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雍正王朝》,“九子夺嫡”的戏份无疑是最精彩的。这段戏份的主角是四阿哥胤禛。

雍正王朝中十四阿哥怎么死(为什么说十四阿哥才是真正的深藏不露)(1)

事实上,如果我们仔细揣摩十四阿哥在“九子夺嫡”过程中的所作所为,却不难发现,十四阿哥相比较于胤禛和八阿哥等“九子夺嫡”的主要参与者,其戏份也非常重要,甚至说十四阿哥才是真正做到了深藏不露,如果不是他担任西北大将军王被胤禛安排的年羹尧、李卫牢牢钳制住了粮草,十四阿哥几乎可以完成最后的逆袭。

那么,接下来咱们来看看,十四阿哥在整个“九子夺嫡”期间,究竟是如何藏匿自己的野心,又如何一步步朝着自己的终极目标,不断努力。

首先在“九子夺嫡”之初,选择站队方面。十四阿哥完全无视自己的一母同胞兄弟胤禛,而选择向八阿哥一伙靠拢,就充分说明了十四阿哥的心机。

试想,早年间四阿哥胤禛和十三阿哥是太子胤礽的主要成员,胤禛和十三阿哥个个都很能干,如果十四阿哥跻身到太子的麾下,且不说太子的名分早定,单是胤禛和十三阿哥两个人就会成为横亘在十四阿哥前进道路上的“绊脚石”,面对这样两个比自己能力出众的兄长,十四阿哥想要脱颖而出几乎不可能。

反观八阿哥的小团队就不同了。

八阿哥所罗织的“八爷党”,从一开始的定位就是要从胤礽手中夺得太子之位。而且八阿哥自身在朝廷之中的声望很高,初步具备夺嫡的实力。更为关键的是,八爷党中除了八阿哥外,其他阿哥能力和身份都比较一般、平庸,如果十四阿哥进入这个团队,除了团队核心八阿哥之外,其他人都对自己构不成太多威胁。

所以,十四阿哥抛开自己的四哥,果断加入八爷党,必然是反复思量的结果。

在加入“八爷党”后,十四阿哥一直深深地隐藏自己,从不暴露自己的意图。直到热河围猎期间,太子和郑春华的丑闻被康熙撞见,被废在即。

十四阿哥“反常”地跳出来,伪造了太子的笔迹,起草了一份“调兵手谕”,想给太子做实一个“起兵谋反”的罪名。

十四阿哥为什么敢于在这个节骨眼上走这样一步险棋呢?

其实如果我们试着分析一下走这两步险棋的几种结果之后,就会知道其中原因了。

如果太子成功被废,呼声最高的八阿哥顺势成为了新的太子,那么十四阿哥不仅有拥立之功,还抓住了八阿哥“坑害”太子的罪证,将会成为八阿哥不得不倚重的核心,他在八爷党中的身份地位将会更重要。

如果伪造调兵手谕的事情败露,八阿哥夺嫡的积极性最高,康熙会将伪造调兵手谕的事情,归结到八阿哥头上,八阿哥倒掉的话,十四阿哥照样可以在八爷党中确保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接下来事情的进展,果然如十四阿哥所预料的那样,康熙通过“钓鱼执法”,将觊觎皇位久之的八阿哥给“钓”了上来,给予了沉重的打击。

生怕八阿哥还没“凉”透的十四阿哥,又在乾清宫前和康熙打擂台, 表面看是在为八阿哥说话,实则是继续做实了八阿哥为了上位不择手段的行径。其实,也间接向康熙传递了这样一个信息:为了上位不惜一切代价的八阿哥,肯定也会伪造调兵手谕。

果然,经此风波,八阿哥彻底凉了,被康熙罢免了一切官职,除了保留一个亲王爵位。反观十四阿哥,却因为此事受到了康熙重用,成为了主管兵部的阿哥。

不过,坐拥兵部的十四阿哥,依旧不具备和八阿哥对抗的实力。

在看到八阿哥同样有争夺大将军王职位的想法后,十四阿哥果断调整了自己的策略,暗中和四哥胤禛交好。只为从胤禛这里获得新的支持。

为了投桃报李,十四阿哥爽快地答应了胤禛传递来的交换条件:保举年羹尧担任陕甘总督。

因为十四阿哥心里很清楚,一旦自己争夺大将军王的心思完全暴露出来,八阿哥肯定会在这个问题上为自己挖坑。反观胤禛,因为和自己有着一致的目标,必定会在西北用兵期间全力支持他。

自此,十四阿哥和自己的四哥,迎来了短暂的蜜月期,直到康熙驾崩当夜,康熙的传位诏书上赫然写着:将位于四阿哥胤禛。

和十四阿哥一毛钱关系也没有。

随着雍正让年羹尧、李卫牢牢控制住了西北大军的粮草供应,又安排贴身侍卫图里琛前去西北“护送”十四阿哥回京。

十四阿哥此前所布局的一切都化为了泡影。

这也是为什么,十四阿哥回京后,会对着康熙的灵柩哭得跟个泪人一样。

因为,那不是在给雍正演戏,而是真哭。

眼瞅着到手的皇位,被四哥胤禛截胡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