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凯的上限就是三国时期的曹操和司马懿,如果生在封建时代,他是个超等的大政客(历史学家蒋廷黻先生的评价),但放在近代这个时间节点上,袁世凯就显得后劲不足了。也就是说他有时代的局限性,他脑子里没有新思想,只有封建时代老一套的东西,所以他才会称帝,被时代所淘汰。

如果袁世凯不称帝(如果袁世凯不称帝)(1)

袁世凯

袁世凯之所以能称帝是因为清朝的军队已经私人化,而不是国家化,导致中央集权衰落,给了袁世凯实现野心的机会。

袁世凯是个成长于旧环境的政治野心家,他早年热心于考取功名,也没有喝过洋墨水,出于无奈才“投笔从戎”,一步步在军界崭露头角。有兵就有权,这就放大了他的政治野心。而当时当兵的只是考虑填饱肚子,至于什么建设国家的理想根本不存在,这就导致他培养出的那些北洋将领,只是依靠利益关系结成的松散同盟,根本谈不上有建设国家的理想。而这正是帝国主义想看到的,所以袁世凯才会得到帝国主义的支持。

可就这样的北洋军却是当时中国最精锐的部队,所以孙中山才会把总统的位子让给他。但孙中山有他的想法,他想把民国建立成欧洲那样的模板,就是搞政党政治,而不是军阀政治,要“民主共和”。袁世凯自然不愿意,我凭本事当的权,为啥要放给没有兵权的政客,这不是滑天下之大稽?

但“民主共和”毕竟是当时呼声最高的口号,袁总统也不能明着唱反调,但结果是国民党在选举中大获全胜。这下袁世凯急了,于是有了宋教仁案。镇压二次革命后,袁世凯干脆解散了国会,自己颁布了《中华民国约法》,规定总统任期十年,可以连选连任,把总统终身制了。

如果袁世凯不称帝(如果袁世凯不称帝)(2)

袁世凯和各国使节

其实走到这一步,袁世凯和皇帝基本没啥区别了,但他为啥还要称帝呢?

这就回到了开头,因为袁世凯想强化中央集权,恢复中央政府的权威。他的方式是继续扩大北洋军阀实力,强化自己的权威。但这需要钱,真金白银。当时的民国是没钱的,为了偿还庚子赔款,关税大部分已经抵押出去了。袁世凯为了借钱,也没啥可以抵押的,只能把盐税和所剩的关税当作抵押。

1915年一战的时候,日本人又来胁迫袁世凯,让他接受旨在灭亡国家的《二十一条》。即便袁世凯做了一些讨价还价,但最终还是签字画押了,因为他骑虎难下,毫无办法,只能拿国家利益作为筹码。

当然,袁世凯知道这条约签的很窝囊,他迫切希望改变“国运”。而这时杨度、康有为建议他施行君主立宪,用称帝来“冲喜”。在“筹安会”和其他野心家的鼓吹下,袁世凯就这样称帝了。

如果袁世凯不称帝(如果袁世凯不称帝)(3)

袁世凯称帝

称帝是压倒袁世凯的最后一根稻草,83天后,1916年6月6日,袁世凯因尿毒症去世,终年57岁。他死后,底下那帮北洋将领没了首领,就各自称王称霸去了,虽然用的还是袁世凯的老一套办法,但远远不如袁世凯。

最后,如果袁世凯不称帝,历史该走向何处?

袁世凯的上限是曹操、司马懿,所以他无力统一全国。他称帝前规定了总统连任制;向列强善后大借款,抵押了盐税和关税;签订了《二十一条》;孙中山反了;南方军阀事实上是独立王国。他手里的民国和清末没啥两样。

凭他的实力能解决这些问题么,显然是不能的。一来他没有那个实力,二来也没有新思维,说白了就是没有共和思维,所以他只能重复老一套手段。既然自己上梁不正,也就不能苛责下梁歪了。

看到有人说如果袁世凯不称帝,会逐渐掌控各省财政大权,军阀混战局面不会出现。真是太天真了。军阀混战的局面不管袁世凯称帝与否是都会出现的,自己靠北洋军队掌权,不搞政党政治,又如何让其他军阀心悦诚服的把权力交出来?唯有武力解决一种方式而已。

所以我认为,中国历史的大走向不会因为袁世凯称帝与否发生质变,民国的统一必须经过军阀混战才能形成,至多是往后推迟几年罢了。

,