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8万吨“巨无霸”!

深中通道沉管隧道E27管节顺利出坞

12月7日,从深中通道S08合同段获悉,6日约23时,深中通道沉管隧道“超重、超长”标准钢壳沉管E27顺利绞移出坞。

据悉,E27管节是深中通道沉管隧道浇筑混凝土方量最大、隔仓最多的一节管节,浇筑完成后重量约8万吨,其排水量相当于一艘中型航空母舰。出坞后,E27管节将在明年初沉放安装。

大连湾跨海隧道南岸工程最新进展(深中通道沉管隧道E27管节出坞)(1)

E27管节船坞内出坞作业中

超重超长标准管节顺利出坞

继11月底完成E29管节浮运安装完成后,深中通道S08合同段马不停蹄开展E27管节出坞施工。12月6日晚8时,重达8万吨的E27管节开始缓缓移动,经3小时连续作业,E27管节顺利绞移出坞,随后将在港池内旋转90度进入坐底寄放区。

此次出坞的E27管节是深中通道S08合同段首节“超重、超长”标准钢壳沉管管节,较前几次出坞非标准管节,E27管节增长40多米,增重了近2万吨,出坞难度只增不减;E27管节吃水超过10余米,湿表面积极大,拉移过程中会出现强阻力;再加上冬季夜间施工气温低、作业能见度低,施工环境复杂,可用于出坞的高潮位时间更短。为确保管节顺利出坞,广州打捞局工程技术及施工人员为此制定了详实、科学的施工方案,将出坞动作在保证管节安全的前提下尽量简化和优化,每项待检工作进行清单列表化,保证管节在船坞注水及出坞过程中的安全性。

大连湾跨海隧道南岸工程最新进展(深中通道沉管隧道E27管节出坞)(2)

E27管节船坞内出坞后拖移至港池寄放区

最大方量管节浇筑创新速度

E27管节是深中通道沉管隧道东端第6个管节,也是该标段预制的首个标准管节。该管节长165米、高10.6米、宽46米,采用矩形双层钢壳 内部填充高流动自密实混凝土的“三明治”复合结构,浇筑自密实混凝土约2.93万方。

为确保工期,保利长大S08合同段对E27管节启动24小时连续浇筑作业施工。据介绍,项目部优化浇筑班组人员配置,执行轮班工作交接制,分8个浇筑小组实行轮班施工,每个浇筑小组6人,加上后勤近200人参与此次浇筑施工。

大连湾跨海隧道南岸工程最新进展(深中通道沉管隧道E27管节出坞)(3)

管节底板浇筑施工

同时,E27管节分4个浇筑点开展预制施工,底板浇筑采用大型智能浇筑台车进行浇筑。左右行车道孔各共布置4台智能浇筑台车,另中管廊布置3台智能浇筑小车,共投入7套浇筑设备。技术人员克服寒潮、大风影响,严把自密实混凝土质量关口,强化质量监督,稳定机械设备运行,确保24小时连续浇筑作业平稳可控,创造29天完成管节浇筑的新速度,刷新一个标准管节浇筑施工任务纪录。(来源:深中通道发布)

02

济莱高铁全线跨度最大的转体连续梁、万吨转体连续梁成功“牵手”

12月8日1时10分,济莱高铁济南东特大桥上跨济青高铁转体连续梁在济青高速铁路、北辛店联络线上空成功“牵手”,至此济莱高铁全线3座转体连续梁全部完成转体施工,向着通车目标又迈进一步。

大连湾跨海隧道南岸工程最新进展(深中通道沉管隧道E27管节出坞)(4)

据悉,上跨济青高铁转体连续梁中跨达128米,是济莱高铁全线跨度最大的转体连续梁,同时也是转体重量最大的转体连续梁,转体重量达14500吨。为确保高铁行车安全,选择在夜间高铁列车停运期间实施转体,转体完成后将进行中跨和边跨合龙施工。

目前,济莱高铁建设由站前工程陆续转入站后工程施工阶段,全线路基填筑基本完成,隧道、桥梁工程均已完成工程量的97%,轨道工程已存钢轨126 km,站房和四电等站后工程建设正快速推进。(来源:齐鲁网)

03

北海市西村港跨海大桥顺利合龙

经过251天紧张施工,12月7日上午8点,北海市西村港跨海大桥顺利合龙。

随着一声令下,北海市西村港跨海大桥项目的施工工人立即启动焊接工具,对已经拼接好的桥梁钢板进行最后的“点焊接”施工,顺利完成大桥主桥面的合龙。

大连湾跨海隧道南岸工程最新进展(深中通道沉管隧道E27管节出坞)(5)

大连湾跨海隧道南岸工程最新进展(深中通道沉管隧道E27管节出坞)(6)

大连湾跨海隧道南岸工程最新进展(深中通道沉管隧道E27管节出坞)(7)

西村港跨海大桥项目总投资近10亿元。全桥长2544米,双向六车道,主桥采用主跨238米的双塔双索面叠合梁斜拉桥,主塔采用国内罕见的大倾角空间宝石形索塔,为混凝土桥塔,高79米,造型来源于北海市出土的西汉文物铜凤灯,铜凤灯造型的主塔配以宛如琴弦的斜拉索,主桥凸显“凤冠琴韵”, 有效融合了北海市的传统文化。

大连湾跨海隧道南岸工程最新进展(深中通道沉管隧道E27管节出坞)(8)

大连湾跨海隧道南岸工程最新进展(深中通道沉管隧道E27管节出坞)(9)

大连湾跨海隧道南岸工程最新进展(深中通道沉管隧道E27管节出坞)(10)

主梁为钢混叠合梁,全桥共计51节段钢梁横跨西村港东西海面之上。在合龙过程中充分考虑桥梁结构特点、道路运输、施工场地布置、桥位周边环境、交通状况等因素,为满足安全、工期、技术、经济等方面的要求,架设采用先拖拉拼装塔区钢梁,后采用4台全回转吊机同步架设的方案,保证合龙作业安全有序进行。(来源:悦北海)

04

国内跨度最长的滑行道桥在上海虹桥机场全面投用

12月2日,上海虹桥机场北绕滑道投入使用,连同10月9日先期投入运行的南绕滑道,历经近两年的建设,国内机场首套跑道端绕滑道系统正式全面投入运行,预计可减少约70%落地航班穿越起飞跑道的情况,在提升跑滑安全运行裕度的同时,离港航班等待时间有望进一步缩短。

大连湾跨海隧道南岸工程最新进展(深中通道沉管隧道E27管节出坞)(11)

作为国内首创,项目施工建设和运行管理面临无先例可循的难题。为避免航空器绕滑对起飞航班产生目视干扰,虹桥机场在西跑道两端各建设了一座高6米、长240米的目视遮蔽物。鉴于国内其他机场没有先例,在吸取国外先进经验基础上,虹桥机场立足自主创新,通过大量数值仿真、风洞试验和碰撞试验,技术上攻克了“飞行区内建设大体量构筑物”“金属物体对机场电磁场干扰”“风洞试测可抵抗17级以上台风并满足易折要求”三大难题,形成国内首创的目视遮蔽物设计、施工、验收及校飞成套技术,填补了国内行业空白。

而位于绕滑道北端的滑行道桥则是国内跨度最长的滑行道桥,长240.6米、宽45米,实际可满足波音747满载通行,也是绕滑工程最核心部分。施工内容包括近500根50余米钢管桩、1.3万吨钢筋以及2.5万立方大型混凝土,同时还要确保净空安全、电磁环保要求和机场运行安全,难度系数极大。其中,采用的免共振钢管桩沉桩技术也是国内民航工程首次应用,虹桥机场在施工建设中摸索总结出的钢管桩承载力恢复规律和验收标准,为国内同类型机坪飞机滑行道桥的施工积累了大量可以复制推广的成功经验。(来源:中国交通新闻网)

05

滇藏铁路丽香段哈巴雪山隧道平导贯通

近日,滇藏铁路丽江至香格里拉段全线重难点控制性工程——哈巴雪山隧道建设攻克多个技术难题,5774米的平行导坑(以下简称“平导”)顺利贯通,隧道工程建设进入冲刺阶段。

哈巴雪山隧道平导的顺利贯通,对正洞剩余工程的快速推进,释放应力、通风排烟排水、缓解洞内交通压力均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保证了后期正洞安全快速施工,为早日实现通车奠定坚实基础。

大连湾跨海隧道南岸工程最新进展(深中通道沉管隧道E27管节出坞)(12)

哈巴雪山隧道位于迪庆藏族自治州境内,全长9523米,隧道最大埋深达1155米。由于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之横断山脉中段滇西北纵谷地带,受多条大型区域断裂带长期活动影响,隧道建设过程中泥石流、滑坡、软岩大变形、断层破碎带塌方、突水突泥、岩溶等问题极为突出。

更为严峻的是,隧道内最大地应力达到29.4MPa(兆帕),隧道钢架支护压力超过2MPa(兆帕),为全国铁路隧道最大值。开挖时隧道边墙变形极为严重,在全国隧道施工中实属罕见。

滇藏铁路丽江至香格里拉段全长约140公里,是我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西部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建成通车后,迪庆州将结束不通铁路的历史,从昆明到香格里拉有望4个小时抵达,有效补齐滇西北地区,铁路网络和运输服务短板,促进沿线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乡村振兴。(来源:云南省国资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