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纯属原创,感谢评论与转发!
『【美美谈情感】,每天趣谈人物,社会,热点等情感新鲜事。在这里,有故事、有观点,有逻辑、有深度,期待您的关注!』
说实话,最近看了由叶一茜、陈建斌和傅首尔主参与的热播类教育类综艺《亲爱的小课桌》,几期下来,我只记住了一个孩子。
他叫凯凯,倒不是说他最优秀,相反,他有严重的社交恐惧,他对人很冷漠,经常面无表情,他非常自卑,他不敢上台表现自己,他害怕自己做得不够好。
在他脸上,丝毫看不到一个7岁孩子应有的快乐与欢笑,天真与烂漫,取而代之的,是跟他年龄完全不相称的成熟与小心翼翼,是一脸的落寞,无奈,痛苦,甚至是绝望。
里面有一个场景,让我印象很深刻,就是凯凯初次出现在老师们面前,大家跟他打招呼的时候,他是一脸冷漠地走过去,完全无视眼前的人。
没有回应,没有笑容,没有言语,甚至在别人问他话时,他沉默的把脸别过去。
孩子的脸上,无不写满着两个字:抗拒。
其实,孩子跟外界的相处模式,折射出了孩子与父母的相处模式,可见在家里,孩子对父母,是从心底里逆反的。
还有一个更揪心的场景,当所有小朋友轮番上台表演自己的特长时,有的孩子表演了唱歌,有的表演了跳舞,当轮到凯凯上台的时候,旁边的“校长”陈建斌说了一句话:“凯凯,轮到你了,听说你街舞跳得特别好”。
没想到,凯凯怯懦地不自觉地把身子侧过去,背对着大家,毫不犹豫地拒绝上台,嘴里说着“不要!没有!”
首先大家还以为他害羞,别的小朋友也轮番劝说:
尽管小朋友都在鼓励他,但凯凯依然不为所动。
见状,叶一茜走过去,拉着凯凯的手,看着他的眼睛,温柔地说,“凯凯,我知道你是最棒的,你的街舞跳得这么好,要不要展示给大家看一下,让大家也学一下?”
但很遗憾,任凭叶一茜再怎么鼓励,再怎么引导,凯凯都顽固地拒绝上台。
而在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地引导和规劝他上台时,7岁的铠铠,这个小小的身影,居然不知所措地被包围在人群中,脸上写满了恐惧,眼里噙满了泪水,他局促得几乎快要哭了。
这一幕,如果你认为,凯凯是因为性格内向,不敢上台,那就想太多了,他这不是内向,而是自卑,是严重的不自信,就像他讲的那句:“我怕我跳得不好。”
为什么会担心自己跳得不好呢?因为跳得不好会被批评!
他在家里,经常受妈妈的批评和否定,妈妈的言语,从来都没有温煦和鼓励,有的只是让他不断地做作业,不断地学习,而没有半点赞美和肯定。
这让孩子越来越感觉不到自我价值,更看不到成就感。
小小的他,明明很优秀,却全程表现得像个“傻子”,看得网友们心里只剩下一个词:心疼!
弹幕里,都是大家由衷的慨叹与惋惜:
而看到凯凯这一幕,在场的教育专家,也收敛了笑容,变得严肃异常,陷入了深思,直呼“太沉重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从妈妈的一言一行里,就不难知道答案。
所以当其他孩子都在尽情玩耍时,凯凯却只能背负着妈妈立下的军令状,一个人孤独委屈地在一旁写作业。
而他的那一句“我们班上有个人在跟我比成绩”,也让妈妈之所以给他额外布置这么多作业的原因 ,昭然若揭。
无疑,“别人家的孩子”,永远都是压垮妈妈心理防线的最后一根稻草,他们不允许自己的孩子不优秀,更不能接受他比别的孩子差。
在妈妈的心里,永远都刻着三个大写的字:高期待!
也正因为这三个字,凯凯所有的快乐,天性,甚至是基本的与同龄人交往的能力,学习的成就感和兴趣,都在这些永远无法跨越的题海里,在妈妈如一堵墙那样厚重的高压政策里,一点点被磨灭殆尽。
其实说这些,我并不是要崇尚那种完全放任不管的所谓“快乐教育”。
我们固然要让孩子释放天性,尽情玩耍,但在孩子价值观还没有成熟的时候,并不具备判断和决策能力的时候,确实是要适当地引导式地去逼他们一把。
而为人父母,希望孩子考个好成绩,这本来也无可厚非。
但很多父母忽略了,比孩子学习成绩更重要的,更值得一提的,是孩子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发育机制,作为一个普通人最起码的快乐与自信,最基础的融入社会的能力,最原始的自我价值感。
这些,才是教育最初的本质。
凯凯的这一切,说到底,跟妈妈对孩子长年以来的高期待有关,她希望孩子永远考第一名,以后考进清北和斯坦福,长大后有出息,能出人头地。
三毛曾说过:
为了打破阶层固化的壁垒,为了让寒门里也能走出贵子,在人生的这场马拉松上,我们开始想着把接力棒递到孩子手上。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我们就不信,孩子到达不了我们想要的终点。
于是出国留学,考个好学校,为爸妈争口气,便成了我们对孩子爱的最高认证。
殊不知,父母逼孩子学习,过早地透支他们的学习兴趣,这表面上是为孩子好,其实在这种焦虑的精英教育背后,折射的是对孩子欠缺的尊重,同时也剥夺了孩子做自己的权利。
孩子看似是为自己的未来在拼搏,实则是为了父母自己脸上的光彩,和他们此前未曾实现的愿望,在负重前行。
其实,孩子天生就是带着剧本而的来,他们有自己的思想,策决和想法,而作为母父,我们能为孩子做的就,是为他的剧本,写下美的好序言,会学护航和托举,尊重和放。手
至于后面浓墨重彩的每一笔都,应该由孩子自来己刻画,父母不应该过多地渗透,去替去他做决定。
心理学上有个“超限效应”,指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从而引起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
自从有了孩子,很多妈妈就完全忘了自己,在她们的生活里,世界里,只有孩子,只有孩子的学习。
这种牺牲自我,将自己与孩子的人生捆绑在一起,只会让孩子被套上爱的枷锁。
而没有先行理解孩子的世界,就一味掺杂过高的期待,只会让本应亲密无间的亲子关系慢慢变质,渐行渐远。
与所有父母共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