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黄(金华 金花)小姐传说故事

在襄阳,不少地方都传说有金黄(金华 金花)小姐的故事。

襄阳枫林古渡故事(流传襄阳的金黄)(1)

古代女英雄(网络图片)

【金黄小姐传说故事1】

传说,襄阳乡下有两户人家,一家姓金,一家姓黄。两家夫妻年过半百无儿女。金、黄两家在门前种了一片菜园,菜园中间扎了道篱笆分开。

一年春上,一棵葫芦秧攀爬在篱笆上,分不清是谁家种的了。

了到农历七月十五日,两家人同时到菜园准备摘葫芦,刚要动手,只听“嗵”一声,瓜把儿脱了,葫芦掉在地上,一下摔成两半。一道金光闪过,从葫芦中蹦出一个小女娃。这女娃今天跑到金家,喊金家夫妻为“爸妈”,明天又跑到黄家,喊黄家夫妻为“爸妈”。两家给这个葫芦姑娘取名叫“金黄”。 过了一些春秋,这女孩长成了大姑娘。

时逢旱灾连水灾,加之官吏腐败,民不聊生。金黄小姐率教徒起义,占领襄阳城,开仓济民。官府兵围攻襄阳,三年多时间没能攻下。眼看城中粮食将尽,可围兵没有退走的意思。金黄小姐灵机一动,将仅有的一些白米喂给猪吃,然后从流水洞把猪赶出城。官府兵捉到猪,杀后见猪的肚子里都是白米,以为城中粮食充足,便不敢轻举妄动。

后来起义援军赶到,内外夹击,官府兵败退。

金黄小姐被人们称为女英雄广为传颂。时间久了,“金黄“小姐,说成了”金华”小姐,还有说成“金花小姐”的。

【金黄小姐传说故事2】 

还有一个传说。金黄小姐曾在汉江东岸苏岭山(鹿门山)上安营扎寨,操练兵马围困襄阳城。

金黄小姐的父亲临死时说:“我死后,墓地百步之外不能有住户,百步之内不能有坟墓。”父亲死后,金黄小姐的哥哥请来了风水先生,把父亲的遗言告诉了风水先生。风水先生纵观横看,找了三年,也没找到符合条件的墓地,百步之内不能有坟墓好找,百步之外怎么可能没有住户呢?

风水先生找得不耐烦了,就在一白沙洲上指了块地,叫金黄小姐的哥哥请人发井(挖墓穴)。发井人挖着挖着,挖出了一条活蹦乱跳的鲤鱼。

风水先生说:“好地,好地呀!”忙叫金黄小姐的哥哥拿回家煎了吃。金黄小姐的嫂子把鱼煎好后,放在那里,等丈夫回来一起吃。金黄小姐等不急了,偷偷地把鱼头和鱼尾吃了,鱼身留给了哥嫂。

原来这条鲤鱼是条土龙,金黄小姐偷吃了土龙的头和尾,土龙就附了她的身,她不仅变得更漂亮了,而且神气十足。打(从)这以后,金黄小姐立志干一番事业。

金黄小姐叫她哥哥到集市上,买回了五颜六色的纸。她四门不出,藏在闺房里用剪子剪纸人、纸马。一年下来,剪了几大箱子。哥嫂问她在做什么,她总不吱声儿。

一天,金黄小姐到她舅舅家去作客,走时忘了锁门,她嫂子偷偷进了她的闺房,想看看小姑天天到底天天在做什么。进屋后没看见什么特别的东西,她就把箱子给打开了,这一开不打紧(了不得),坏了事,把金黄小姐一年来剪的纸人、纸马全放跑了。

金黄小姐在舅舅家总觉得家里有事,她饭没顾得吃,就从舅舅家院子里拿了把扫帚,骑着飞回家。扫帚原来是金黄小姐的草龙坐骑。回家一看,兵马站了几稻场,她叹惜道:“时机没成熟呀。”

后来,金黄小姐更加勤奋地练武、剪纸。久而久之,她成了武艺高强、智谋出众的女英雄。她料世如神,剪纸撒豆成兵成马。

她疾恶如仇,痛恨贪官污吏;爱打抱不平,为民除害。后来她率领百姓攻破襄阳,杀贪官、灭污吏,开仓放粮,深受百姓拥护。

襄阳城失陷,朝廷派重兵攻打。由于襄阳城城坚墙固,城内百姓众志成城,朝庭兵屡攻屡败,久攻不下。不得已,他们依仗人多物丰,用久困战术,封死所有出城通道,让城里人出不来,城外的人进不去。

襄阳城被整整围了三年半。这时城中粮草将绝,人们没有粮食吃,只有吃米糠度命,人心不安。金黄小姐一边鼓舞守城士气,一边谋划与官军周旋。

她将仓廪仅剩的白米,喂给几头猪吃,将吃饱的猪,从城墙排水洞赶出城外。官军捉住了这些猪,宰杀,发现猪吃的全是白米。官军以为城中粮食丰裕,连猪吃的都是白米,松气了,松懈了。三天后,金黄小姐援军赶到,内外夹攻,一举打败了官兵。

后来,襄阳一带,流传着《金花小姐困襄阳》歌谣:

“太阳一出满天黄,金黄小姐困襄阳。困了三年六个月,猪吃白米人吃糠。猪吃白米刀下死,人吃谷糖在世上。”

襄阳一带,还流传有土地爷作怪、龙王拦路、葬父遭伐、卸甲拜师等与金黄小姐有关的故事。

襄阳枫林古渡故事(流传襄阳的金黄)(2)

襄阳夫人城(局部)

金黄小姐故事原型

金黄小姐的故事,在襄阳地区流传较多。之所以有这一传说,与襄阳历史上有不少巾帼英雄是紧密联系的。

韩夫人筑夫人城

东晋太元二年(377)三月,朱序“为南中郎将、梁州刺史,监沔中诸军事,镇襄阳”。

太元三年(378)四月,前秦皇帝符坚令其长子、长乐公符丕率领步骑七万进攻襄阳,占领襄阳城汉江北岸地区。

襄阳军民上下震动,但朱序认为:襄阳城北临汉江,东、南、西三面有护城河环绕,易守难攻,且前秦军尽为北人,不习水战,又无舟楫,很难从北面渡江攻城,故“不以为虞”,对城北一带疏于防守。

朱序之父朱焘,曾任东晋西蛮校尉、益州刺史,其母韩夫人曾随丈夫征战,颇悉军事。她见前秦大军压境,便协助巡防,发现襄阳城西北一带城墙构筑薄弱,易受攻击。于是,亲率家婢及城中妇女人众,在城西北角向外突出处抢筑一方形城垣。

随后,符丕部将石越领五千骑兵“游马以渡”,渡过汉江,攻占外城,“获船百余艘”,负载后续部队陆续渡江而来。东晋守军拼死抵抗,战斗异常激烈。

前秦部队继续从襄阳城西北角猛攻,幸有韩夫人所筑城垣为屏障,朱序领兵退守于此,从而有效挫败敌军进攻,襄阳城未落敌手。

荀灌娘搬救兵

晋时襄阳守将荀崧,被山贼杜曾围困,粮援俱断,危在旦夕。梁州守将周访兵精粮足,与崧有八拜之交。

崧无儿子,有女灌娘,年仅十三岁,改扮男装,带了父亲血书前去求援。灌娘提出走虚不走实,让父亲在城西北角树起降旗,说明朝出降,以懈怠贼兵。夜静时从敌军不整的东南角缒城(由城上顺绳索而下)而出,单骑来到周访营中。

周访佯装不救,灌娘要拔剑自刎。周访急抱住说,我是用话来试你,莫说与你父的交情,就是你这种孝心,也让我感动不已。遂命儿子带八百精兵前去救援,杀死杜曾,全歼山贼。

回府后灌娘换了女儿装与周郎相见,崧把女儿许配给他。(参见《晋书》卷九六《列女传》)。

王聪儿起义

王聪儿丈夫齐林,是黄龙垱人,王聪儿自然是黄龙垱的媳妇。

襄阳枫林古渡故事(流传襄阳的金黄)(3)

王聪儿起义(连环画)

清乾隆四十二年 (1777) ,王聪儿出生于襄北的一个贫苦家庭 。父亲去世得早,他随母亲浪迹江湖,学习杂技,跑马走绳,舞刀使棒。

有一次,母女二人在襄阳表演杂技时,一群流氓地痞上前挑衅,王聪儿凭着一身功夫打伤了几个地痞,被官府缉拿入狱。危难之时,一位年轻人出手相助,母女俩才摆脱了官司麻烦。

这个人是县衙总差役、襄阳白莲教首领齐林。随后王聪儿也加入白莲教。

王聪儿入教后,她成为齐林的得力助手,两人情投意合,16岁的王聪儿嫁给了齐林,被称作齐王氏。齐林在湖北收徒,教号 “大师父”,王聪儿号 “二师父”,人称 “齐二师娘”。王聪儿在民间以卖艺作为幌子,一方面劫富济贫,帮扶弱者,另一方面秘密宣传白莲教,劝人入教。

经过一段时间的宣传、发动、筹备, 嘉庆元年(1796),齐林率义军准备起义,时间定在元宵灯节,不料走漏了消息,遭到官府的袭击,齐林和一百多个同伴被杀害。

齐林遇害后,王聪儿继承丈夫遗志,于嘉庆元年三月,来到齐林老家黄龙垱,以齐林徒弟姚之富为首的教徒们,推为王聪儿为“总教师”。

王聪儿率义军挥师北上,在吕堰驿首战告捷;接着又攻克樊城,不久又南下攻下钟祥。有众四、五万人。二度进逼汉阳。后率师经河南入陕西。

嘉庆二年(1797)五月,到达四川)达县、东分(今宣汉),与四川的义军会师,共达十多万。她对义军进行整编,以黄、青、蓝、白等为记号,分襄阳黄号、襄阳白号、襄阳蓝号、达州青号、东分白号、太平黄号、巴州白号、通江蓝号等八路。设掌柜元帅、先锋、总兵、千总等职;她被推为八路义军总领袖。

不久,率襄阳黄号东还,在白帝城大败清军,后乘虚进入湖北的巴东、归州(今秭归)一带,由兴山、保康趋南漳,再由宜城、钟祥北攻襄阳、樊城。见敌有防备即回军房县、竹山,在郧西大败清军,杀清护军统领慧伦。

不久,又入陕西,越大巴山进军四川,与各路义军会合,转战于川、陕边境。

嘉庆三年(1798年),率众进逼西安;待敌主力赶往西安后,乘虚再度进入湖北。由于孤军深入,被清军包围于郧西的卸花坡(又名阎王扁);后退至名叫一碗水的山顶,矢尽粮绝,跳崖牺牲。

襄阳枫林古渡故事(流传襄阳的金黄)(4)

网络配图

与金黄小姐有关的地名

现今,襄阳有不少与金黄小姐有关的地名。

【营盘】【磨旗山】

营盘襄阳古城西偏南约3千米处,有一个村子叫营盘。

营盘,兵营的旧称。俗话有“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之说。

营盘村东南边有琵琶山、虎头山,西边有万山等,是襄阳城的天然屏障,营盘村处在要塞之地,是过去兵家必争之地和安营扎寨最理想的地方。

传说,官兵采取“围而不打”的战术把金黄小姐的人马围困在襄阳城内三年零六个月。义军粮草所剩无几。金黄小姐想出了一条退兵计策。

这天正是中秋节,金黄小姐令城外的义军在万山南侧山上支起几十盘磨,每盘磨上套匹毛驴,磨眼里插上各路将官的旗帜,在驴尾巴上绑上鞭炮。鞭炮一点燃,几十匹毛驴围着磨盘飞快地转起来。金黄小姐又令将白米喂饱的猪从城门洞赶出。

官兵看到城外山上战旗飞扬,城内粮草充足,军心浮动,破城无望,便丧失了斗志,松懈了防备。义军乘机杀出城外,官兵溃不成军,只好弃了兵营,抱头鼠窜。

后来,人们称官兵安营扎寨的地方为营盘,义军支磨摇旗的地方叫做磨旗山(又写作摩旗山)。营盘、磨旗山(摩旗山)名称由此而来。

磨旗山名称的来历还有另说。清同治《襄阳县志》载:“县西十里,相传元人聚兵,尝磨旗于此,有冈峦起伏,凡九里,名九里冲。府志云,山形似旗,故名。”

如今的营盘已是高楼林立,道路纵横,成了繁华的都市。

【千弓】

千弓村位于襄阳古城南约20千米、欧庙镇西北8千米处,东接康咀村,西邻江庙村,南连聂营村,北靠庞岗村。

传说金黄小姐用“猪吃白米人吃糠”计策打败官军后,冲出襄阳城,向襄南转移,行至欧庙辖区一个岗岭上,人困马乏,而官兵紧追不舍。为了轻装上阵,金黄小姐把所带备用的1000张弓,埋在岗岭下一个水坑里,率军继续转移。

官兵一路追赶,听说金黄小姐埋了千张弓于土坑之中,官军头目下令士兵挖掘。久挖未见,官军头目又胁迫当地百姓一同挖掘。挖了几天,天降暴雨,挖掘之处变成了堰塘,千张弓得以保全。后来,人们就称所挖堰塘叫千弓堰,再后来,就把千弓堰附近的村庄叫做千弓。

【卸甲山】

卸甲山位于襄阳古城约25千米、欧庙镇西南4千米处,东接文垴村,西邻鲁衙村,南连卢畈村,北靠聂营村。卸甲山为一土山小阜。阜顶面平坦,它高出周围耕地约10米,阜顶上西北高东南低,面积约500~600亩。

传说金黄小姐把千张弓藏在水坑后,继续前行。走到一高台上,正准备休息的时候,高台不远处人声鼎沸,放眼望去,只见一支队伍快速向高台移来。是官兵追来了。金黄小姐所带人马连日奔波,加之道路泥泞、食物欠缺,饥饿难忍、疲惫不堪;身上又穿着几十斤重的盔甲,寸步难移。眼看官兵马上要追上了,金黄小姐果断下令,卸下盔甲。于是,兵士们把盔甲卸下了,轻装前进,甩掉了官兵的追击。传说卸甲山西南的一个小山坡,金黄小姐曾在此擦脂抹粉,因此人们称此坡为“胭脂坡”。

后来人们称此高台为卸甲山。

【马槽山】襄阳附近有座山叫马槽山或饮马山。传说金黄小姐曾带队伍到此山下汉江边喂马喝水,故叫马槽山。

【金黄小姐坟】金黄小姐坟

东津镇魏李村李家大山有一座墓,传说是金黄小姐坟。此墓位于东津镇魏李村一组南400米处,东距狮子山约1200米,西北距李湾村约1000米左右。该墓座落在海拔349.2米的李家大山主峰北侧,其封土为圆形,高约8米,底径约50米,封土上现为耕地,有盗挖痕迹。

当地流传为金黄小姐坟。因无历史记载,其时代、墓主难于确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卸甲山春秋中后期至汉代的大型墓地】

2014年,考古人员在卸甲山发掘了一处大型春秋中后期至汉代的大型墓地。这些墓葬全部为土坑墓葬,出土了60多件文物,包括青铜器10余件、陶器近50件,还有少量玉器。出土的陶器多为磨光黑皮陶,大部分上有彩绘。青铜器包括青铜剑、铜箭镞、车马器等。

(杨立武 朱家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