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姓氏文化源远流长。
最早的姓氏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制度时期。由于是母系社会,因此,几乎所有人只知道自己的母亲,不知道自己的父亲。所以那时候的姓都是女字旁或女字底。
而我们现在说的“姓氏”,在一般情况下其意义其实只是指“氏”,很多人可能不清楚“氏”是什么意思。而在先秦时代,“姓”和“氏”有着不同的意义。姓表示一种族号,氏是姓的分支。姓的作用是“别婚姻”,同姓不能通婚。
氏的作用是“明贵贱”,相当于后代称地望的意思。比如魏晋时最重门第,但同是崔氏,清河崔氏就要比博陵崔氏门第高。
据记载,上古时期有八大姓,
分别是:姬、姜、姚、嬴、姒、妘、妫、姞。(另一说:姬、姜、姚、嬴、姒、妘、妫、妊)。
春秋初期,群雄并起,逐鹿中原,大大小小的诸侯国共有130多个。但那时平民有名没有姓,有姓的多为贵族,所以那时姓不多,姬姓,姜姓,嬴姓等几大姓便占据了绝大部分。
而这其中,又以姬姓为盛,嬴姓次之。
究竟盛到何等程度,看一下现在中国十大姓起源就知道了:
1、李氏 主要出自嬴姓
2、王氏 来源较复杂 出自姬姓、子姓、嬴姓都有
3、张氏 主要出自姬姓
4、刘氏 主要出自祁姓
5、陈氏 主要出自妫姓
6、杨氏 主要出自姬姓
7、赵氏 主要出自嬴姓
8、黄氏 主要出自嬴姓
9、周氏 主要出自姬姓
10、吴氏 主要出自姬姓
为什么要说是“主要”出自某姓,因为今姓的起源大多不是单一,后来又有皇帝赐姓,少数民族改姓以及后边我们要说到的随国姓等等情况出现。还有我们平常所见的复姓,也是从春秋战国时期由官职、封地或者贵族的字号而来。
古代拥有复姓的人,大部分不是官员就是诸侯,如司马、司徒、司空都是过去权重位尊的官职;公孙、仲孙是由爵位而来;欧阳、上官则是由封地的地名而来;公羊、子车则是由王父的字而来。
而现在所说的同姓,实质上是同氏。由以上十大氏的起源可知,同氏,有可能族属关系非常遥远。如子姓王氏和姬姓王氏,三千多年前已经不是一家了。异氏,并不表示没有族属关系。在某种程度上,姓和氏的区别在今天仍然是存在的。古今所修的族谱,都只叫某氏族谱,不会叫某姓族谱。
后嬴政扫灭六国,统一海内,那些被灭诸侯国的流亡之士,为了逃避灭族之祸,许多人更名改姓,以"国"为姓。
从上图可以看出,吴、楚、齐、郑、陈、宋、徐、黄、罗、梁、许、曾、蔡、彭、邓、代、唐等国家名称,最后都变为了我们身边的一个个姓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