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请转载和点赞!
在得出林黛玉自缢林中而死的结论后,有许多朋友接受不了这个观点。其实,也包括我自己。对于林黛玉这样完美的女孩,这样的死法确实过于残酷。但是,怎么办呢?从文本分析的角度,林黛玉确乎就是这样死去的。这也是曹雪芹不忍而用非常隐晦的方式来表现林黛玉结局的主要原因。
随着阅读的不断深入,还是有必要再说说林黛玉或者说曹雪芹为何选择或者设计用自缢的方式来结束生命。
首先,自缢是《红楼梦》女子结束生命的一种很常见的方式。
秦可卿是自缢而死,有判词和配画为证。鲍二家的与贾琏通奸,被王熙凤发现,也是上吊。还有,王熙凤横加干涉的张金哥婚姻,烈女张金哥也是自缢殉情。所谓:
谁知那张家父母如此爱势贪财,却养了一个知义多情的女儿,闻得父母退了前夫,他便一条麻绳悄悄的自缢了。
其次,自缢是中国古代贵族女子选择自杀的一种常见方式。
杨贵妃之死,虽然带有强迫的意思,但就是自缢。中国非常多的贵族女子,也往往以自缢的方式结束生命的。
究其缘由,恐怕在于自缢是最接近常态的一种死法。在古人看来,死也分为好几个等次。最惨的就是车裂、五马分尸、腰斩以及斩首等导致身体遭到损坏的死法。次之则是服毒吞金等死法,这种死法虽然保证了“全尸”,但尸体是遭到毁坏的,比如会皮肤发黑、七窍流血等等。吞金表面全尸,但其实对内脏是有损坏的。至于自缢,其实是一种比较好的死法,它基本保证了人的身体的不损坏不变形。我想,这大概是林黛玉选择自缢而死的一个重要原因。
再来看林黛玉投水自尽或者绝食而死的说法能不能站住脚。
其一,这两种说法在小说中都没有明显的证据。
其二,从小说叙事来看,林黛玉是不可能投水自尽的。
这方面的证据有三:
一是《葬花词》已经说了:“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对于花尚且认为水会污染它,更何况是林黛玉自己呢?二是林黛玉和贾宝玉之所以要“葬花”就是他们认为花随流水漂泊会被污染。三是《红楼梦》一段描写表明曹雪芹本人也不认可投水自尽的方法。“贾环见他父亲盛怒,便乘机说道:‘方才原不曾跑,只因从那井边一过,那井里淹死了一个丫头,我看见人头这样大,身子这样粗,泡的实在可怕,所以才赶着跑了过来。’”
这段话说的是投井而死的金钏。虽然贾环的话有点夸张,但人经过水浸泡以后,是变形得非常可怕的。作为可以互为本文的小说,完全可以由此理解曹雪芹不会设计投水自尽的方式结束林黛玉的生命。
其三,林黛玉也不可能绝食而死,更不可能是病死。
原因很简单。绝食要惊动很多人,林黛玉虽然悲愤于与宝玉婚姻的无望,但决不会把动静闹得那么大,那么煽情,这完全不符合林黛玉清高纯洁的性格和品格。
在取得上述共识之后,再来看林黛玉的判词以及配画,有充足的理由认定,林黛玉就是自缢而死的。
至于病死的说法,有一定道理。我不是说林黛玉不会病,我是说完全不符合林黛玉的性格。即使林黛玉病了,一旦知道和宝玉婚姻无望,沦为笑柄,只会作速离开。怎么离开?死。所以我告诉大家,林黛玉不会那么拖着,忍受贾府上下虚伪煽情的照顾,直熬到油枯灯尽。林黛玉不屑于那种廉价的同情,那是对她和林家最隐晦和最狠毒的侮辱和嘲笑,那是对她最残忍和漫长的折磨,林黛玉不会傻到这个程度。而且,后四十回是高鹗写的,病死的说法出自高鹗。你信吗?
编辑 / 配图:李明劼
风之子:原名李明劼,《红楼梦》研究者,新浪红学名博。大学时代即发表文学论文二十余万字。著有《风语红楼1风之子解读红楼梦》、《风语红楼2香尘逝》、《风语红楼3梦流年》。《风语红楼4大厦倾》即将出版。
风之子开讲啦!
(上喜马拉雅搜索“风语红楼"听风之子讲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