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马清妮 通讯员 甘晓梅

水光潋滟,草木葱茏。

近日,武汉市蔡甸区莲花湖岸边,一个智能排口全力运作,经“归类处理”后的雨水流入湖内,“水下森林”随波摇曳;

而在不远处,长约6.4千米的湖岸线下方,智能“机械狗”正实时探明管道病害,方便后期紫外光固化修复;

涵盖蔡甸张湾、城关片区约18.5平方千米的城市空间内,新建的雨、污管道布设有序,经净化的污水将“洗尽铅华”,汇入汉江……

这是由长江生态环保集团有限公司建设,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打造的蔡甸东部区域清水入江PPP项目。施工过程中,项目运用一系列的智能化手段,进一步改善蔡甸区湖泊及明渠水质,有力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蔡甸区莲花湖治理后面貌 本版图片由通讯员提供

武汉排水管网在线监测系统(智能机器人检修管道)(1)

项目组织应急演练

武汉排水管网在线监测系统(智能机器人检修管道)(2)

施工现场绿色密目网覆盖裸土

科学导流

建成区“腾”出施工地人工探挖

近日,极目新闻记者沿汉蔡高速转入汉江路,抵达位于汉江一侧的蔡甸东部区域清水入江PPP项目施工现场。

该项目共有3个子项:蔡甸城关片区雨污分流改造、张湾街污水管网完善、7个郊野湖泊和1个城中湖(莲花湖)治理。总面积约18.5平方千米,其中新建改造雨水管涵34千米、新建市政污水管网55千米,并同步建设相关配套设施工程及智慧水务系统。

“地下雨污管网改造,难在‘腾空间’。”中国水电四局项目经理邓爱民说,蔡甸城关及张湾片区建设年代久远,雨污管道存在合流甚至“空白”情况。管网优化要推进,必须在城市建成区进行破除作业。因此,空间腾挪成为项目团队面临的棘手难题。

能否提前模拟动线,策划交通导流?开工前10天,邓爱民和技术团队一起,对片区内道路、小区及公建单位作业区域周边商铺、车流量、人流量、道路宽度等事项进行勘测、拍照、登记成册,随后根据道路车流及走向制定交通疏解方案,同期上报交通管理部门办理占用挖掘城市道路许可证,保证道路正常通行。

记者看到,在高约2.5米的绿色围挡外,道路正在倒边施工,车辆通行一侧设有人车分流栅栏、人行导向指示牌、爆闪灯,通行比较顺畅。

数据显示,通过科学导流,项目团队在分幅、倒边施工中效率高、质量好,受到周边市民和业主单位的广泛好评。

密布燃气管线无一纰漏

地下管网施工,除了“啃”下建成路面,地下纷繁错杂的管线也是“拦路虎”。

项目工程部主任郭联告诉记者,项目新建雨污管道平均深度地下3至5米,部分小区为地下1至2米,而原有的水、电、通信、燃气线路等纷繁复杂,尤其是燃气管线分布密集,轻微擦碰就可能导致爆炸……要推进施工,就需厘清既有管线,在保护或迁改后,再安装雨污管道。

“许多管线图纸都有缺失,只能靠工人拿着耙子,一点点凿。”郭联回忆,2021年8月,在树藩大街施工中,项目管线专员采用探棒物探发现,项目埋设管道的3米高程内,同时存在一根长5米、管径300mm的燃气主管道,若迁移则会影响居民生活。为此,项目技术团队优化方案,对现有燃气管线采用型钢悬吊保护,而后将雨污管道标高整体调整50cm,这才解决难题。

各类机械也派上用场。去年,莲花湖大道施工时,项目团队发现基坑内管线分布于地下4米,且所在的杂填土地层有塌方风险,人工开挖耗时久、风险大。为此,项目团队采用600mm管径的微顶管,直接从4米以下的标高深入掘进,2个月时间顺利“拓”出管线空间。

同时,项目部定期组织现场网格长、协作队伍负责人等,开展地下管线设施保护知识等安全培训教育。

三大举措让湖水重现清澈

莲花湖是蔡甸城中湖,也是项目湖泊改造的重点。多年来,由于雨污混排,该湖生态恶化,水质常年为劣五类。对此,项目团队制定了“管道修复 湖岸治理 水质更新”三大举措。

据悉,莲花湖周边约6.4千米湖岸线下方有破损、腐蚀的老旧管网,项目团队采用管道CCTV检测机器人来进行缺陷检测。

记者现场看到,该机械形似一只行动自如的“机械狗”:三对型号不同的“橡胶爪”掌握机身进退,首尾两组探照灯及摄像头充当“电子眼”;拉动前后铁质“颈环”,可辅助其前行。

据介绍,该机械可在不破除路面的基础上,迅速深入地下数十米的雨、污管道,探明管道病害并提供精准定位;随后工作人员根据病害的不同类型,采用紫外光固化法、局部树脂固化法等多种管道非开挖修复技术,解决管道内部腐蚀、接口渗漏错位等缺陷病害。修复后的管道还可按照需要增加管壁厚度。同时,修复后的管道过流能力甚至有所提升。

在湖岸线边,项目沿线设置智能分流井,有效控制污水入湖。安装视频监控、水质监测、雨量监测、管道水位监测和堰门启闭等诸多设备,监测水中的COD等指标。当水质污染值超标时,排湖阀门自动关闭,污水截流至污水管网进入污水净化厂;符合排放标准的雨水则由分流井自动识别,予以“放行”。

对于郊野湖泊湖内黑臭水体,项目团队则在湖边设置围堰,采用高压水枪将“混匀”的淤泥抽排至围堰内固化,成为适合种植的肥沃土壤,湖水则从泵站抽排至此集中净化。

最终,湖水经矮型苦草、绿狐尾藻、轮叶黑藻、马来眼子菜等层层净化后,重现清澈。

文明施工“平安超市”呵护工友

在蔡甸城关片区一处施工区,记者看到,现场绿色围挡全封闭,路面100%硬化,绿色密目网对裸土覆盖,现场有3台洒水车作业,场地整洁清爽。

项目安全环保部潘德棒说,地下管网建设,不可避免需要破除路面。场地布置完成后,测量队会在工程施工区域设置测量控制网,放出施工边界线、控制线,路面破除时则调动移动雾炮机,采用湿法作业消除现场扬尘。

为鼓舞斗志,项目部于2021年7月施工高峰期举行“技能大比拼”,4个班组各出动10名工友,进行垫层敷设、管道安装等项目的现场比武,施工质量优、速度快的班组,给予1万元集体奖励,鼓舞参建工友的斗志。

在安全施工方面,项目贴心设置了“平安365超市”,超市内有洗衣液、毛巾、牙刷等生活用品。工友在现场发现隐患、及时落实整改、参加项目部组织的应急演练等活动,均可领取积分券,工友可凭积分券在超市免费兑换日用品。

目前,该项目施工进展已过八成,两片区主要道路管道安装已进入收尾阶段,7个郊野湖及莲花湖治理正在进行水生植物种植。

长江生态环保集团蔡甸项目负责人汪路说,蔡甸项目是响应国家长江大保护政策的重要项目,其运用系统治理理念,通过践行长江大保护“厂网河湖岸”、“区域协调、系统治理”、“一城一策”治水模式,在完善片区雨污分流功能的情况下,同步进行湖泊水生态修复工作。项目建成后将提升湖渠水体功能,提升区域水环境质量,改善汉江、长江的水体水质。

湖北日报客户端,关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仅为用户推送权威的政策解读、新鲜的热点资讯、实用的便民信息,还推出了掌上读报、报料、学习、在线互动等系列特色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