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战争单兵人形机甲(未来已来的战争新形态)(1)

美、以的战术尝试,是利用科技优势,研发超高精度、破坏力有限、附带杀伤较小的武器装备,同时构建全球情报、信息、侦察、监控、行动网络,意图精确打击敌方关键性目标,而减少对周边人群的伤害。图为当地时间2020年11月27日,伊朗德黑兰东部阿布萨德小城,伊朗高级核物理学家、国防部研究和创新机构负责人莫森-法赫里扎德(Mohsen Fakhrizadeh)所乘车辆遭遇伏击,经抢救无效身亡。图为暗杀发生现场。 (ICphoto/图)

最近十几年来,西方国家利用先进科学技术,开创并正在发展新的作战手段,其代表是美国和以色列。美、以的战术尝试,是利用科技优势,研发超高精度、破坏力有限、附带杀伤较小的武器装备,同时构建全球情报、信息、侦察、监控、行动网络,意图精确打击敌方关键性目标,而减少对周边人群的伤害。

对这种战法,美军谓之“斩首行动”,以队称为“定点清除”。

这一作战模式,需要高新科技不断发展为基础,在科技层面已发展了五十多年:在越战后期,美军的激光制导炸弹,将命中精度从数百米提升到几十米,能准确炸毁大桥。到1990年代,精度已发展到10米以内,能准确摧毁钢筋混凝土机库。2001年“反恐战争”后几年,精度已达米级,能准确消灭行驶中的皮卡。到目前,命中精度已提高到0.1米级,最近1年实战,已多次使用非爆炸性动能战斗部,绞杀汽车后座上的目标,而不伤及司机。

这种有限暴力、小规模、精确打击战术所形成的新战争模式,与上古“贵族战争”相似之处在于:都为国家利益而战,都试图按照一定策略控制伤害程度。区别在于,现代再无贵族,也没有贵族的礼教、规则、贵族精神、骑士风度,而体现为后工业化时代的科学技术和信息产业所特有的数理逻辑、理性、冰冷。

其战术的基础逻辑是:在拳台上击倒300磅的对手,需要很大力量,自己也会挨很多拳,且胜负未卜;若在手术台上,只需一片小小的手术刀,在其中枢神经上轻轻划一下,就能解决问题,可谓四两拨千斤。

还有“预防性战争”理论:当明确敌手即将对我发动战争时,不能坐以待毙,应先下手为强,消灭其发动战争的能力。譬如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以色列先发制人,以突然袭击手段,迅速打垮了正在做战前集结的阿拉伯联军。

这种所谓“预防性战争”,在国际法和道义层面上是否站得住脚,与侵略战争是否有本质区别,各种政治与军事理论流派,众说纷纭。但不管这种战法是否合法、合乎正义,军人必须直面其存在。

这类军事思想,还引申出“科技奇点打击”策略。“科技奇点”,即新科技可能弯道超车之处,譬如:核武器,就是科技奇点性突破,它彻底改变了战争模式,以及国际政治格局。

西方的军事理论认为:如果任凭敌手的核武研发成功,大规模战争就无法避免,死伤将以百万甚至千万计。如果为消灭敌手的“科技奇点”而发动常规入侵,双方的死伤也可能数以万计,甚至数以几十万计。但是全新模式的精确打击战法,以“擒贼先擒王”手段,消灭敌手的关键节点,不但可以减少己方的伤亡,甚至还能避免“射人先射马”的附带杀伤。

因为相较敌手的核武研发、制造、指挥等主脑而言,其周边的卫士、勤杂、行政人员等,就相当于马匹或马弁,价值不大,没必要多结血仇。所结血仇越少,为其拼命复仇者也就越少。

加拿大火炮弹道专家Gerald Bull博士,曾帮助伊拉克开发能发射核炮弹、轰击以色列的超远射程“巴格达大炮”,而被神秘狙杀。伊朗的核武专家,也遭狙杀斩首。

这些事件对以色列是有利的。可以导致敌方的“科技奇点”武器研发推迟10年、20年,甚至更长时间。有这么长的缓冲时间,就能想出其它策略,进一步推迟敌方“科技奇点”的实现。至于到底谁做的,大家见仁见智。

现代社会组织复杂.当关键节点被切断,会造成整个体系瘫痪,进而使敌手的整个常规战争准备流产。所谓牵一发动全身的“点穴式麻痹”,在古代仅仅是文学想象,而在现代科技基础上,却成为了现实可操作的先进战术选择。

现代国家,存在于“全球化”时代,国民和国家的利益遍布全球、防不胜防,这就为“精确打击、预防性打击”提供了无数目标。这是新时代的新军事挑战。

如果只有“总体战”与“核威慑”手段,缺乏灵活精确的战术能力,将难以真正有效地保卫自身国家利益。

因为包括对手和旁观者在内,谁都明白:任何国家不可能为这些“扎针灸、点穴”般的超小规模“精确挑衅、精确碰瓷儿、精确打击”而发动举国自杀性的核打击报复,只能干瞪眼、哑巴吃黄连。

这种新的作战模式,不但需要跟踪先进战例,更需做大胆的前瞻性设想与预研。目前,美军已提出利用低成本、大运载量的可复用火箭,进行轨道补给的设想。在未来,ODST(Orbital Drop Shock Troopers,行星轨道空降突击队,“地狱伞兵”)作战模式,可能会从科幻走进现实,“精确打击、预防性打击”将会产生新的手段。

(作者系历史、军事学者)

(本文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美逸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