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对子女的爱,是世界上最深沉、最纯粹的爱,它不求回报,宽广无私,如果孩子生病了,父母尚且焦虑难过,恨不得替孩子得病,那如果孩子出了意外死去呢,父母肯定是肝肠寸断呀!

可《世说新语》雅量部分里面有这么一个故事:豫章太守顾劭,是顾雍的大儿子。顾劭突然在豫章去世了,当时他的父亲顾雍正在家里跟同事和下属聚会,众人一起下棋,大家玩得很开心,气氛很融洽。仆人忽然来禀报:大公子的信使到了,可是没有大公子的书信。顾雍历经宦海多年,阅人历事无数,他是何等的聪明,这时他已经知道自己最亲爱最看重的大儿子已不在人世了,但当着众人的面,顾雍的神情没有丝毫变化,依然跟大家谈笑风生,直到宴席结束,宾客散去。

仆人在他刚才的坐垫上发现了一摊血迹,原来当顾雍得知丧子噩耗时,他虽神色未变,照样与众人下棋聊天,但内心悲痛欲绝,用指甲紧掐手掌,鲜血流出沾湿了坐垫。宾客走了以后,他才叹气说:“我已经没有延陵季子那样的高尚旷达了,又怎么能够像子夏那样因丧子而哭瞎眼睛,招来人们的指责呢!”

于是就开解胸怀,散去哀痛的情绪,变得神色自若了。

临死前对孩子说的话(做父亲的神色未变--世说新语小故事)(1)

世说新语

毛主席在得知爱子毛岸英在朝鲜战场牺牲后,据在场的卫士回忆,毛主席听后怔住了,一声不响,身边的人都不约而同地低下了头,不知道该怎么办,没人敢说一句话。只见毛主席的眼圈湿了,却没有流泪,过了许久,他才发出一声叹息:“谁叫他是毛泽东的儿子呢!……”这时,大家都禁不住泪流满面。

临死前对孩子说的话(做父亲的神色未变--世说新语小故事)(2)

魏晋风流的故事集

这两个故事都说的是父亲在面对丧子之痛时的表现,顾雍更多的是害怕别人指责他儿女情长所以故作镇定,而毛主席,则站得更高,情怀更深,他是为了新中国,为了人民的幸福,把个人的骨肉亲情放在一边;为了新中国的成立和老百姓的福祉,毛主席痛失六位亲人,他自己毫无怨言、一生简朴,这就是伟人的胸襟和风范啊!

临死前对孩子说的话(做父亲的神色未变--世说新语小故事)(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