐姐的心理阴影(是女性独立意识的崛起还是人性本冷漠的残酷事实)(2)

这部电影为什么会有这么高的票房?

相信除了因为子枫妹妹的演技和银幕初吻之外,估计也是因为这部电影暗藏了现实中许多类似家庭需要面对的真实情况。

2016年,我国开放了二胎政策,这让很多想要多个孩子的家庭雀跃不已,甚至很多年龄已经比较大的夫妻,即使他们的大孩子已经十几甚至二十几岁,也愿意冒着一些风险再为家里添丁。只能说中国人都喜欢热闹,人丁兴旺,儿孙满堂的家庭氛围总是大家向往的。

而二胎政策的开放就会导致很多类似电影中这样的家庭产生一些矛盾。很多人说,像这样的家庭,父母生的二胎仿佛是给大孩子生的。

关于姐姐的心理阴影(是女性独立意识的崛起还是人性本冷漠的残酷事实)(3)

网上对这部电影的评价是褒贬不一。

有人是姐姐党,有人是二胎党。

电影里的姐姐从小就独立自主,这也反映了现代女性独立意识的崛起,大学期间从未向父母要过一分钱,大学后准备去北京读研工作,早早地规划好了自己以后的生活。

突如其来的家庭灾难打乱了姐姐的节奏,拖油瓶弟弟对姐姐而言是一种累赘,姐姐只想把这个累赘送走。

姐姐想要过自己的生活,有错吗?

当然没有。

关于姐姐的心理阴影(是女性独立意识的崛起还是人性本冷漠的残酷事实)(4)

电影里的姑姑年轻时是俄语系的,明明可以去俄罗斯,有一个很好的未来,前途一片光明,却为了自己的弟弟甘愿让步和妥协。

姑姑又错了吗?也没有。

很多事情本就没有对错,只有选择。

关于姐姐的心理阴影(是女性独立意识的崛起还是人性本冷漠的残酷事实)(5)

对于姐姐来说,抚养弟弟这件事会阻止她追求自己的梦想和自己想要的生活,很多人说她自私,说她对不起自己的父母。

站在父母的角度看,生二胎,老了以后仿佛就能多一层保障,还能和大孩子分担赡养义务,两个孩子之间有什么困难也能相互有个照应,看起来对谁都好。

可是换成孩子的立场,抚养父母的二胎这件事情本不在她的责任范围之内,姐姐有权利追求自己的生活。现实中很多二胎出生的孩子总是需要年长的哥哥或姐姐给予帮扶或者给他擦屁股,尤其是父母到了晚年之后,长兄如父,长姐如母,很多父母已经力不从心做不了的事,长兄长姐好像就需要认命地把弟弟妹妹当成自己的孩子去养育,如果不愿意就会遭到道德的谴责。

关于姐姐的心理阴影(是女性独立意识的崛起还是人性本冷漠的残酷事实)(6)

姐姐是没有错的,弟弟当然也是令人心疼的存在。因为他们都没有办法决定自己出生与否。这也是这部电影以及很多真实情况中最令人无奈的一个点。

站在弟弟的角度来看,二胎出生的孩子如果能感受到自己的存在是令人嫌弃和厌恶的,那么这个孩子就会陷入无尽的自责与自我反感之中。

关于姐姐的心理阴影(是女性独立意识的崛起还是人性本冷漠的残酷事实)(7)

而真正能够解决这些矛盾点的,是生养他们的父母。在孩子出生以前,希望每一对父母都深思熟虑,做好十足的准备,为每个孩子尽到自己应尽的责任。

关于姐姐的心理阴影(是女性独立意识的崛起还是人性本冷漠的残酷事实)(8)

很多人说,这部电影也是在反映过去重男轻女的现象和现代女性自主意识的崛起,当然也有这个层面的解读。但邋遢还是希望,无论任何性别,希望每个孩子的存在都是为家庭添光加彩带来幸福,而不是父母培育的所谓养儿防老的工具人。

就如电影《你好李焕英》里的那句台词:我的孩子,只要她健康快乐就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