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游记中,有一些故事很耐人寻味,比如凤仙郡大旱事件。

据书中说,风仙郡的那侯是一个很有作为的官员,在他的领导下,风仙郡的人民安居乐业。可天有不测风云,三年前一场突如其来的大早,让风仙邵变成了一座人间地狱。面对如此惨状,那侯怎么也想不明白是为什么。就在这时,孙悟空及时出现,帮那侯去天庭一问,才知道,原来三年前玉帝巡查三界,见凤仙郡的那侯竟然把给玉帝的供品推倒了喂狗,便当即传下圣旨,让凤仙郡连年大早。

西游里最强神仙(西游神仙的成就感)(1)

这样的例子在《西游记》中还有。比如,乌鸡国国王被一个道上推到了井里,后来经孙悟空打探才知道,原来是三年前文殊菩萨化作凡人来乌鸡国公干,因言语不和,被国王捆成了个大粽子,扔进御水河泡了三天三夜。文殊菩萨得救后,就派青毛狮子化作道士,来把国王推到井里泡他三年。

西游里最强神仙(西游神仙的成就感)(2)

又比如,朱紫国的金圣宫娘娘被妖怪金毛机抓了去,经孙悟空一番努力,才知道原来是朱紫国国王当年打猎射死了一只孔雀,却没想到这只孔雀是西方佛母孔雀大明王菩萨的儿子,菩萨就让金毛犯来把国王的金圣宫娘娘抓去,让他“拆风三年”。

西游里最强神仙(西游神仙的成就感)(3)

这三个故事,都体现了佛家的“报应”学说,你做了错事,就应该受到惩罚,这似乎无可厚非。但仔细一想,又不是那么回事儿。

不难发现,这三个故事有几个共同点:

第一,判罚都是掌权方单方面做出的:

第二,判罚结果并没有通知被告人:

第三,被告人只有通过一个神通广大的中间人(孙悟空)才能知道自己为什么受罚。

这就导致一个问题,神仙们为什么就不能把判罚的结果直接告诉当事人呢?

西游里最强神仙(西游神仙的成就感)(4)

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可以见到这样的场面。一个人受了别人的欺负,在对那个人进行报复的时候,通常会历数那个人的罪状,并扬眉吐气地来一句:“叫你认得我!”这样报复者心理上得到极大的满足,比简单地让对方得到惩罚要过瘾得多,有成就感得多。然而,这只是我们老百姓的想法,大人物往往不屑于这样的成就感,也并不很希望别人“认得”自己。在他们眼里,跟你们这些老百姓多说一句话都嫌丢份儿,就更不用说历数你们的种种罪状了。这些人就像《西游记》中的神仙一样,端坐在九天之上,看谁做错了事就派人整他一回,但绝不会跟他解释为什么,只有等中间人找上门来了,才慢条斯理地告诉中间人,他哪里做错了。不能不说,这是一种更高级别的成就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