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封箱大戏(特稿封箱)(1)

小兰的辞旧迎新

封箱,旧时梨园行的规矩。讨其吉祥之意,小兰也作封箱一文。辞旧迎新。

封了箱,就意味着又要开箱了。

历年封箱大戏(特稿封箱)(2)

历年封箱大戏(特稿封箱)(3)

历年封箱大戏(特稿封箱)(4)

“封箱”的承袭

旧时,各戏班每年到十二月二十日以后,例有封箱典礼,稍有提前亦可。此举之意,无非为忙碌一年,当此改岁之时,大家皆要稍事休息,且年关在即,诸事也要张罗,故封箱之后,便不再演。戏箱封后,便不许再开。

历年封箱大戏(特稿封箱)(5)

一个典型的清末老戏园子,戏台为正方形,前后台由上场门和下场门联通,戏台三面有矮栏,四角有明柱支撑台顶

按照戏曲理论家齐如山的说法,戏班封箱仪式,源于官场封印之礼。

官场封印,与戏班封箱在时间、仪式等方面都有些相似。在官场,上至六部,下至知县,无论大小衙门,过腊月二十日,必要封印,过正月二十日,必要开印。封印开印,在各衙门中,都是很大的典礼,由钦天监择好了日期,由监印官,把印洗净,包好装于印匣内,供于案上,由堂官率领全衙门官员,行三跪九叩礼毕,封好存起来。开印之前,除有极重要军事外,其余一切公务,都停止不做……

历年封箱大戏(特稿封箱)(6)

戏班子里学唱戏的女孩们,裹着脚,亮着相,看上去非常的轻松,也不知道背后吃了多少苦

而戏班封箱为何与官府封印有相似的时间和仪式呢?或许因齐如山所言“因考戏源伶人有伶官之称”之故,所以戏之封箱与清代署封印之仪式相同。

将戏班封箱仪式按照官府封印之仪式去实施,将戏箱比作官府之印匣,将管理衣箱之“箱信儿”视为官衙之掌印者,将后台之班主视为官府之堂官等等,这些做法,当然现在无法辩识其真伪,姑且作为一家之言。将戏班视作官府,有助于艺人自尊心的保持,也可表明戏班对班中人员约束的严格,所谓“官法如炉”,班规亦不容违犯。

历年封箱大戏(特稿封箱)(7)

老北京七大戏楼之一的三庆园老照片

“封箱”的仪式

按旧时梨园界的规矩,每年在腊月二十三以后,各戏班都要举行“封箱”仪式,把装盛服装、道具的衣箱封存起来,并贴上“封箱大吉”的封条。在封箱之前,还要举行跳灵官仪式,由四位演员扮演灵官舞蹈祈福,跳灵官后向祖师爷上香,此后才贴封条。

举行了封箱仪式之后,戏班在正月初一以前,就不再演出。各戏班举行封箱仪式的时间不一,但一般都会在腊月二十三之后,腊月三十之前。据史料记载,清末民初时期的著名武生俞振庭,在当时是属于封箱最晚的一个。原因是他的生意好,过早封箱影响收入,所以在二十九(或二十八)才封箱,三十(或二十九)祭神(各班分别祭祀),初一又开箱了。

历年封箱大戏(特稿封箱)(8)

图为晚清时一支戏班子的乐队,各种乐器很齐全、种类繁多,有吹管乐器、拉弦乐器、打击乐器等

与戏班“封箱”相对应的是戏园的“封台”。年终时,戏园停演也要举行相应的仪式,称为“封台”。年终封台时,戏园子多邀请戏班演出本戏或新排之戏,以感谢观众一年来的惠顾。而且,封台戏演毕后,要跳灵官和燃放鞭炮,起到告知观众己封台之意,在除夕前不再演戏。

历年封箱大戏(特稿封箱)(9)

1952年时的长安大戏院外景

物美价廉的封箱戏

在举行封箱仪式之前,戏班要演出最后一场戏,这场戏就称为“封箱戏”。封箱戏作为一年演出的结束,多是演出各自的拿手戏,或演反串戏。所以,封箱戏的观众,因戏好价廉之故,人数都较平日加增。

比如谭鑫培在承应内廷期间,在外界的戏园中倒少见其演出。清光绪二十一年岁末,正值他重整三庆班,为了扩大班社名声,吸引观众,后台管事袁子明代表班中其他演员向其敦请,希望他在封箱时出演,一是满足观众的欣赏需求,二是帮助班内同行度过年关。谭鑫培应允后,精心设计了四出封箱戏,分四天演完。第一天《四郎探母》,他饰杨延辉,表现其唱功;第二天《长坂坡》,他饰赵云,表现其武生功底;第三天《雄州关》,他饰韩世忠,表现其武老生之技艺;第四天《战宛城》,他饰张绣,表现其做工的精湛。谭鑫培对于封箱戏的重视,可见封箱戏对于戏班来说的重要性。它既可为今年的演出划上圆满的句号,也为来年的演出拉开一个辉煌的序幕。

历年封箱大戏(特稿封箱)(10)

《四郎探母》谭鑫培饰杨延辉

各个戏班的封箱戏,多以“反串戏”出现。反串戏用于封箱,其一,可以充分展示班中演员的才能;其二,班中演员反串其他行当,为平时演出罕见者,势必会激发观众的兴趣,前往观看者必多,可助声势;其三,反串戏多为大合作戏,也可借此展示戏班的演员阵容,有助于同别的班社竞争。更为重要的是,反串戏在年底演出,可以有效地烘托出过年的气氛,体现这种特殊应节戏在剧目安排上热闹、喜庆的原则。

小兰的封箱戏

2018年,冀小兰也是从头忙到尾。文字的,视频的,想着法把馆藏中的珍品展现出来,虽有不得要领之处,总算是勤勤恳恳一番吧。

此刻,特别想提的是今年档案文化微视频的制作,从一份珍贵档案开题,展示档案背后的久远故事。这种做法,不光是我们河北,即便是全国省级档案部门而言,也是率先的尝试了。

视频,用网络语言来概括,就是“有图有真相”,这可是当今线上网友认可的最靠谱的信息模式了。时值岁末,小兰在“封箱”之际,就是想把一年来的档案文化微视频做一番视觉盘点,小兰的“封箱戏”,也是让视频中的角儿再返场亮相,祝大家、祝小兰新年吉祥!

历年封箱大戏(特稿封箱)(11)

历年封箱大戏(特稿封箱)(12)

历年封箱大戏(特稿封箱)(13)

历年封箱大戏(特稿封箱)(14)

历年封箱大戏(特稿封箱)(15)

历年封箱大戏(特稿封箱)(16)

历年封箱大戏(特稿封箱)(17)

历年封箱大戏(特稿封箱)(18)

历年封箱大戏(特稿封箱)(19)

历年封箱大戏(特稿封箱)(20)

历年封箱大戏(特稿封箱)(21)

历年封箱大戏(特稿封箱)(22)

历年封箱大戏(特稿封箱)(23)

历年封箱大戏(特稿封箱)(24)

历年封箱大戏(特稿封箱)(25)

历年封箱大戏(特稿封箱)(26)

历年封箱大戏(特稿封箱)(27)

历年封箱大戏(特稿封箱)(28)

历年封箱大戏(特稿封箱)(29)

历年封箱大戏(特稿封箱)(30)

往期精彩要目:

《冀小兰晒大馆藏》

《家风在记载中传递》

《从“张联合”到“满负荷”》

《“醇香”是这样酿成的》

《走进商震信札档案》

历年封箱大戏(特稿封箱)(31)

冀小兰

在大家的关注中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