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嵩山少林寺”

少林寺详细介绍(你一定要知道的)(1)

少林寺详细介绍(你一定要知道的)(2)

“少林寺”创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地处中原腹地,交通发达,与都城洛阳隔山相望。孝文帝为了安置他所敬仰的印度高僧跋陀,在嵩山少室山北麓敕建少林寺。少林寺院即常住院,常住院是少林寺的核心,也是河南少林寺旅游的核心景点。

少林寺详细介绍(你一定要知道的)(3)

“少林寺”三个大字它是清代康熙皇帝御笔,早年康熙皇帝很少在民间留意墨宝,可谓是一字千金!

少林寺详细介绍(你一定要知道的)(4)

“少林寺园内为七进建筑,依次是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方丈室、立雪亭、千佛殿七进院落。

这里也是少林寺旅游的重要地方。少林寺常住院山门横匾“少林寺”是清代乾隆所提,大雄宝殿是全寺的中心,千佛殿是寺中最大的殿阁建筑。

少林寺详细介绍(你一定要知道的)(5)

少林寺山门

山门为常住院大门,由正门与东、西二掖门组成。为面阔三间、进深两间的单檐歇山式建筑。上覆以琉璃瓦顶,正脊用龙纹花脊,两端饰龙吻,中间饰龙首、狮子驮宝瓶脊刹,皆为制作精美的高浮雕彩色琉璃制品,重脊、戗脊也各用花脊与垂兽、走兽等。这组清代建筑艺术构件,在少林寺已经不多见,弥足珍贵。

【寺院的山门也称之为三门?】

  佛教堂塔之建筑物,称三门。其形状如阙,有三个门,故称三门。

  三门含有智慧、慈悲、方便三解脱的意思,或象征信、解、行三者之义。但并非必有三个门才称“三门”,只有一个门,也称“三门”。

  语出《释氏要览》:“凡寺院有开三门者,只有一门亦呼为三门者何也?《佛地论》云:‘大宫殿三解脱门为所入处。’”

  后泛指佛教寺院的大门或外门。亦形容大户人家的大门。如《红楼梦》第五回:“成年家只在三门外头混,怪不得不知道我们里头的规矩。”又如元·王实甫《破窟记》第三折:“呀!他在我三门下写下两句诗。”

天王殿·建制

少林寺详细介绍(你一定要知道的)(6)

天王殿位于山门后中轴线上,是少林寺常住院第二建筑,此殿原为少林寺山门,初建于元,明、清多次整修。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少林寺大修时,在此殿前另建一山门,原门改称天王殿。

天王殿曾在1928年被石友三焚毁,仅存月台、殿基、柱础和门槛。现天王殿是根据中国文物研究所提供的研究资料,由北京古建筑专家孔祥祯依据日本人1921年拍的被焚前天王殿照片及《少林寺志》所记载原殿旧式重新设计,河南古建队施工,于1982年至1983年重建的,其平面布局仍以原址结构为准。

少林寺详细介绍(你一定要知道的)(7)

1920年的天王殿

大殿上下层屋檐之间,悬挂由楚图南题的“天王殿”风字匾(又称竖匾),殿正上方悬有乾隆御笔“天下第一祖庭”的牌匾(今匾从故宫拓印复制)。门窗習如原位,殿内塑像内容、位置皆如旧制。

少林寺详细介绍(你一定要知道的)(8)

少林寺详细介绍(你一定要知道的)(9)

现如今的天王殿

少林寺详细介绍(你一定要知道的)(10)

少林寺详细介绍(你一定要知道的)(11)

天王殿·金刚力士像

天王殿前塑有两座高大的佛教金刚护法神像,也俗称“哼哈二将”金刚是梵文的意译,比如牢固、锐利,能摧毁一切。在佛经中成为金刚力士,也有称金刚神、金刚夜叉、密迹金刚,是执金刚杵护卫佛法的天神。

其神像左边怒目张口,红脸红皮肤,一手持杵触地,一手握拳高举,肌肉凸显,呈着力打击状。右边忿颜闭唇,蓝脸蓝皮肤,一手托杵靠侧身而立,一手前伸成着力推拿状。形态威武森严,被民间俗称为“哼哈”二将。

天王殿“哼哈二将”

在少林寺,“哼哈”二字也是少林功夫的体现,少林武僧在练功的时候,会发出“哼”“哈”的声音,非常有气势,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这也是少林功夫内外兼修的体现。

少林寺详细介绍(你一定要知道的)(12)

少林武僧

天王殿·四大天王像

四大天王亦称“护法四天王”,印度佛教传说,须弥山上有一山名为犍陀罗山,山有四峰,各有一王居之,各护一天下,故名为护法四天王。

少林寺的四大天王像位于天王殿中隔屏殿后左右两侧,自东向西四大天王分别是:身为白色,持琵琶者,为东方持国天王;身为赭色,穿甲胄、持宝剑者,为南方增长天王;身为青色,左手拖塔者为西方广目天王;身为粉红色,左手持伞,右手持银鼠者为北方多闻天王。

少林寺详细介绍(你一定要知道的)(13)

东方持国天王(左),南方增长天王(右)

少林寺详细介绍(你一定要知道的)(14)

北方多闻天王(左),西方广目天王(右)

佛教上说四大天王各保天地东西南北一方,使天地间风调雨顺,民间称“护世四大天王”。在寺院内的职责是观察众生善恶行径,保护寺内佛法僧三宝及来者的人身安全。

这四大天王的法器上,我们可以看到,琵琶是没有弦的,剑是没有鞘的,伞是没有撑开轴的,宝塔里面是没有宝珠的。知道是为什么吗?这是在警示我们,人都是有缺陷的,都是不圆满的。但是不圆满并不可怕,只要我们做事有了金刚坚而不催的信念,做一切事情照样可以圆满。

在四大天王脚下还踩着四个小人,关于所踩之人是谁说法不一,多数认为他们是进寺院捣乱的妖魔鬼怪。

四大天王的形象,包括手中的法器,也是经过历朝历代多次的变化而慢慢固定下来的。到明清,四大天王的风调雨顺寓意才普遍开来。基本特征慢慢发展为:头部梳拳形髻,眉毛倒竖,双目圆睁;身穿衣裙,披铠甲。不变的是因独特的身份而透露出的“神韵”,刚烈的性格,强健的体格,凶猛威武,霸气外露。头戴武冠,手持法器,脚踏小鬼,威风凛凛,时时守护佛法不受侵扰。

少林寺详细介绍(你一定要知道的)(15)

少林寺详细介绍(你一定要知道的)(16)

‬大雄宝殿

少林寺详细介绍(你一定要知道的)(17)

我们面前的这座建筑就是全寺的中心建筑——大雄宝殿。这里是僧人进行佛事活动的重要场所, 大雄宝殿为面阔五间进深三间的重檐歇山式建筑。

一是中间的四根大柱子下面的柱基。柱基是麒麟,只有中国的文化才有麒麟的,印度文化是不可能有麒麟的,这也反映了佛教中国化的历程。

据佛经记载:东方净琉璃世界是一片净土,不生不灭,不垢不净,是一片净土,它的主宰叫药师佛。中间的称之为婆娑世界,佛经认为我们人类现在生活的世界叫婆娑世界。婆娑世界是什么意思?是残缺的意思,遗憾的意思,佛经认为咱们生活的世界有生老病死,有痛苦,有忧愁,有四季也有轮回,所以这个世界是不完整的世界是残缺的世界。

少林寺详细介绍(你一定要知道的)(18)

在佛释迦牟尼的下面,有一个木鱼。我们都知道僧人在念经的时候都会敲木鱼。但是敲木鱼有什么说法呢?

少林寺详细介绍(你一定要知道的)(19)

咱们看《西游记》都知道,唐僧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最后一难,师徒四人坐在老乌龟上面,当年取经经过通天河时,老乌龟跟唐僧说“你帮我问一下,我还得修行多少年才能修成正果”。唐僧说好,我到佛祖面前帮你问一下。但是唐僧见了如来后,就把这件事给忘了。回城时,又是这个老乌龟驮着师徒四人过河,老乌龟跟唐僧说你在佛祖面前帮我问了没有?唐僧说,不好意思,我忘了。老乌龟很生气,抖了几下,所有的经书都掉到了河里面去了。老乌龟趁机吃了几页经书。你看木鱼非常像乌龟头的造型。前面还开了口,像嘴巴一样。所以僧人敲木鱼就是希望它把经书给吐出来,这就是敲木鱼的由来。

少林寺法堂

少林寺详细介绍(你一定要知道的)(20)

少林寺法堂(藏经阁),始建于公至正中(1345年)年间,之后屡有修缮。

1928年毁于战乱,现建筑为1992年原址重建,供奉缅甸捐赠白玉卧佛一尊,建筑庄严大气,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社会价值,历来香火鼎盛,为游人信众向往之所。

少林寺详细介绍(你一定要知道的)(21)

少林寺方丈室

少林寺详细介绍(你一定要知道的)(22)

方丈室,是寺中方丈起居与理事的地方。乾隆曾西渡洛水至少林寺,即宿于此,并赋诗一首:“明日瞻中岳,今宵宿少林。”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9月30日,清高宗弘历游少林寺时即以方丈室为行宫,故又称“龙庭”。该室初建年代约为明初,经历代维修,现存建筑为清代遗物。

今室内正中置1995年少林寺建寺1500周年时信徒赠送的鸡血石“佛祖讲法”浮雕,北壁内侧置少林寺传代世系谱,东侧放置的是弥勒佛铜像,墙上挂有“佛门八大僧图”、“达摩一苇渡江图”。室内还有1980年日本赠送的铜质达摩像。

立雪亭·建制

立雪亭,原名“初祖殿”,又称达摩亭。立雪亭原是初祖殿东西两侧的亭子,两亭子被毁后,移名于初祖殿。据元代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所立《少林住持泰公禅师之碑》载,初祖殿(即今立雪亭)最晚当建于元代初年。

少林寺详细介绍(你一定要知道的)(23)

立雪亭全景

但从现存结构特点及殿内石柱题记可知,今殿当为明正德六年(1511年)前后筹建,正德七年(1512年)后建成。明、清两代多有维修。殿宇面积120平方米,平而近方形,是寺内唯一的一座单檐庑殿式建筑。亭前甬道东侧立一石碑,上书“立雪亭”三个大字。碑背刻明嘉靖十年(1531年)《营造祖龛记》碑文。亭前台边,有古柏两株,名千枝柏,其冠如华盖凌空,为此院一奇观。

少林寺详细介绍(你一定要知道的)(24)

此殿虽小,但外形大方秀丽,具有较高的艺术性。殿内悬有清乾隆皇帝御题“雪印心珠”横匾。明间佛台上置木雕佛龛,本尊供明正德年间造的铜铸达摩坐像,铜像前六祖塑像为近年新塑。殿内东南隅有明万历十七年(1589年)铸造的铁钟一口。此殿于1983年进行了维修,并由任永昌书写“立雪亭”牌匾及“禅宗初祖天竺僧,断臂求法立雪人”的对联。

少林寺详细介绍(你一定要知道的)(25)

传说在北魏孝明帝年间,在虎牢关下有一个姓姬名神光的人,他的爹娘都是道教真武大帝的信徒。当他刚落地的时候,满屋一片青光,于是爹娘就给他起名叫神光,意思是道神降临,光照大地。神光长大成人以后,自然也跟着爹娘信起道教来。后来他听说从西天来了一个老和尚,住在嵩山五乳峰下的少林寺里传授佛法。他慢慢发觉佛比道好,便决心弃道从佛,并且剃掉了长发,脱去了道袍,而换上了僧衣。很多人都在背地里挖苦他说:“昨日信道,今朝拜佛,朝三暮四的,终究也难成个啥气候。”神光听到人们的讽刺挖苦后,却更加坚定了他弃道从佛的决心。他变卖了田产家业,离开家乡投奔到少林寺来了。

少林寺详细介绍(你一定要知道的)(26)

神光来到少林寺打听到达摩禅师正在玉乳峰一个山洞中“面壁”传法。他到山洞拜见达摩禅师说:“师父,我虽然过去信过道,但那是你没来以前的事,自从你来到嵩山以后,我慢慢发觉佛比道好,因此才弃道j从佛,请你老人家收下我当你的弟子!”达摩当时正在面壁坐禅,对于神光的请求是一眼不看,一言不答。整整一天—夜,达摩不答应,神光就立着不动。过了许久,达摩禅师才问道:“尊佛参禅要身如墙壁,心无世俗,你能做到吗?”神光连忙回答:“弟子一定能做到。”达摩又说:“那你就暂且留在这里吧,以后看看再说!”从这时候起,神光便算是少林寺里的一个小和尚了。

达摩禅师传法跟别的和尚不一样,他是以静坐面壁为本,坐禅修行。达摩禅师怎样做,神光也就认认真真地学。不知不觉,一晃2800天过去了。在这期间,有很多僧徒都因经不起磨炼而退出,只有神光一人始终二目眯合,双手合十,侍立在达摩禅师的身后。天长日久,对于神光的言行作为,达摩禅师早已明白,但总认为他过去信过道,不能轻信,所以迟迟不给神光取正式的法号。达摩在洞中整整面壁九年,修成正果之后回到少林寺内,神光也跟着他下山回到寺院。达摩在佛堂中坐禅,神光就在外面侍立不动。有一天,神光问达摩:“师父,你看我到什么时候才能够当上您真正的弟子呢?”达摩随口说道:“什么时候天下红雪,我什么时候就收你当我的嗣法弟子。”神光听后,思索了好多天,明白达摩禅师对自己还不相信,经过一番苦思之后,他想出了一条断臂染雪的办法来。

这年腊月的一天,从清晨起就下着鹅毛大雪,刮着呼呼的东北风,寒气入骨,滴水成冰。达摩禅师在佛殿内照常坐禅,神光也跟平常一样,侍立在佛殿以外的冰天雪地里。时候长了,积雪埋没了他的双膝。他看时机已到,取下身上佩带的戒刀,狠心照着自己的左臂砍去,只听“咯嚓”—声,一只血淋淋的臂膀掉落在雪地上。断臂以后,他又不声不响地侍立在原地不动。从伤口流出来的鲜血,把洁白的雪地染红了一片。

达摩坐禅完毕,走出佛殿时看到神光断了一只左臂,却仍然侍立在雪地上,周围的白雪都染成了红雪,达摩慌忙把神光搀进佛殿。这时,神光仍然谈笑风生,若无其事。达摩禅师问道:“神光,你的左臂膀是被谁砍掉的?”神光回答说:“是弟子我自己砍掉的。”“那是为什么?”“我原来是个左道之徒,砍掉自己的左臂,是为了彻底同道家断绝往来!”达摩禅师十分感动地问道:“你自己砍掉自己的臂膀,难道你就不疼吗?”神光说:“弟子一心从佛,已经没有俗念,砍掉俗体之臂,自然是不会觉得疼的。”站在旁边的一个小和尚问道:“师兄,念佛只要心地虔诚就中啦,何必自找苦吃呢?”神光用眼瞅了瞅达摩禅师,然后对着小和尚说:“师弟,你出去看看,师兄我的血是青的还是红的。”那个小和尚不解其意,真个到佛殿外面去看,然后回来说:“你的血是红的,把白雪都染红了一大片。”这时,达摩禅师不再犹豫,决定把神光当做自己的继承人,他说道:“神光,从今以后你叫慧可吧,我把你当成嗣法弟子。”但他仍然没有说出“真正”二字,因为他认为为佛祖禅宗选择嗣法人必须慎重,所以他还要对神光再考验考验才可以确定!因此,他先传法衣,不传法器,亲自把一件棉袈裟披在神光的左臂上盖住了断臂的伤口。神光单手当胸,口念:“南无阿弥陀佛!”达摩禅师说:“慧可呀!常言说伤筋动骨一百天,南山之上有一清净之地,你到那里养伤去吧,等到百日期满,你的臂伤完全好了以后,心就修炼成啦。到那个时候,我再传给你法器和真经。一百天时间不算太长,但劫难甚多,你可要经得起啊!”慧可问:“师父,弟子我何时动身?”达摩禅师说:“即刻起程。”说罢,达摩禅师站起身来就走进了佛殿。慧可毫不犹豫,让自己的弟子觉兴搀扶着,冒雪顶风往南山去了。

后人在神光立雪断臂的地方建了一个亭,取名叫“立雪亭”。

少林寺“千佛殿”

少林寺详细介绍(你一定要知道的)(27)

在嵩山少林寺常住院的最后,坐落着一座大殿——千佛殿。千佛殿又名毗卢阁,坐落在立雪亭后宽阔壮观的大月台上。此殿又名毗卢阁,初建于明万历十六年(1588年)。殿内绘有彩色壁画“五百罗汉朝毗卢”,此壁画为禅宗生活的充盈写照,乃国内佛寺壁画之精品,是少林寺现存的诸多壁画中,规模最大、规格最高、保存最完整者,为少林寺镇寺之宝,更为传世无价之宝。

少林寺详细介绍(你一定要知道的)(28)

殿西

少林寺详细介绍(你一定要知道的)(29)

殿东

壁画绘制于殿内东、西及北壁三面墙上,高7.5米,长42.9米,面积约320平方米。少林寺建寺之初,便有了门壁神画《传灯录》载跋陀“年老移寺外,一善神常随拥护入手画像于门壁”。寺内殿堂也多用壁画表现主题,如千佛殿、白衣殿、初祖庵大殿、大雄宝殿、六祖殿、地藏殿等建筑内古代都有壁画,可惜多因兵火被毁,现寺内存三处传统壁画,即千佛殿壁画、白衣殿壁画、初祖庵大殿壁画。画面以殿中所供毗卢佛为中心依次展开,成“五百罗汉朝毗卢”之势。画面构图由山峦、祥云、波涛等,分为上、中、下三层,呈长形卷轴式徐徐展开,而非传统的对称构图模式。长形卷轴构图方式表现出波澜壮阔的气势与庄严肃穆之感,而其中又融入不对称美所体现出的独特的生动、活泼和自由之感,使观者无法一眼尽收,须慢慢观赏、细细品味才得其中之妙。

少林寺详细介绍(你一定要知道的)(30)

画面中的人物造型以线条勾勒为主,整体视觉效果简练而明晰,用线粗犷而有力,并搭配以简单的色彩衬托,主体色调经历了约五百年岁月之后,呈现出风尘仆仆的佛教黄,反而增添了一种天然的厚重之感。其中部分人物的面部颜色呈黑红色,究其原因是由于当初工匠在创作时曾在颜料中添加了铅粉,而后随着岁月变迁,铅粉和空气中的氧气产生氧化反应,所以原本浅色的部分变为今日所显现出的黑红色。

少林寺详细介绍(你一定要知道的)(31)

五百罗汉的人物动态不尽相同,或合掌礼拜、或托钵显法、或捻珠默念、或托经研读、或仰面观天、或低头沉思、或怒目而视、或笑逐颜开……表情生动、千姿百态、形象各异。且各个人物的比例协调而严谨,对于面部表情及双手的刻画尤为精细。在简单的寥寥数笔之中尽显浑然天成之感,而其中部分罗汉的手部绘画更是一笔勾勒而出,一气呵成。五百罗汉多为半身像隐于山峦、祥云及波涛之中,以营造出超凡脱俗之感。

少林寺详细介绍(你一定要知道的)(32)

壁画中的三层人物又被分为若干组合,少者三五人,多者十余人,并且前后遮挡关系明确,正面、四分之一侧面、正侧面、四分之三侧面及背面形象的透视效果均描绘准确、动态协调,并以柔美的曲线表现面部及衣袖褶皱居多,给观者以平静祥和的视觉效果。同时,组与组之间互为呼应,若将罗汉们的视线进行延伸,则会发现众多罗汉的眼神均有交汇,彼此在动态交流的同时亦有眼神上的沟通,而各层罗汉中也有不少人物或仰视、或俯视,打破了僵硬的三层层次序列之感,而使整个画面融为一体。

少林寺详细介绍(你一定要知道的)(33)

▲毗卢佛造像

少林寺详细介绍(你一定要知道的)(34)

▲毗卢佛造像(局部)

千佛殿壁画的艺术价值十分高超,其表现手法也是相当奇特,具备以下几个特色:

1壁画有独特的“转像”艺术效果

少林寺详细介绍(你一定要知道的)(35)

在东壁中层的第二组中共有21位罗汉,左侧有7个罗汉各持一物,有经书、念珠、如意、钵盂、手铃、拂尘、条筐等,另有5个罗汉做拱手状,还有1个罗汉展开经书作阅读状,其余的似在细听。在诵经者右侧有一个罗汉仰面捧起一个钵盂,从盂中升起一团彩云,云中化出一个小罗汉,两三罗汉望云头而敬之。又有一罗汉手中托起一尊佛,佛束腰坐在莲花宝座上,画面左起的第二个罗汉作拱手状,双目圆睁,无论你站在哪里看这位罗汉的双眼,他似乎都在看着你,其“转像”效果,让人啧啧称奇。

2第二,壁画画面生动,形象传神

少林寺详细介绍(你一定要知道的)(36)

它以山水云气作底衬,并将五百罗汉区别为上、中、下三层,每层又分若干人物为一组。画中的罗汉动作,非千篇一律,而创造出有的降龙伏虎、有的持钵显法、有的高谈阔论、有的朝觐上尊……且将壁画与整个大殿中心的毗卢佛合为一体,以展现出一种博大的气势,显示出壁画与毗卢佛浑然一体的天然联系,使人感到一种严谨而磅礴的韵律感。壁画中的五百罗汉甚至各有各的眼神,各有各的动作。而众多的眼神、面部表情与动作则十分协调,其形象没有其他宗教绘画中给人的“可怖”印象,而使人感到一种可敬、可爱和可亲之感,形象的刻画出了人物的生命力与性格特征,让人物从画面走到观者中间。例如,东壁下层第二组身旁立一猛虎的那位罗汉形象,面部似古松,显示出一种刚强。他两眼圆睁,黑自分明,直射对方,两足作丁字步而立,前脚尖着地,使得上身微斜,他一手挥棍,一臂弯曲而并伸二指,显出一种力量,传神形象;又如位于北壁中层的第四组的那位托香炉的罗汉,将托盘供举于肩,两眼正视前方,显示出一种威严。再看他身旁的两个年轻的罗汉,望着三足鼎内升起的云雾中的独角怪兽,其面部表情惊奇得像戏耍的孩童一般;再如,一位罗汉手提一串佛珠,一手将拂尘指向怪兽,其神态十分自然,又似很有经验地向另一位罗汉讲述经法,而那仰面而听的小罗汉虽然只是用侧面描绘,却依然能表现出他听得是那么认真。我们从旁边一位老僧那咧嘴而笑的神态中可以晓得他的会心之处,而周围的罗汉或侧面而闻,或正面而观,或拱手而视,均表现出认真与恭敬,共同描绘出一幅惟妙惟肖的众罗汉听经图。

3第三,壁画重彩平涂,工笔写意,气势磅礴

少林寺详细介绍(你一定要知道的)(37)

千佛殿壁画,上层的背景是山林,中间是风云,下层为水浪。画家在各层的背景上所绘制的彩色罗汉,轮廓简练清晰,着色轻淡,协调雅致,只有人物的面部和肌肤袒露之处,多为茶色、灰白色、深棕色或黑色。据分析是由于在当时的绘画过程中,所使用的颜料中掺有铅粉,而日久之后变暗所致。但仔细观察后,罗汉的五官和其他部分的纹理依然清晰可见。千佛殿的壁画均为线条表现手法,完全继承了中国的工笔画风格,但不同之处则是在画面中更突出了写意。作者用圆润的铁线描,表现人物的面貌,手臂肌体;用高古游丝描,表现了拂尘的轻扬和水波浮动的质感。作者在表现人物衣纹时,起笔多用钉头描,行笔多用粗铁线描,线条转弯之处则又多用折芦描。可以说,画家用三者相结合的“应线空物”描法所勾画出来的人物,具有“吴带当风”的艺术效果。那数以万计的由细渐粗或由粗渐细的双曲平行线的勾描手法,则充分显示了作者深厚的线描功力。

少林寺详细介绍(你一定要知道的)(38)

千佛殿巨型彩色壁画出于明末无名画家之手。其设计大胆,画艺精美,画面紧凑,大方耐观,具有唐代吴道子的风格,是我国艺术宝库中的珍品,也是天下第一名刹少林寺的镇山之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