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坐在椅子上,身子向后一靠,指着我的脸朝我吼叫。”据澳大利亚广播公司5月31日报道,澳卫生部长亨特被指在与凯瑟琳市市长谈话期间语言粗鲁,被批性别歧视和厌恶女性。

以色列卫生部长冲突(澳大利亚的女人毫无地位)(1)

报道称,去年12月,凯瑟琳市市长米勒女士来到堪培拉,希望亨特能够给该市拨发更多资金,来应对当地的污染问题。米勒表示,亨特的回应是充满污言秽语的咆哮:“你×××就别想了,你×××要跟斯库林参议员处好关系……”

米勒表示,亨特的言行是对自己的侮辱,因此于去年12月写信给他,要求他对自己的言行做出解释并道歉。不过亨特2月份才回信,信中不仅没有表示道歉,反而指责米勒行为不当。米勒于是再次致信亨特和澳大利亚总理特恩布尔,这次才换来了亨特30日的道歉。

其实,性别歧视和厌恶女性现象在澳大利亚并不少见。英国《独立报》2013年报道称,澳大利亚是个“爷们至上”的国家,性别歧视比其他西方国家更加明显。其中最突出的例子便是该国媒体和时任反对党领袖阿博特对于前总理吉拉德的系列攻击和羞辱。2010年,吉拉德成为澳大利亚首位女总理,虽然做出不少成绩,但她还是常常遭到媒体的冷嘲热讽,从身材到家人到私生活,媒体对吉拉德的攻击可谓“全方位无死角”。2012年,吉拉德父亲去世,播音员艾伦·琼斯甚至表示,吉拉德的父亲是“死于羞愧”,因为他有一个整天在议会撒谎的女儿。数天之后,阿博特在一次议会辩论中甚至表示吉拉德政府应该“死于羞愧”。

这句话引起了吉拉德的强烈反击,她指责阿博特多次称呼自己为“贱人”,还认为男性比女性更适合做领导,“我父亲并非死于羞愧,我的政府也不会死于羞愧。如果阿博特想知道什么叫厌恶女性,他只需要照照镜子。”这段15分钟的演讲被观看数十万次,甚至让该国权威词典把“厌恶女性(misogyny)”一词的含义扩展,从传统上的“对女性的仇恨”变为“对女性根深蒂固的偏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