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把智商和情商放在一起说,评价他人,一般来说,我们认为学习好,能考上好大学就是智商高,我们通俗的说法就是聪明,智商和情商都是从国外引进来的概念,在此之前,我们有自己相关的词汇来表达这层意思,之前在一本讲心理学的书籍上看到了关于智商和情商的解释或者说是定义,书上说智商主要是逻辑思维思考的能力以及想象能力,情商主要是控制和管理情绪的能力,当然,这只是一本书上的解释,或许其他著作还有其他解释,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什么是情商包括哪些方面?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什么是情商包括哪些方面(什么是情商)

什么是情商包括哪些方面

我们经常把智商和情商放在一起说,评价他人,一般来说,我们认为学习好,能考上好大学就是智商高,我们通俗的说法就是聪明,智商和情商都是从国外引进来的概念,在此之前,我们有自己相关的词汇来表达这层意思,之前在一本讲心理学的书籍上看到了关于智商和情商的解释或者说是定义,书上说智商主要是逻辑思维思考的能力以及想象能力,情商主要是控制和管理情绪的能力,当然,这只是一本书上的解释,或许其他著作还有其他解释。

那么我们大多数人认为的情商是什么样呢? 情商的概念比智商出现的晚,一开始大家只讨论智商,对于情商这块我们有自己的概念和评价体系,那就是会不会做人,后来引进了情商这一概念,大家都跟赶时髦一样拿来用,其实大家还是把情商和会不会做人等同起来了,所以现在通常意义上大家认为的情商高就是指会做人,情商低就是不会做人,这就是大家对情商的理解。 大家之所以有这样的理解,是因为受到了其他舆论的影响,因为其他人描写的情商跟大家所熟知的会做人是一样的,察言观色,左右逢源,大家根本不管其本来的含义。

当我们跟别人谈论或者讨论时,如果涉及到某一个概念,谈论双方对这个概念有一个共同的认识是谈论的前提,一个概念都会有个定义,讨论双方都是基于这个相同的定义来认识这个概念,这样的讨论才有价值和意义,不然就会显得可笑甚至是愚蠢,比如你跟一个人讨论一个事物或者概念,都在表达自己对这个事物的看法,但实际上你跟另一个人对这个事物或者概念的认识根本不一样,一个在说东一个在说西,一个说这是对的,一个说这是错的,就好比一个人说A是对的,一个说B是错的,当然,他们都认为他们是在讨论一样的东西,他们都认为别人想的跟自己想的是一样的,但事实上却是不一样的,毕竟人们在讨论之前,不会对他们讨论的事物事先做个自我认识的对比,在达成共识后再来讨论,所以结果就是人们讨论了半天,其实根本不在讨论一个同一个东西。

现实情况是大家在新接受一个事物或者概念时,往往都是按照自己的理解去理解这个新事物,或者按照别人的理解去理解,而不去管其本来的意思,其被创造时赋予的含义,大家都习惯于主观地判断和理解,如果所有的新概念或者事物都能像我们数学中的公理、定理那样,就不会有各说各的,一个说东一个说西这种情况了,因为当我们说一个公理或者定理时,我们都可以确认我们是在讨论同一个东西。

在日常生活当中,经常会出现一些乱用或者错用成语搞出的笑话,原因也是对想用的成语认识或者理解不到位,按照自己的理解去理解然后引用,对于一些很大众化的网络流行用语的引用,甚至可以说是随意,随意改变其本来意思。

在网络以及生活当中,我们常听到别人说羡慕那些情商高的人,愿意和喜欢跟情商高的相处,希望成为情商高的人,以及努力学习成为情商高的人,希望自己和家人都成为情商高的人,诸如此类论调,如果连情商真正是什么都不知道,何谈自己喜欢或者希望成为情商高的人,或许大家只是喜欢或者成为成功的人,因为大家看来成功的人都是情商高的。按照前面对情商的定义,情商是指控制和管理情绪的能力,那么情商高的就是那些喜怒不形于色的人,城府深的人,当然,可以肯定的是,大多数人认为的情商高不是这样的,一般来说,也不会有人把这个当成目标到处跟人说,因为大家认为的情商高肯定是褒义的,而这很明显是贬义的。

或许大家根本不在乎情商到底是什么意思,其定义是什么,其只是一种表达方式而已,一种表达情绪态度的方式,我喜欢你就是情商高,不喜欢你就是情商低。当我们看到一些人争论地不可开交,谁也不能说服谁的时候,其实他们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在争论什么,他们完全有可能在为两个完全不一样的东西在争论,其实也没有必要让别人接受你的观点,因为每个人的成长环境,教育背景,生活环境,工作生活经历都不一样,每个人都以自己的背景思考问题,看待问题,有差异是正常的,但是大家都喜欢以自己的立场看待别人的问题,去评价别人,这样很显然会造成冲突,所以我们在面试当中能发现很多面试双方观点的冲突,每个人都希望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别人,人的认识是有限的,就像盲人摸象,井底的青蛙,摸到大象尾巴的盲人和摸到大象腿的盲人,认为的大象肯定是不一样的,你不能指望他俩谁能说服谁,只有徒劳的争论罢了;你不能指望一个在井外的人去说服井底的青蛙相信天空不只是井口那么大,同样,在面试时你不要尝试跟一位在一个行业一个公司工作几十年的人讲述其他行业其他公司的工作模式,因为他很有可能是不能理解的,这不是对与错的问题,而是人的认识确实是有限的,如果非要说错的话,那就是人不去承认自己的认识是有限的,还将自己的想法强加给他人,这样就真成了井底之蛙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