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无数网友的童年回忆、十八次上过春晚的小品演员巩汉林,在大家印象中风趣幽默,用无数金句段子给观众带来欢笑。
可近几年鲜少露面的他却因为一番言论频频上了热搜。
最近,巩汉林身为全国政协委员在“两会”期间的采访中讲到自己近些年的相关提案。
视频中,巩汉林褪去嬉皮笑脸,布满皱纹的脸上是严肃而又认真的神情。
他呼吁国家政府对劳动模范表彰制度进行改革,要让模范有价值,让百姓对模范感到欣慰。
为了侧面佐证他的观点,他列举了一些自己很不齿的乱象,其中有一条是某足球队球员收入和成绩不成正比;
也就是这一条,引来了前国足队长冯潇霆和足球评论员董路的回击,瞬间引爆舆论,无数网友前来围观这场闹剧。
有人问道冯潇霆是否要退役时,他首先表达认可,接着补了一句,“让位给巩汉林。”
到底是随口一说还是暗里藏针,也只有他本人知晓。
但这一赤裸裸的言论,明眼人都看得出是暗讽巩汉林针对国足的发言。
网友瞬间愤愤不平,纷纷在评论区反击冯潇霆,询问他什么时候退?
甚至调侃他“不退不是男人”。
冯潇霆只好将这条动态删除。
不久后,巩汉林也在短视频平台上传了一条回应视频,
视频里的他调侃前段时间国足输掉越南的比赛并表示十分痛心。
在结尾顺便秀了一把珍藏的足球,以此证明自己是个球迷。
谁料,这时候跳出来一个董路加入这场争议,他开直播指责巩汉林不懂装懂,是球盲。
甚至让他只评论文艺作品,少说足球的事儿。
这次不管是不是球迷的网友都怒了。
难道不懂做饭就没有资格点评饭菜的好坏吗?
事情到此已经没有讨论的必要了。
但经此一事,让众多网友再次将目光关注到巩汉林身上。
很多人疑惑65岁的巩汉林敢说敢言,多年无新作品的他底气从何而来?
让我们扒一扒巩汉林的经历,或许就能明白为什么。
01
巩汉林1957年出生于辽宁省沈阳市,父母都是河南豫剧演员。
家庭环境的耳濡目染在小时候的巩汉林身上埋下了一颗表演的种子。
大学进入沈阳师范的巩汉林对录取自己的哲学系没有一点兴趣,我行我素的他一心只想往表演方面发展。
经过努力,毕业后,巩汉林果真进入了沈阳曲艺团。
无亲无故的他在那里遇到了一个女人——金珠。
那个时候的巩汉林并没有表示出对金珠的爱意,反而是金珠率先看中了这个有才华的小伙子。
金珠开始想方设法接触巩汉林,经常去往他写作的房间以借东西为由找他聊天。
可巩汉林沉迷于写作,对金珠的主动爱答不理。
金珠看他对自己爱答不理,越发来了兴趣。
她观察到巩汉林毛笔字写的好,就软磨硬泡想让巩汉林教他。
巩汉林对这个三番五次找自己拜师的女孩没有办法便答应下来。
手把手的教学让本来对写字没有兴趣的金珠也生起了对学习的热情。
巩汉林也在和金珠的交往中,慢慢喜欢上这个女孩儿。
两颗心越走越近,最终二人喜结联姻。
1983年,巩汉林与金珠结婚。
婚后第二年,儿子巩天阔出生。
在单位工作的那些年,巩汉林慢慢显露出自己的才华,自己写的相声段子总是受到别人的夸奖。
但他总是对自己不满意,想要精益求精。
1988年巩汉林在大连参加相声大赛时,当时的他就想着如果能拿奖,自己一定找一位好老师。
功夫不负有心人,巩汉林拿到了第三的成绩。
他的表演也受到了同在现场的相声名家唐杰忠的注意。
二人一拍即合,结为师徒。
师父唐杰忠在和巩汉林的接触中,慢慢发现他的表演天赋,
为了让这颗金子散发出最大的光芒,唐杰忠鼓励他前往北京发展。
到达北京的巩汉林在师父的帮助下,慢慢接触起小品,他毅然决定改行,在小品的舞台上发光发热。
至此,巩汉林开始了职业生涯的大起步。
1988年,巩汉林第一次上台表演小品是在地方春晚的舞台上,他的搭档是初出茅庐的赵本山。
二人合作表演了小品《十三香》。
巩汉林饰演一个摆地摊卖十三香的摊主,赵本山饰演一个盲人卖报者。
两人因为抢地盘互相拆台,你一言我一语的逗笑观众。
巩汉林在节目中唱了一首小曲《十三香》。
这首小曲,郭德纲带领的一众弟子包括岳云鹏等,都在不同的活动中演唱过。
1990年,巩汉林首登央视春晚舞台,与岳红合作表演了小品《打麻将》。
二人扮做两口子,家庭妇男的巩汉林在观众面前控诉妻子岳红沉迷打麻将,引发笑料不断。
登上春晚的第三年,也就是1992年,巩汉林搭档赵丽蓉表演小品《妈妈的今天》。
这是他们的首次合作。
当年,在后台第一次见到赵丽蓉的巩汉林十分拘束,不知道该如何打招呼。
可没想到赵丽蓉率先开口,说的第一句话就让他卸下了防备。
“你就是儿子吧”。
巩汉林反应了一会儿才明白过来赵丽蓉老师说的是节目中的儿子。
巩汉林赶紧称呼“赵老师好。”
赵丽蓉摆摆手,“还是叫妈吧”。
就这三言两语,巩汉林心里就认定了这个人。
节目之后,二人还真认了这门亲。
巩汉林直接在大众面前称呼赵丽蓉为“妈”。
从这开始,巩汉林的职业生涯在赵丽蓉的映照下走上顶峰。
时间来到1995年,巩汉林再次搭档赵丽蓉表演小品《如此包装》,
这个节目的火爆程度让他一夜之间就红遍大江南北。
这是一个如今看来都潮流感和批判性十足的作品。
扎着辫子的巩汉林饰演一个皮包公司老板,给来拍摄评戏MTV的赵丽蓉包装成为一名说唱歌手。
巩汉林让六十多岁的赵丽蓉改掉口音学时髦说话;
模仿国际巨星改名为“麻辣鸡丝”;
穿着暴露的服装赶鸭子上架式演出;
捧着哄着,用巨额劳务费诱惑签合同;
再利用合同,各种压扣劳务费,甚至不让离开。
这不就是现代经纪公司培养明星的套路吗?
虚假人设、高额违约金等,在二十多年前,这些东西已经让巩汉林的表演给琢磨透了。
小品中所表达的深层内涵,更是让人唏嘘不已。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左右,说唱从美国传入中国,中国传统曲艺文化在面对西方说唱文化的冲击下呈现出消减趋势。
老一辈艺术家想要运用电视等媒体的影响重振传统文化的兴盛,可历史的洪流任谁也无法阻挡。
现如今,说唱已经成为最受年轻人喜欢的一种音乐形式,而传统文化却依旧面临无人继承的困境。
这种延续至今的难题,新与旧、传统与现代面临的矛盾仍没有一个完美答案。
1996年,《如此包装》之后,巩汉林带上妻子金珠和赵丽蓉再续辉煌,在春晚的舞台上表演了小品《打工奇遇》。
宫廷玉液酒,一百八一杯。
这句台词在2021年突然爆火,成为“新型暗号”。
如果有人对你说出上一句,可你答不出来下一句,那你极有可能被判定为境外人士。
巩汉林自己可能也没有想到十几年前的作品会以这种奇特的方式翻红。
暂且不表这种方法是否可行,至少证明了经典作品的价值所在和观众喜爱
和赵丽蓉老师搭档的日子,巩汉林的小品有四年荣获央视春晚全国观众最爱的节目小品类一等奖。
可一个噩耗的袭来,让巩汉林猝不及防。
2000年7月17日,在活动中的巩汉林突然接到一个电话,是赵丽蓉的亲生儿子。
电话那头传来一个哽咽的声音,“咱妈去世了。”
巩汉林当头一棒,大脑瞬间空白,可他即将上台表演,这该怎么办?
妻子急忙在一旁安慰他,先表演完再说。
鲜少在舞台上出错的他,第一次结结巴巴,差点没有表演下去。
勉强完成演出后,他第一时间赶往赵丽蓉家,满腔哭丧的他再也见不到赵丽蓉老师了。
其实早在1999年,春晚前十天,赵丽蓉就被确诊为了肺癌晚期。
可表演就在眼前,现在换人做调整已经来不及了。
得到赵丽蓉患病消息的巩汉林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办好。
他既担心赵丽蓉的病情,怕表演会让她吃不消,可又怕这将会是赵丽蓉老师最后一个春晚,不让参加会造成她临终的遗憾。
赵丽蓉的亲生儿子们倒是做出了抉择,知道母亲“表演为大”的他们对赵丽蓉隐瞒了病情,只为让她可以心无旁贷的演出。
那一年的春晚舞台,是巩汉林最难熬的一年。
在舞台上和赵丽蓉一起欢声笑语的他内心早就奔溃不已,
可为了观众,为了赵丽蓉老师,他还是咬碎了牙,将最好的表演呈现出来。
演出效果非常好,那一年的小品《老将出马》里面的一句台词“点头yes摇头no,来是come去是go”成为当年最火的金句。
巩汉林在失去赵丽蓉后,和黄宏再次组为搭档。
二人一共上过7回春晚,也创作出一些不错的作品,可传播度和好评度远不及从前。
2010年之后,巩汉林再也没有登上过春晚。
时隔多年以后,巩汉林终于向大众吐露了内心的真实想法。
原来在赵丽蓉病重的那段时间里,老人家多次把巩汉林叫到跟前叮嘱他,“做表演一定要讲究,不能将就。”
这十二个字永永远远的刻在了巩汉林心里。
从此,碰不上自己心仪的剧本,他就选择不上场。
宁愿远离大众,他也在坚守这“十二真言”。
可这一放多年也就过去了。
巩汉林的小品和其他小品表演者最大的区别在于,他总是用一种轻喜剧的讽刺,揭开社会荒诞的一面,让观众在笑的同时开始反思。
这是一个艺术工作者对自己的严要求,在生活中提炼艺术,反哺作品于大众。
可现在的时代是一个饭圈经济为主,流量为王的年代,春晚已经渐渐失去了小时候的味道,更多沦为一个符号。
老一辈的表演艺术家也在逐渐远去。
即使不在继续活跃在文艺上的巩汉林,作为政协委员的他依然保持初心,关心着社会的一举一动,关心着国家的发展。
他希望用自己微薄的力量推进社会向前进。
现在当你了解这些后,回过头来想,他为什么会说出那番话。
那是因为他的社会责任感一直没有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