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语:

作者是申妈的一个技术移民客户,今年拿到登陆纸,最近刚刚登陆,应我的邀请,给大家分享一些新移民登陆后的生活经历。非常感谢她抽出时间,写出自己的亲身经历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一些朋友们。

序言

2019年7月3日下午3点多落地多伦多皮尔森机场,到现在(2019年7月29日上午11时许),作为一个新移民的我,已经在多伦多存活了三个多星期了,这期间我租到了城中心的一个全新的Studio, 置办好了家具,申请了银行账户,拿到了PR Card,申请了Health Card, 在YMCA注册会员并体验了两周的健身房和各种课程,考过了Knowledge Written Test, 正在等待G1 Driver’s License 和Health Card 分别在一个月和两个月后寄到我的邮箱。出国前从“闲话加拿大”和“多吖多吖多伦多”学习到很多信息,小新和豌豆也回过我的私信给与帮助,在此感谢他们,也把他们的节目推荐给大家。感谢申妈在我移民之路上的帮助,她建议我写篇文章把我登录后的点点滴滴跟大家分享下!我试着分章节,大体按时间顺序捋一下吧。

一.从出发到落地:入境通关

本来打算6月中旬出发,大概三月份就买了机票,单程将近四千。海南航空还算是便宜的。豌豆也曾经推荐过海南航空,说头等舱的餐食超级棒,飞行途中还有WIFI。重点说说换乘的时候居然是要自己提取行李的(在选机票的时候没注意看上面的行李转运备注)。

上了飞往多伦多的飞机,看到满满的一飞机人,记得五月去新西兰,旁边的座位没有人,好好的斜躺着睡了一觉。顺便说一下,文中我会多次对比新西兰的生活,毕竟生活了7年的地方,深深地情感,和这个仍然陌生但要久居的国家,有很多相似但很不同的地方,也可供准备移民并有多个国家可供参考的幸运人群参考。

长途飞行最大的挑战是脚,我旁边的北京女士带了一个吊脚神器,真的很棒啊,把袋子挂在座位上,脚搭在带子上,也强烈建议买一个颈枕。海南航空是两餐,起飞后一餐,降落前一餐,中间自己可以去倒水喝。刚上飞机旁边的北京女士就问WIFI密码,空姐说这个机型的WIFI还不能使用,很抱歉。我有点失望,能从高空和地上的人say hello应该是很酷炫的一件事。

下了飞机就看路标随大流走,先遇到了几排机器,在电脑上自助填写清关表,会问到加拿大的目的,移民啊,读书啊,旅游啊,等等。新西兰还是纸质的表格,问你带了什么?比如现金,贵重物品,新鲜的植物和肉类,还有近期是否去过森林之类的。然后电脑会打出一张纸,拿着纸继续走,然后会碰到海关样的柜台。人很多,有一个工作人员看打出来的纸,然后告诉你去站哪一行排队,或者直接离开。终于轮到我上柜台前,小哥问我什么身份,我说“new immigrant”, 他又问”do you have some valuable things to be shipped here later?” 我不理解这是个啥问题,他又问”like Gucci, jewelry and such?” 我说”No, not at all. I am not a rich Chinese, lol.” 他最后说”Congratulations!” 示意我可以走了。

移居加拿大的六点理由(一个新移民登陆加拿大后的生活历程)(1)

这个走了不是离开,而是走向另一个环节。进到一个宽敞一些的屋子,牌子上写”immigrant, visitor, student”。柜台很多,但是开放的只有两三个。等候区已经坐了十来个人,等了半个小时之久,终于到我,叫我的不是对面柜台的人,而是从等候区的小隔断出来的一个女官员。进去交给她护照和登录纸(之前每个环节都要先交上证件),她问了我移民状态,带了多少钱等问题(新移民至少要有8000-10000加元的资金,我带了8000左右的现金,并没有出示给她看,其他方式的资金形式都行,比如说汇票和资金证明),问我住在哪,我说先订了酒店。她让我出去等。大概五分钟吧,她叫我进去,在登录至上签了些字,在我的签证张划了一下,让后给我一个表格,说等我确定了住址以后,以以下三种方式通知移民局,他们会把PR卡寄给我。表上写着传真,电话和登录移民局网站三种方式。强烈建议:之前就确定好邮寄地址,直接告诉他就不必做 change of address 这一步。强烈推荐避免这一步,因为我屡次使者在移民局网站上修改地址,总是提示error,后来拜托中介打电话咨询,移民局说网上那个不能用,这是什么鬼!?所以最后改地址还是电话做的。PR卡平均审理时间4-6周,但是我的2周多就寄到了。

完了就真的是完了,没有什么开箱检查,没有什么claim, 没有什么生物检查。直接拐个弯出去了!这也太草率了。有时候想想也是,加拿大地大物博,物种丰富,怕啥啊。和新西兰不同,那里离大陆远,物种和少,一个外来的蜜蜂都可能导致本地生态的极大变化,所以生物检查是非常严格的。就这样,出了机场,准备正式踏上多伦多土地

二、落脚找房

第一个落脚的旅馆是出发前在Booking上订的,在90 Poulett street,当时选它是因为它离downtown很近,附近还有超市,决定应该很是方便。在“华人好车”软件上查了一下,过去也就40块钱多一点,果断叫了车,省去了很多麻烦。

因为这个房间后面接到通知说给我换到一个较大的房间但是半地下室,所以想换个房子,在airbnb上搜到要给房子,价格相当低,115加元,studio,非常好的街区。房东是个华人小姑娘,很开心的加了微信,订了她4天的房子。她第二天非常热心的开车来接我,帮我搬家,算是我的第一个朋友了。房子非常好,强烈推荐。

在这种安静舒适的房子里我开始了我租房的事业。出发前听闲话加拿大知道一个有名的地产中介,Evan Tang,很热心专业,带我看了北约克的一个一室一厅的房子,离地铁站很近,房子也挺大,当时就急着想定下来,租金大约2100加币/月。但中介说要等房主回话。我本来想着靠这个团队解决房子,不用再找别的途径了。但是airbnb的房东小姑娘无意中提到说有个朋友很好,她这个房子就是那个朋友帮忙买的。我想着多问一个人也无害啊,就加了一个叫Jenney 的中介,越南人,很耐心很专业,也是强推。她很快发给我了5、6个房源,价格也比之前那个中介提供的要低。最重要的是这些都是现房,随时可以搬。非常兴奋的约她看房。

移居加拿大的六点理由(一个新移民登陆加拿大后的生活历程)(2)

我现在的这个studio就是第二次看房就选中的。她带我看了市中心好几处房子,我住的这个在Yonge Street, 对面就是 Eaton Centre, 地铁就在楼下,非常方便。这栋楼还没有完全建好,所以房东的价格要的低一些,1875加元,不带家具,不包水和电。这个拐角的studio全是落地大窗,采光好到爆,我一眼就看上了。当时为一个顾虑就是才装修好的房子会有味道的问题。犹豫再三还是选了它,也确实没有什么味道。

移居加拿大的六点理由(一个新移民登陆加拿大后的生活历程)(3)

然后我从宜家采购了一些简单的家具稍微布置了一下,选好家具后,这边也有华人提供相关提货送货和安装的服务,费用50加币/小时,一共人工费花了1000人民币,从买回来到装上花了四个多小时。选好房子以后有很多事情要办。需要买tenant insurance, 需要在能源公司开户,需要交钥匙和门禁卡的押金,需要到银行开支票交第一个月的房租加上首尾两个月的押金(一共三个月租金)。这有当这些都办妥以后,房东才会把钥匙交到住户手上。当时觉得非常繁琐,现在写起来竟然是一句话的事。

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