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我国封建时代末代王朝,因为留下的资料和文书过于丰富且清晰,考古学界对大部分的清朝资料和相关文物都主要持保护的态度,将研究精力更多放在了唐宋等较为久远的朝代。

关于隆裕太后的野史(大清末代太后隆裕)(1)

但也正因为留下的资料和史实过于丰富,从朝政朝纲到后宫琐事,清宫剧及以清朝为背景的小说等衍生文艺创作,成为了古代衍生文艺创作的重要部分。

其中,清宫剧大多着墨于康乾盛世,以九龙夺魁或后宫女子群像等较为有趣的话题作为切入点,比如至今仍然比较经典的《康熙王朝》、《孝庄秘史》、《步步惊心》、《金枝欲孽》、《甄嬛传》等等。

出于乾隆之后的皇帝大多不作为或少作为,加上从封建王朝到共和制这一历史的重大转折点,写清朝末年,大多落笔于曾国藩、李鸿章等在时代的浪潮中翻云覆雨的人。

关于隆裕太后的野史(大清末代太后隆裕)(2)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不比于慈禧太后在本该由男子掌权的世界手握最高权力和被世人瞩目,也不比得清朝末代皇帝溥仪的妻子婉容,因染上毒瘾和与侍卫私通多被人诟病。

作为清朝最后一位太后,最后一位正统的皇后,即使是作为实际掌权人签下了使清朝覆灭的《退位诏书》,隆裕太后的一生,也太过于被人忽视。

终身不曾侍寝

当年,清太祖努尔哈赤立下遗诏说:“不可娶叶赫拉那氏。”这一举动,使得在清王朝往后的岁月里,叶赫那拉氏虽然身份地位依然显赫,但始终无法接近真正的权力中心,叶赫那拉氏的族人的女子即使入宫,也只能获得一些极小位份。

关于隆裕太后的野史(大清末代太后隆裕)(3)

这种状态直到慈禧成为太后后才得以改变。在古代,后宫很神奇地作为了皇帝和贵族们博弈的场所,所谓“汉不选妃”、“满不点元”,后宫女子身份的变化与朝政中权势的变化挂钩。

很少真的出现纯靠情感、喜恶加持的升降,因此,那个最高的位份——皇后之位,几乎可以说是,满清贵族巩固自身权力,不可避过的方法之一。

为了保证自身垂帘听政的权力不被干涉,慈禧在光绪帝选妃的时候,让自己的亲侄女——叶赫那拉氏·静芬,也就是后来的隆裕太后成为了皇后。

关于隆裕太后的野史(大清末代太后隆裕)(4)

在常人看来,成为皇后,成为一国之母,本该是一件让人欣喜若狂的事情。但是对于当时的隆裕皇后来说,他人眼中的殊荣,却是她寂寥无依的一生的开始。

作为慈禧太后巩固朝纲的工具,隆裕皇后还有另一项任务,那就是替慈禧监视光绪帝。在这种情况下建立的婚姻,当然不被光绪帝所喜,但碍于自己的“亲爸爸”的权势,光绪帝也不能向这位并不亲近的表姐发难,最终导致了两人夫妻名分名存实亡。

关于隆裕太后的野史(大清末代太后隆裕)(5)

后宫之中,光绪帝专宠珍妃一人,据说,隆裕皇后自上位以来从未侍寝,即使珍妃死后,面对隆裕皇后的示好和照顾,光绪帝也依然嗤之以鼻。

签下《清帝逊位诏书》

据历史记载,隆裕皇后其人,其貌不扬,但喜欢阅读西方的书籍。即使如此,身在后宫之中有如井底之蛙,再加上那个时代女子的局限性,隆裕皇后在成为太后之后,虽然跟慈禧一样拥有了把握朝纲的机会,却没有把握朝纲的野心和精力。

关于隆裕太后的野史(大清末代太后隆裕)(6)

在和光绪、慈禧同框描述的时候,隆裕太后是顺从温婉、文静贤淑到甚至有一些麻木的贵族女子形象,但在溥仪在《我的前半生》中的描述,隆裕皇后却是一个霸道、强势的人。

或许是突如其来的压力和权势使隆裕性情大变,又或许是因畏惧于慈禧的威严压抑过久触底反弹,隆裕太后的真实性情我们无法把握,唯一确定的是,隆裕太后带着年仅6岁的溥仪签下了“人心所向”的《退位诏书》。

出于一些现实因素,历史书上多记载“末代皇帝溥仪签下《清帝逊位诏书》”,后面偶尔跟上隆裕太后的名号。时人囿于溥仪的年龄,便多认为实则“隆裕太后签下《清帝逊位诏书》”。

关于隆裕太后的野史(大清末代太后隆裕)(7)

事实上,无论是溥仪还是隆裕,他们明面上是当时身份最为尊贵的两个人,实际上都无权势,清之覆灭,功过都不在二者,他们只是满清王朝的代言人罢了。

隆裕太后暴亡之谜

光绪和慈禧先后一天暴毙,一直都是一件耐人寻味的事情。然而,一谜未解,新谜又起,1913年,在签订完退位诏书仅仅一年后,年仅46岁的隆裕太后溘然长逝。

关于隆裕太后的野史(大清末代太后隆裕)(8)

坊间对此事多有猜测,有的人认为是清王室的报复,毕竟隆裕太后覆灭了满清皇族两百多年的祖宗基业;

有的人认为是袁世凯“斩草除根”,因为当年袁世凯一边忽悠隆裕太后架空清廷,一边联系革命党人得到了不菲的承诺,这期间或许与隆裕太后有什么不可告人的交易,所以迫使民国领导人杀人灭口。

传言一出,民国领导人立时自证。在对隆裕太后死因调查中显示:隆裕太后是长时间忧思成疾,常年有脾胃不和、肝郁、心情抑郁等小毛病,再加上宫人一时不察,未时刻保持室内通风,导致隆裕太后在冬日因为一氧化碳中毒产生的各种迸发症死亡。

关于隆裕太后的野史(大清末代太后隆裕)(9)

诚然,这都是民国领导人自证的一言之辞,事实的真相后代的我们也极难去还原和追溯。不过素问有言:“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悲则气消。”按隆裕太后寂寥压抑的一生来看,即使没有这场意外,恐怕也不能久于世间。

小结:权力斗争的牺牲品

她是满清贵族眼中的千古罪人,断送了清朝几百年的祖宗基业,让清王朝不存于世。同时,她也是革命党人口中的“女中尧舜”,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让南北统一、五族共和的局面得以快速实现。

但其实,她不过是一切权力斗争的没有灵魂、没有自我的傀儡,她是权力博弈的牺牲品。在局势的逼迫下,清王朝覆灭,不过是历史必然的结果。

而溥仪、隆裕签订的《退位诏书》,不过是让这种结果的过程更加温和,这是式微的整个满清王朝的妥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