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客户端通讯员 周永行党旗所指就是团旗所向,共青团开封市委聚焦如何搭建社会需求与青年成长的桥梁平台,强化三大举措、做好四项服务、实施五大行动、明确六个角色,组织动员13100名返乡大学生向村(社区)报到,投身家乡“五星”支部创建、乡村振兴、疫情防控等重大工作中,让青春之花在基层治理一线绚丽绽放,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大学生返乡显担当?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大学生返乡显担当(搭起返乡学子建功立业大舞台)

大学生返乡显担当

河南日报客户端通讯员 周永行

党旗所指就是团旗所向,共青团开封市委聚焦如何搭建社会需求与青年成长的桥梁平台,强化三大举措、做好四项服务、实施五大行动、明确六个角色,组织动员13100名返乡大学生向村(社区)报到,投身家乡“五星”支部创建、乡村振兴、疫情防控等重大工作中,让青春之花在基层治理一线绚丽绽放。

青春集结令:三大举措聚合力

精心安排,高效组织人员。基于基层需求,在市、县、乡、村(社区)四级团组织同步指定联系人、畅通报名渠道,发布返乡大学生集结令,依托团中央返家乡系统、河南省“大学生向基层报到”系统、县(区)团委报名专用邮箱三个平台,累计招募13100名返乡大学生。

突出效能,科学组建团队。组建“团干部 团员 青年志愿者”服务团队,形成了“团干领着干、团员带头干、成员积极干”的浓厚氛围。按照专业特长、兴趣特点、服务意向、服务区域等分类分级,成立120余支专业化青年突击队,凸显特色优势,发挥关键作用。

注重统筹,推动规范运转。注重统一主题(党有号召、团有行动)、亮明身份(团员一律佩戴团徽)、树立形象(青春担当)、凸显品牌(返乡大学生),从市级层面进行统筹安排,并直达村(社区),做到全覆盖、无死角,全面激活返乡大学生投身基层一线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荣誉感。

青春护航人:四项服务强动能

聚焦青年需求、基层需要,切实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深耕“四个做好”,强化服务保障,有效激发返乡大学生的干劲动力。

做好时长认定。运用河南省“大学生向基层报到”系统进行报名、签到、签退,实现志愿服务时长和高校互认,为大学生第二实践课堂加分。

做好岗前培训。协调疫情防控专业人士为返乡大学生开展岗前培训,严格落实防护措施。推行导师帮带制,落实“老带新、熟带生、强带弱”帮带模式,制订“一人一策”帮带计划。

做好后勤保障。要求用人单位购置人身意外保险,提供必要工作条件,满足基本生活需求。

做好表彰激励。对表现优异的,颁发荣誉证书并向其所在学校团委寄送感谢信,对基层一线涌现出的优秀团员,向所在高校建议加大推荐入党力度。在每年“五四”奖章、“两红两优”、优秀志愿者等各类表彰中,对返乡大学生予以适当倾斜。

青春升旗手:五大行动助创建

河南理工大学的返乡大学生袁天傲在西寨乡政府综治中心参与实践,他说:“我体会到群众矛盾焦点在什么地方,哪些是百姓们的难言之隐,深深感到推动乡村治理现代化新模式的重要性。”这群青年学生在家乡实践中扎根基层锤炼本领,砥砺奋斗,践行初心使命。实施青春筑梦行动,助力创建“支部过硬星”。协助基层党组织做好“五星”支部创建的文字整理、信息录入、版面设计、氛围渲染等工作,为基层注入青春血液。实施青春建功行动,助力创建“产业兴旺星”。他们结合所学专业技能围绕农产品加工、乡村旅游、农产品流通等内容,组团开展现场助农直播,支持乡村产业发展。返乡大学生袁贝贝说:“通过参加助农直播,增加了对家乡通许农特产的了解,助力了农产品的销售,感觉很有意义。”实施青春美化行动,助力创建“生态宜居星”。积极参与人居环境整治,开展巡河、净滩、护源行动。尉氏县朱曲镇的返乡大学生到东街村背街小巷开展清除杂草落叶、捡路边垃圾劳动,让辖区面貌焕然一新。实施青春守护行动,助力创建“平安法治星”。从反邪教宣传到夏季防蚊虫叮咬,从防溺亡到防灾减灾,从用火用电安全到心理健康,返乡大学生们为群众筑起“防火墙”。龙亭区返乡大学生发放宣传册页,提醒过往群众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实施青春引领行动,助力创建“文明幸福星”。开设七彩公益课堂走进留守儿童,走访慰问光荣在党50年的老党员,在辖区开展特色文化活动。来自呼伦贝尔学院2020级返乡学生刘雅迪在社区帮助退伍军人办理优待证,他说“他们的谈话也使我受益匪浅,心中的军人形象更加高大了。他们无惧困难、迎难而上的精神永远值得后代学习。”

青春先锋岗:六个角色显担当

面对突发疫情,返乡大学生冲锋在前,当好“宣传员”“讲解员”。自行策划、自行设计、自行编排,使用通俗易懂、感染力强的“青言青语”沿街走巷宣传疫情防控相关政策和防护知识。制作《抗“疫”有我》MV,河南日报、开封日报等各大视频号纷纷转载,成为全网“爆款”,1天内点击量达到15万 ,凝聚起强大抗“疫”动能。化身“守门员”“战斗员”。配合开展“敲门行动”,入户排查、摸清底数,确保不留一户、不漏一人。协助社区开展大数据流调筛查工作,积极参与卡点值守、核酸检测服务。返乡大学生黄琳第一次穿上密不透风的防护服参与核酸检测,他和同伴一天扫上千个居民健康码扫到手机发热死机。朱仙镇的返乡大学生马帅积极参与社区流调人员的数据输入和排模整理工作。做起“服务员”“保障员”。协助工作人员建立信息台账,对居家隔离及健康监测人员进行管控及政策告知。针对无法出门的居民,医护专业学生开展上门核酸采集,采取“情景模拟”对隔离人员进行心理疏导。在兰考,团兰考县委组织返乡大学生代居民采购物资,解决居民生活物资问题,打通服务居民最后100米。

“我们积极搭建社会需要、青年需求的成长平台,动员组织返乡大学生投身基层建设治理一线,加强基层治理工作力量,让返乡实践更充实、让基层事情有人干,同时以此增强共青团组织的引领力、组织力、服务力,更好地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成长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为现代化开封建设贡献青春力量。”共青团开封市委书记王中国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